电影生活,耕耘树艺 | 这十年,我们的电影生活
这十年,从人间烟火到世间繁华,电影始终在我们生活里。这十年,电影是生活,生活是电影,这十年,我们的电影生活。
(资料图)关于电影,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博物馆馆长戚建钢看着自己这些年来收藏的胶片和电影机,中国电影的文化记忆铺陈开来展现在眼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刘天池看到自己的学生出现大银幕上,有种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戚建钢既热爱电影,也喜欢收藏,这两个爱好相结合,便是他创建的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参与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秒钟》的拍摄,对此,戚建钢认为:“我们的初衷是一样的,他是把作品呈现给观众,我的就是把我的藏品呈现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让电影这个文化传承下去。”
小时候的戚建钢在农村生活,那时候村里会放映电影,他就是那个时候爱上电影。让他印象最深的电影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那时候他对电影的载体——胶片产生强烈的兴趣,对于他来说“几张胶片人就能动起来、有了声音”是不可思议的事。那时他弄到一小片胶片就会在灯光下看,然后把胶片夹到书本里。
戚建钢系统地收藏胶片是零几年之后,他开始接触了电影机,逐渐去收藏,后来越收藏越多便建了这个博物馆。一开始他对这方面了解也不多,后来一点一点学习。他的收藏做了严格的分类,从50年代到60年代,分北京和上海产的胶片。这十年他收藏了大概60万盘胶片,2000余套电影机。
其中一个藏品,是一台电影机,戚建钢花了几年的时间和卖家沟通,后来卖家被他真诚打动卖给了他。另外有的藏品,是当时一个胶片洗印厂有一大批胶片要处理,他马上找到洗印厂的领导,经过一番工作,他们十几个人弄了半个多月抢救出来一部分胶片。每一个藏品,都来之不易。
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一秒钟》,用到戚建钢收藏很多胶片和电影机,这部电影在道具、美术方面都经过戚建钢的严格把控。对于这些放映技术以及自己的博物馆,戚建钢表示:“这十年来了这么多参观者,觉得建这个博物馆挺值的,因为它能把这个电影文化更好地传承,为保存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尽自己的一点力,也是个美好的一件事。”
听说了戚建钢与他的博物馆,刘天池认为:“我们总说有一些东西应该被记录,或者说有一些东西应该放到一个具象的物件上去被记住。我觉得他做到了,他会给你打开一扇电影记忆的大门。让你去感受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与戚建钢一样,刘天池也是受到一部电影深深的影响,那部电影是林青霞主演的《滚滚红尘》。那年刘天池17岁,《滚滚红尘》在长春拍摄,身为长影子弟的她,在现场看到了演员们的表演,从那时起,刘天池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在她毕业之际,日本四季剧团和中央戏剧学院有音乐剧的交流活动,面对这个比较新的舞台艺术,当时处于迷茫中的刘天池问了张艺谋导演,自己是留在国内当演员还是去学更多东西。张艺谋鼓励她去学习。后来她出国深造,在日本四季剧团学习了三年。这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
回国后她回到中央戏剧学院担任教师,第一年带的便是邓超所在的班。现在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学生时,让她倍感欣慰。邓超在上学时就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现在他当了导演,刘天池觉得十分合适。
后来刘天池担任《金陵十三钗》的表演指导,导演张艺谋给了她很大权限,用了将近八个月去培养演员,一点点褪去主演们的本身的颜色,使她们和角色建立情感连接。与张艺谋共同雕刻这十几个秦淮河上的女人也是刘天池难忘的事。
刘天池成立了表演工坊,陆续推出天鹅计划,为中国电影培养更多演员好苗子。她提到:“这十年我的电影生活变得更多元化、更丰富、更多彩了很多,我愿意去发现更多新鲜的年轻人,因为这样才能够让行业变得越来越好。”
戚建钢为中国电影保存着过去,刘天池则为中国电影培养着未来。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国电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