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马谡历史简介?为何马谡在街亭却败了?

马谡历史简介?为何马谡在街亭却败了?

关于马谡街亭败给谁(为何马谡在街亭却败了)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马谡街亭败给谁(为何马谡在街亭却败了)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一起来了解下吧!

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之所以能够打胜,依据的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马谡在守街亭的时候,不占城市,不据水源,而是把军队开到山上去驻守。山上缺乏水源,又被四周包围,典型的“死地”。问题是,马谡为什么却没有实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争奇迹呢?

(马谡剧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觉得,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第一,马谡主观上并不是想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

马谡之所以把军队开到山上去驻扎,他本身是想利用地势上的优势,居高临下向魏军发动进攻。古人打仗,不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吗?马谡这样做,就是为了抢占“地利”。毕竟当时诸葛亮是让他把街亭作为一个据点,在马谡看来,如果抢占城市,城市的城防,哪有一座山的“山防”更坚固呢?

由于一开始马谡主观上并不是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因此,在打仗的时候,并没有往这条路上安排。另一方面,实施这个策略,要在对方心中产生骄兵心理。但是张郃一眼就看出来了,没有骄傲,也没有盲目进攻,而是就地反制,围而不攻,并修木栅栏阻挡蜀军从上往下的进攻。所以,马谡即便回过神来,要实施这个计划,也是不成功的。

(马谡之战)

第二,马谡实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意见不统一。

要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搞成功,意见必须高度统一。在整个军队里,只能有一个声音,全军都绝对听他的。

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当时肯定也有不少人看出韩信这样列阵的危险性。《史记》中只是记载了赵国军队看出韩信这样列阵的荒唐,加以嘲笑。并没有说汉军内部的人看出来没有。不过我觉得应该是有人看出来了。但是,就算看出来了,也没有人对韩信产生质疑,至少韩信没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再比如项羽的“破釜沉舟”,肯定也有人有异议。但是,这些异议都被项羽“不破秦军,绝不生还”的意志给替代了,没有人因此发出不同的声音。

但蜀军当时却是明显的意见不统一。这种不统一,就是整个军队上下将士对马谡的严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从马谡带兵打仗一开始就有了。当时大家都认为魏延和吴懿适合当先锋,但诸葛亮执意让马谡当这个先锋。后来,在山上列阵的时候,副帅王平就直接向马谡表达了不满,认为在山上列阵是一种错误的决策。应该说,王平是表达了所有将领的心声的。而马谡最终不听王平的建议,也是因为众人对他不服,他心里有气,因此执意要这么干。

我们前面说了,马谡想要的是“地利”,但是古人早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蜀军人心不和,光有“地利”,又有什么用呢?

实际上,如果蜀军能够“人和”的话,就算马谡在山上列阵搞错了,大家商量着,依然有机会战胜魏军。从最后王平只带着一千人马,通过擂鼓为疑兵,让张郃怀疑而不敢进攻,终于突出重围就可以看出,蜀军并非没有机会。可惜人心不和,最后全军失败。

(诸葛亮剧照)

​第三,项羽和韩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水而马谡没有水。

无论项羽还是韩信,都是列阵在水边。就算是“死地”,他们都并不缺水。而马谡恰恰存在的问题是缺水。缺水和缺粮食完全是两个概念。缺水的话,人是很难受的,也让将士们无心恋战。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也是因为缺水而失败。可见,“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策略,绝对不能置之缺水的“死地”。置之缺水的“死地”,那就是真正的死地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史记》)

本文由'[db:作者]'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侵权处理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