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名师开讲|用化学的慧眼看世界 当前播报

名师开讲|用化学的慧眼看世界 当前播报

名师名片:

袁平,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长,高三年级化学备课组长。曾获得湖北省化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湖北好课堂”比赛省一等奖,武昌区百优班主任,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你知道吗?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高中化学试题中的前两题说起来简单,但往往错误率最高,成为学霸的噩梦。这类题我们叫化学与STSE问题,即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新高考改革强调试题的情境化,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的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多的情境素材,很多都是无法从课本上学到的,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用化学的慧眼看世界。

■ 化学与传统文化

我们从小学习古诗词,这些曾经熟记于心的诗句也包含了化学道理。“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气溶胶的丁达尔效应,而不是真的有紫色的烟;“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碳酸钙高温分解制生石灰,而不是有氧气参与的燃烧反应;“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油脂的燃烧,李商隐使用的蜡烛和现代的不同,现代蜡烛是烃类;“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是生铁炼成熟铁,熟铁纯度高,硬度小;“霜叶红与二月花”是秋天低温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花青素遇到酸性物质会显红色。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张15字的药方,包含了溶解浸出这些最简单的分离提纯方法,屠呦呦从这个方子中获得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疗效,获得了诺贝尔奖。

■ 化学与日常生活

你知道吗?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的原因是蛋白质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不加味精排骨汤也可以很鲜美;烧鱼时放料酒和醋是因为乙醇和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是因为所含的酚类物质被氧化,苹果梨子和莲藕也是如此,因此越新鲜越好看也越好吃;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是因为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聚沉,使水变得澄清;热的纯碱去污效果好是因为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碱性增强有利于油脂的水解。这些生活小妙招既是我们的生活常识,也是高考中常考的考点。我们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总结,如果遇到陌生的问题也不用着急,想一想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再将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

■ 化学与科技发展和生产环保

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还只是化学试题中陌生素材的锂离子电池,现在以它作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已走进了千万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锂资源主要在盐湖中,近年高考就出现以“盐湖提锂”为素材的无机流程题。关注科技的发展,能帮助我们熟悉试题的情境,更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之一,已经出现在了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制造燃料和基本化工原料,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也已经成为高考试题的情境素材。

我们热爱生活,并善于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憧憬未来,希望走在科技的前沿,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无情境不成题”,我们可以总结生活、科技、生产、环保中的化学知识,但是试题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陌生的情境,此时要仔细审题,并挖掘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利用化学必备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

(文/袁平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长)

【编辑:张文辉】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侵权处理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