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和我的新时代》主创2:好节目是磨出来的-前沿资讯
我们选择的拍摄对象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按照最初的创作思路,我们打算直接以林占熺教授的口述作为纪录片的主要内容。
但是拍摄遇到了困难。年近八旬的林教授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要进行闭环管理、准备材料,同时还要处理离闽赴京期间菌草中心的事务。拍摄日程一再延期,而作品的提交又刻不容缓。几番斟酌之后,我们找到了新的创作思路——以林冬梅视角看父亲的菌草事业,用林占熺、林冬梅这一对人物双线推进故事讲述。创作思路的调整、渐入佳境的采访,给了主创团队更多信心。林冬梅率真自然的心声吐露,也为纪录片增色添彩。
后期制作中,面对海量的素材,我们决定舍弃面面俱到的文稿,重新搭建结构,以更加轻巧的方式来讲故事。在镜头呈现上,也多次采用不同时空的意象蒙太奇手法,来表达林占熺与林冬梅从事菌草事业的交集点、转折点,实现画面内容和叙述内容的双份输出。
(相关资料图)《茂叔闯海》的制作对摄制组来说,是用“新形式”讲好“老典型、老选题”的探索。由于海南台三沙卫视的特殊性,以王书茂为代表人物的潭门渔民,是我们一直关注报道的群体。如何用9分钟的时间让观众看懂潭门渔民与“祖宗海”之间的特殊牵绊,读懂这份世代传承的精神,同时将一个千年渔港的“前世今生”润物无声地讲述出来,是这次制作的一大难点。
在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茂叔和夫人在家里看老照片的场景。这个场景,让我们开始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看到他和妻子的老照片时,我们尝试“八卦”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借此拉进了我们和他的关系。在后来采访过程中,王书茂逐渐打开心扉,谈论起他平常很少谈及的话题,如儿子去世后如何担起责任的心理历程。这段话展现出了他“守护祖宗海”的坚定和决心,再次凸显主题。
回想这次拍摄,我最感动的瞬间是拍摄对象张文在渔猎博物馆给游客们讲解冬捕的时候。
张文是个不善言辞的传承人,面对采访总是只言片语。但在讲解起冬捕细节时,他却变得滔滔不绝,特别是谈到上一代传承人对他的帮助和教导时,眼神中满是珍惜和怀念。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标准的东北汉子,情感丰富、懂得感恩。所以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情感切入,也因此见到了“另一个张文”。
“另一个张文”虽然并不完全了解当地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但他确实是生态改变的亲历者和生态红利的受益者。他也在这些年悄然改变着自己对生态的认识,见证了邻里乡亲因生态改善而逐渐富裕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补充拍摄和后期剪辑过程中,将张文的角色从一个参与者调整为一个见证者,从聊家常开始,以小见大,深挖当地如何在“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上扎实前行,见证新时代当地生态的改善和百姓生活的幸福变迁。
我们选定的人物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水压机锻造厂高级技师刘伯鸣——一个32年来和团队专心打造大国重器的“打铁人”。
9月中旬,我们开始跟拍刘伯鸣。虽然拍摄前已经有心理准备,一千多度高温加工产品会很热,但到了现场才真正明白,这里的“热”超乎常人想象,用“烈日般炙烤”来形容都不够。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我们的团队站在车间里瞬间汗流浃背,摄像机也在近距离拍摄锻件时自动关机,而刘伯鸣在这里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交班后身体甚至减重7斤。
常人难以忍受的热,在刘伯鸣云淡风轻的玩笑中,变得似乎没那么艰苦。在我们看来,如果将重型水压锻造比作一场交响乐,那么刘伯鸣就是交响乐的总指挥,水压机、操作机、天车在他的调动下,和谐运转,巧妙配合。虽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有一天拍摄时,刘伯鸣哮喘的老毛病复发了,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我们陪他到医院检查。由于过敏,医院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刘伯鸣却跟我们开起了玩笑:“我是‘铁打’的人,对啥都不过敏,就对‘休息’过敏”。第二天,刘伯鸣又出现在锻压机前,在袭人的热浪中,他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对讲,计算着参数……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多福”里的多福人》可能是《我和我的新时代》系列微纪录片里面为数不多的“群像故事”。讲好群像故事难,在时长仅有9分钟的微纪录片里展现好群像人物更难,怎么“形散而神不散”地围绕主题讲好整个故事,让被拍摄的人物都各具特点,让讲述内容更具故事性,都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拍摄前期的实地调研工作正值我省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多次视频沟通、资料整理等工作,搜集了拍摄对象的大量信息,慢慢地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们也跟我们熟悉起来,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一位87岁的老人家拿出珍藏多年的相册,拉着我们编导的手说:“看你们拍摄的这么认真,我愿意把我和老伴儿的故事讲给你听,你们可是独家哦。”在采访过程中,老人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那段尘封多年的美好回忆,这才有了片子里面那些感人的故事、珍藏的记忆和幸福的瞬间。
这次创作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条“天路”。以前对“天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图片和文字中,这一次,当我们看到航拍取景器里那条在险峰中曲折蜿蜒的“白线”,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过去,毛支书带领村民不畏艰险修出了这条路,让下庄人能够走出去,从而摆脱贫困。现在,年轻人在外学习知识、精进技能,又沿着这条路回到下庄建设家乡,一步一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以往的拍摄制作,都会在拍摄前留出充足的时间采访调研,并细细打磨脚本,按照既定计划完成拍摄、制作。虽然很多时候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但大致的创作方向是明确的。然而这一次打破了我们以往的工作习惯,因时间紧张且缺少前期调研,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跟踪拍摄与采访,在细节中去发现关联,并进行连接。同时在遵从故事叙述规律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节奏,提高信息的转换频率。
《我心在高原》的选题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老先生将自己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青海,奉献给他热爱的群众以及从事的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非常好的人物,但是要讲好这个故事并不简单。
创作前期,我反复查阅了有关吴天一院士的各种材料、书籍,反复思考,最后才决定以吴天一院士的角度,讲述六十多年来高原医学研究的历程,将他的人生经历与那颗赤忱的“中国心”联系在一起。我们提前对吴天一院士工作的场景进行调研和勘察,制定详细的拍摄文案与分镜头脚本,最大程度优化和保证素材量的积累。在节目的讲述结构中,与系列片“自述”的表述方式完美契合同时,着力创新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纪录片“解说词+画面”的表现手法,该片无解说词、无配音,全部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讲述串联全片,让节目本身更具真实感,提升受众的观看感受。
这部片子带给我最大收获是不断追求极致的心态。进入后期差不多在15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十多次的修改,因为画面、现场声响以及音乐全部是相互嵌在一起的,每一次修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每一次都是值得的。细心的雕琢换来的是纪录片的完美呈现。所以,好节目是一遍一遍磨出来的,在今后的节目制作中,我也会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创意,当然还会多一些修改。
谈起原山林场和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身边人无一例外会说,这是一位“老典型”,因为他的故事被媒体多次拍摄过。面对“老典型”,就不能像以往按部就班“人物专题”式的讲述。如何用一种鲜活的拍摄方式把故事讲好,是这次创作的难题。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太多回旋的余地。再加上孙建博的身体原因,无法满足多场景拍摄。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以孙建博的孙女为小切口,交叉叙述,以增强感染力。
在拍摄孙女的过程中,最大的启发是不要试图让她适应你的节奏,而应该让自己迅速融入她的世界,按照她的思维方式走,尽快建立信任。她也会放下警惕和紧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爷爷和树之间的点点滴滴。
石光银治沙的故事在陕西家喻户晓,如何把老故事讲出新意是这次拍摄制作的一大难点。同时,作品时长也给创作提出高要求:8分钟大屏端专题片或纪录片不容易讲透,在移动端又成了“完播率”最不利的中长视频,要融合大屏的深度精致、小屏的情感互动等多方面优势,具备适合多屏传播的全媒体属性,成为了又一大难点。
怎么做到“叫好又叫座”?必须做到主题高度提炼、主线高度清晰,但又要“一唱三叹”,即三分钟一个小情节,每个情节都包含至少一个高潮点、一种情绪转折。主创团队经过深入挖掘、和主人公多次沟通,最终决定紧抓石光银一生治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用石光银治沙、石光银儿子因治沙去世、孙子接棒治沙展现“绿水青山”;用石光银和孙子带领乡亲们在曾经沙地现在林地的地方致富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取土豆丰收、合作社牛场分红等多个场景进行全场景全过程实录拍摄,主题统一、散点呈现,通过“笑点”、“泪点”、“幸福点”过山车式情感串接来实现破圈层的情感共鸣。在剪辑手法上,逆转叙事视点,突出大字幕、现场声、重音效,采用时光穿梭、镜头倒放等包装手法,让厚重的主题得以轻松的展现,深度性、情感性、传播性大幅提升。
这次《一片叶子的承诺》微纪录片创作,我们重点要解决:老与新、多与少、独与融三个问题。
第一,解决老与新。对于浙江媒体来说,盛阿伟是不折不扣的“老典型”,如何挖掘出新亮点是个挑战。我们采用行进时与完成时交叉进行的表述方式,梳理时间节点,建立叙事时间轴,强化问题导向,突出盛阿伟一追到底、推动共富的时代精神;第二,解决多与少。面对跨越四年长达200多个小时的素材,我们尝试以人物精神的阶段性表达入手,拎取典型场景,集中火力把好素材拧到主题一根绳上;第三,解决独与融。与其他台的创作团队不同,这次浙江卫视团队是新闻中心接任务,节目中心协同工作,双中心“1+1”优势资源互补推进,这其中存在协同方法上的精准性突破,我们按照统一行动,建群互动,组建专班团队的形式,充分发挥新闻中心的记录积累优势,节目中心的制作优势,双打互补,形成了透明高效的微纪录片创作方法,既保持了纪实的新闻性,又焕发出了文艺创作的生动性。
通过对系列微纪录片《我和我的新时代》主创团队代表的专访,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创作者的不易,他们深入基层一线,零距离记录、捕捉典型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用忠实的纪录和创新的艺术手法,打造出人民群众的群像志,也绘就了新时代中国的宏大图景。
在这部系列微纪录片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过去十年,每一个普通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精彩,坚持着自己的拼搏,是平凡的你我组成了这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
时光飞逝,但有厚度、有温度、有新意的纪实不会褪色,时代精神也将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