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热头条丨一代央视名嘴李小萌巅峰期隐退,8年后,她怎么样了?

热头条丨一代央视名嘴李小萌巅峰期隐退,8年后,她怎么样了?

2015年从央视消失于公众视野的李小萌,这两年通过新媒体重回大众视野,如今她社交媒体矩阵粉丝量已经近3000万人,全国媒体人中有这种规模和影响力的并不多。她的短视频内容,大多是关心社会、温暖感人的题材,成了家庭群的“常客”。如今的李小萌更已经是所谓的“斜杠青年”了,主持人、制作人、畅销书作家、短视频博主……这些头衔不断更新着她的履历。而这一切,李小萌凭什么可以做到呢?


(资料图)

有人说,一定是运气好吧,运气对于任何领域的所谓“成功者”来说,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回顾李小萌的职业经历,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她身为一个媒体人的清醒和理性。

1973年,李小萌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是一位传统电视人,母亲是一位医生。她过着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生活。李小萌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因为她有不错的语言天赋,也喜欢表现,只要学校有什么活动,老师都会让李小萌去做主持人,久而久之,她就成了学校里的知名主持人。这也为她日后成为主持人,埋下了小小的种子,高考结束后,她也如愿以高分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

大学四年里,李小萌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个时候,她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半边天》,所以得知《半边天》节目组要招募实习生后,她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各种筛选,她以过硬的实力,进入《半边天》节目组实习,从编导助理干起,在毕业之前,她就受到了来自节目组其他前辈的肯定,慢慢地,她终于拿到了成为《半边天》出镜主持的机会,毕业后她顺利地加入了央视《半边天》节目组,成为了一名央视主持人。看似一帆风顺,然而并没有人知道,在央视做实习生的这段时间,李小萌到底经历什么?刚到央视实习的她,连自己的座位都没有,只能在平常见缝插针地坐在别人的工位上,等到有人来了,马上就要站起来。中午的时候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休息,她只能站在过道里,或者去旁边的长安商场坐在椅子上观察顾客的行为举止。她作为一位实习生,不仅要承担办公室的打扫卫生、打开水、食堂打饭等杂役工作,而且还要在节目制作方面承担编辑、文案、剪辑等各种打杂工作,被前辈们各种使唤是常有的事情。

虽然经历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一位实习生常见的委屈,但是李小萌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她觉得作为一个晚辈,努力关注自己要学习的工作技能和自己的认知提升。所以她很快就从实习生的不公遭遇种走出来,把真正的工作进阶作为自己的关键目标。所以在多个场合下,李小萌都非常感谢这段实习生涯里收到的历练。

她的努力、拼命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让她在工作中逐渐得心应手,很快就受到了观众的喜欢和领导的赏识。《半边天》栏目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女性节目,甚至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央视当时的王牌女性栏目。在《半边天》她一干就是五年,因为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李小萌加入了新闻频道的创建,成为了《东方时空》的主持人,持续主持《东方之子》的人物访谈,为她积累了丰富的人物访谈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她在幕后做案头和功课的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为她再后来的《新闻会客厅》的日播人物访谈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2003年,央视为了庆祝“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推出了特别报道节目《中国“2003,站在第三极”》节目,大家都知道在海拔5000米以上完成这次节目的跟踪报道和主持,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基于以往的工作业绩,李小萌再一次被制片人选中,前往珠峰前线深度报道。

制片人在临行前问她“要不要放弃?要不要替身?”李小萌坚定地说“不需要替身,也不会放弃。”

这档节目要求主持人和登山运动员一起,在珠峰大本营之上报道和主持节目要一个月以上。这样的报道难度对李小萌来说,虽说挑战很大,但是她愣是咬着牙坚持下来,高原反应就吸氧,吃不下饭就靠酸辣粉度日,血氧浓度低就吃角鲨烯来维持,无法洗头洗澡就不洗……她把所有的困难和挑战都克服了,最终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力让自己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最艰难的采访报道任务。节目播出之后,李小萌被称为“世界上站得最高的主持人”,赢得了观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李小萌也在不断的挑战中,逐渐成为新闻频道真正的中流砥柱。各类重磅的节目接踵而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成功发射》,还有《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主动请缨到前方去报道。在很多记者聚焦汶川时,李小萌一反常态,她只身带着编导摄像深入到灾情更为严重的北川地震中心,在那里一呆就是半个月。因为震中在汶川县,所以地震发生两三天来,媒体记者几乎全都扎堆在汶川。汶川的报道已经人满为患了,而“北川”的灾情更加严重,但是鲜有人深度报道,也正是这个决定,北川的灾情才第一次被主流媒体呈现在大众面前。

这一天,李小萌和团队一起在北川比较低的地方休息,忽然前边就乱了,乌泱泱的人都在往外撤,同事说上面的堰塞湖要决堤,水马上就要下来了。李小萌带着编导和摄像冒着生命危险逆着人流往前走。他们用义无反顾的精神,陆续做出了好几条影响力较大的片子。就在他们即将要登上堰塞湖报道的前夕,他们担心给解放军战士带来负担,还是在最后一个决定折返。就在他们失望地往回走的路上,他们路遇了那位朱大爷。

朱大爷独自挑着行囊走在路上。李小萌上前询问一番才知道,朱大爷想要回家看看,把家里的物资拿一点出来。其间又遇到了同村的老人,他们准备赶往救灾点,从同村的老人口中,才得知老家都已经震平了,有一位老人的家里人也都去世了。李小萌便劝朱大爷,不要往家里的方向走了,那里危险。

不过,思考了一会儿,朱大爷还是决定回家,毕竟那里有自己的牵挂。李小萌便主动帮老人托起扁担,还叮嘱大爷小心一点,大爷回头,说了一句“谢谢你操心了……”

正是这句话,让李小萌再也绷不住,在镜头前掩面痛哭。这种耐人寻味的结尾,让《路遇》成为当年金话筒奖作品,李小萌真正一哭出圈,成为超越新闻主播的公众人物,感动了亿万观众。作家王开岭说“这是李小萌最美的表情”,著名学者时统宇说“哭得惊天动地但无懈可击”。

之后,几乎所有主持人最高荣誉接踵而至:“年度电视人物”、“金鹰奖”、“金话筒奖”……把李小萌的事业推上顶峰。在“金话筒”的颁奖礼上,李小萌把朱大爷请到了节目现场,并且把那个沉甸甸的奖杯送给了朱大爷,而且还在北京请他吃了一顿饭,后来组委会给李小萌补发了一个奖杯。

直到汶川地震十周年时,小萌才得知朱大爷已经遗憾离世。而李小萌赠送的奖杯,一直被朱大爷珍藏在家里。

39岁时,李小萌对外宣布做了妈妈。2015年,她毅然决然主动提出辞职,回家全身心陪伴女儿。虽然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是她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女性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却从未停止。

2018年,她联合东南卫视,推出了大型教育访谈节目《你好,爸爸》和《你好,妈妈》,亲自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等多个角色。随后在2021年初,她的处女作《你好,小孩》出版,成为当年家庭教育图书的畅销榜冠军,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6分。

同时,她的抖音、快手和视频号全面开花,成为短视频平台上影响力很强的辞职主持人,或者可以说,她是目前央视辞职主持人和记者中影响力最大的人,全网已经超过3000万粉丝,一年能做出超出100亿以上播放量的短视频作品,其中最高的单条就会超过7亿播放量,点赞评论都非常火爆。

三年疫情期间,他们也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从家庭教育开始向健康教育转型,在健康营养素赛道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专业玩家,而且她还透露,为此她去报考了营养师资格认证的考试。

很多人认为直播带货远不及她在央视的时候工作体面,但是她从来不这样看,她会比其他工作人员更勤快,早早就来到直播间,进行选品、测试等,有时候遇到困惑,她也会在别的主播那里学习经验。她从一个表达者变成一个销售者,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社会对于一个销售员的不尊重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些不理解她转型的反对者说,她从一个记者和主持人,变成一个“销售员”,掉价的、有失体面的。过去她都还解释几句,现在只会心一笑,感谢大家高看她一眼。主持人、记者,不比销售员高级,因为她觉得所有人都是普通劳动者。

她从记者主持人转型为媒体人制片人,又从媒体人转型为畅销书作家,又从畅销书作家转型为教育从业者,再从教育从业者转型为短视频带货主播,据说她还要成为演讲者,每年为女性做一场年度超级演讲,一个真正的“斜杠青年”正在不断地演化中,我们不知道李小萌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能看得出来,她对于新鲜事物,总是保持着很好的学习态度,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迭代和更新自己的事业疆界。

不断重新定义着自己的人生,在不断成为自己的路上,她的真性情,真努力让我们更加愿意相信她会走出更耀眼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