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李乃文挑战扶贫村干部角色 演员用心观众才会用心-世界短讯

李乃文挑战扶贫村干部角色 演员用心观众才会用心-世界短讯

一部《山海情》,让不少年轻观众看到了扶贫剧、主旋律剧的魅力。

近日,一部集结了李乃文、王雷、胡明、颜丙燕、张嘉益、丁勇岱、马少骅、张志坚等演员的扶贫剧《山河锦绣》在央视播出。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达到1.318%,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单频道收视率第二。

剧中,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和扮演者正是知名演员李乃文。出道20年,李乃文演过奸商、都市精英、警察、军人,但几乎从没演过贫穷山区的村干部。李乃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故事的主体以村子的脱贫为主,却并不悬浮,真在看剧本时就对剧情理解并共情,从内心钦佩这样为脱贫做出努力的村干部。


【资料图】

出道多年,李乃文对拍戏依然乐在其中,他希望自己演过的每个角色都能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记忆点,“观众是公平的,你用心去演,他们才会用心去看。”

《山河锦绣》时间跨度30多年,讲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西部地区,两个不同姓氏的村庄因为一场天灾合并成一个村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和(李乃文饰)一心想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同时,他还要处理好与以柳大满(胡明饰)为代表的柳氏村民之间的关系。当年曾经跟随父亲下放到村子里的国文(王雷饰)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与赵书和、柳大满在年轻时都是好友,三个人在30多年间为了摆脱贫困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扶贫事业,最终使村庄彻底摆脱了贫困。

故事的开篇从上世纪80年代讲起,半山村贫穷落后,道路几乎不通,警察想要骑自行车进村都难,只能通过拖拉机把自行车载进去。村子里,到处是破败的土坯房,村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有了上顿没下顿。

李乃文扮演的,就是半山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和。出场时,黝黑粗糙的皮肤,凌乱的头发,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内衬写着标语的白色背心,再加上一口陕西话,活脱一个80年代的农村村干部。赵书和热心,一开篇,他就主动到省城给得病去世的堂哥操办后事。堂哥消失两年,家人以为他去省城打工,谁知却是在城里要饭。当地老话“饿死不要饭”,家人不愿丢这个脸去省城,作为村干部的李乃文主动接下了这个事。

剧中的赵书和,是一个热爱家乡,并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奉献一生的好干部,这也是李乃文过往很少挑战的角色。

李乃文最初在看到《山河锦绣》剧本后就很受感动,“题材非常好,很接地气”,钦佩这两代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是坚持着自己对于土地的情感,也坚持这自己的信仰,这份坚持最打动我。”李乃文喜欢赵书和这个人物,他的这份坚持“很轴”,这个“轴”让他的性格鲜活又饱满,也给了李乃文表演的空间。

为了扮演赵书和,李乃文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前期工作是多在网上找一些这类脱贫村庄的新闻、故事、人物去做一些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要和自己,还有角色相融合。因为拍摄地在郏县,会到村子取景拍摄,每一次到这些地方,我都会不自觉地观察这些村里的干部,再结合到角色中。”

为了营造真实感,《山河锦绣》要求所有演员在剧中说陕西话。李乃文回忆,出生于宁夏的他学陕西话可太难了,这是他扮演赵书和最难的地方,只得每天听每天练,和陕西的朋友聊天,请他纠正,“每一个方言都有自己的重音点,刚开始不熟悉的时候是很难找到陕西话的特点,慢慢熟练之后才会有那种自然的语感。好在组里有几位演员都是陕西人,就每天和我用陕西话交流,生生把我的陕西话练到现在这个程度,真的要感谢他们。”

李乃文笑言,在拍摄这部作品前,自己几乎不会说陕西话,也没有接触过。进组前3天,才知道导演要求整部戏的台词都要用陕西话,只能硬着头皮努力学,在拍摄过程中一边拍一边学。“现在我会觉得容易,因为我的陕西话说的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最开始肯定是很难的。”

在《山河锦绣》中,李乃文扮演的赵书和出场时是20多岁,但一直要演到50多岁。如何跨越这30年,让观众感觉出人物的变化?李乃文认为,主要是靠演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年轻时候,赵书和更多的是有一股子冲劲,有热情和激情,慢慢经历成长,他会变稳重,也会变得有所顾虑。但是,他执着地想带着全村人脱贫的心始终没变过,这是他的坚持,也是他的信仰。”

在李乃文看来,演员还是要有信念感,并用心去演好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所需要的东西都不一样,我觉得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演绎技巧,根本上都需要演员用心去演,观众是公平的,你用心去演,他们才会用心去看。”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