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世界要闻:票房抢眼综合口碑第一 《流浪地球2》如何拍成?

世界要闻:票房抢眼综合口碑第一 《流浪地球2》如何拍成?

“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发出灵魂提问,一秒将观众拉回了“流浪地球”的浩瀚宇宙。

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再度回归春节档,作为映前最受期待的影片,也不负众望,首日以4.74亿登上冠军之位,目前累计票房已过10.12亿(含预售),综合口碑也位列同档期首位。


(相关资料图)

《流浪地球2》虽然讲述的是前传故事,却完成了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

这颗流浪的“小破球”依然是中国的科幻之光!

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时,导演郭帆也直言,续集在视效、美术和道具层面都取得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幕后有九成是中国团队,更让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影片20万字的世界观如何建立,与吴京、刘德华等大咖合作有何难忘瞬间,在制作层面怎样更上一层楼,听导演郭帆全方位解读春节档爆款《流浪地球2》。

谈世界观

延续中国式浪漫科幻

2019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开启冒险旅程,用一场感动世界的饱和式救援,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科幻的能量与视野,拿下46.8亿票房,一度名列影史票房第二。

珠玉在前,在续集的创作中,郭帆选择另辟蹊径,讲述前作故事,聚焦末日灾难最初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人类面临的生存抉择。

之所以如此处理,一方面源于“郭京千帆”组合希望再度合作,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刘培强的生命。

“第一部的时候,吴京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无私的帮助,我对他充满了感谢,也希望将刘培强这个角色的来龙去脉补充进来。”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第一部展现的只是庞大世界观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挖掘,比如在计划正式实施前,人类社会出现的分歧和对立等等,这都成为团队创作前传的动力。

在郭帆看来,科幻片最重要的就是世界观的建立。为了让《流浪地球2》中的设定、道具和细节更加真实可信,他与团队构建了多达20万字的世界观。

“按照图书馆分类学的方式,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在中科院不同部门和学科的专家指导下,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

在描绘危机当前的人类众生相时,《流浪地球2》大胆引入了时下热议的元宇宙、数字生命、人工智能等概念。

身处末日倒计时,究竟该以何种形式延续人类文明?成为影片留给观众的悬念和思考。

郭帆如是解读:“在整个科幻影片的发展过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是最大的母题。技术既是我们发明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捷,但同时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反噬我们,甚至重新定义人类是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话题已经不仅是科幻话题,越来越像是现实话题。”

在《流浪地球》中,“带着家园去流浪”的核心设定充满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故土情结,被誉为中国式的浪漫科幻。在续集中,郭帆也延续并拓展着这种中国式的表达。

不仅有宏观视角中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尝试向“内心”纵深挖掘,让中国式的家庭与亲情观念成为影片的情感内驱力。

“开篇就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这形成了一种对应”郭帆解读道。

也正因如此,演员们在聊起《流浪地球2》时,总会形容这是一部 “温暖”的科幻电影。这也是郭帆的创作追求,“科幻只是外套,内核始终是情感。我心目中理想的电影就应该是温暖的,希望大家能在电影营造的想象世界中,获得鼓励和温暖。”

谈演员

不一样的吴京与刘德华

4年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中校牺牲自己,点燃木星的壮烈瞬间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在续集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刘培强在英雄人设之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感性一面。

郭帆如是解读:“他特别像奔赴火场的消防员,如果不穿上那身行头,他就是个普通人,但当危机来临,他选择站出来保护家人,逆行于人流时,他才是英雄。”

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动作明星形象,吴京此番的表演也更加细腻温情。连郭帆都频频点赞吴京的“文戏”, 在片场给他留下了很多感人瞬间。

“印象最深的是京哥一段削苹果的戏,他在把苹果给到孩子之后,会把苹果皮塞到嘴里吃掉,还要用手挡住不让家人看到,这个动作来自京哥自己的生活经历,一下子就表现出了在水果稀缺的年代,父亲对儿子的爱。”

如果说吴京的反差感来自于文戏,那另一位男主角刘德华则颠覆了郭帆对他的“巨星”认知,“他跟你之前脑海中想象的巨星状态完全不一样,是非常和善的一个人,大家在现场就是‘大家庭’的状态,吃在一起,创作在一起。”

特别是那场高难度的水戏,刘德华需要穿着几十斤的潜水服,一遍又一遍沉入8米深的水下,因为曾经在水下发生意外,刘德华对水有着本能的恐惧,但他坚持不用替身,亲自上阵,更处处为工作人员着想。

“如果表现出很难受,身边的人就会很有压力,所以他就是忍着,一直说没有问题,其实很有问题。”

提到敬业,不得不提《流浪地球2》的另一位主演——李雪健。

他在片中饰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这个角色也许戏份不多,他却为之做了充足的准备,观看大量纪录片,参考了历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演讲状态,才有了片中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中国宣言”。

“周喆直代表的是国家力量,它是非常抽象的。但雪健老师的表演把这种信念真正地摆了在你面前。”

谈制作

2万人打造中国电影工业“天花板”

横贯天地九万里的太空电梯、从天际坠落的巨型空间站、汹涌袭来的滔天巨浪……

《流浪地球2》中每一个视觉奇观背后都是2万人的幕后团队通力合作,日夜奋战的结果。

郭帆也坦言,与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在视效、美术和道具层面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更让他自豪的是特效团队有九成是中国人!

“实景”一直是《流浪地球》系列的一大特色,在第二部中也大规模升级。据悉,《流浪地球2》的实景摄影棚面积比第一部翻了10倍,达到100万平米,相当于126个足球场。

郭帆说尽可能坚持“实景”,就是为了给演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任何先进特效都无法取代的,“演员的表演能够来源于他真实的感知,自然是最好的。”

另一组数字显示,《流浪地球2》全片共有5310张概念设计图,95000件服装和道具,3000多个视效镜头,额外还有将近1000个面部视效镜头。如何统筹规划如此庞大的资产,这背后正是国产电影工业化的大踏步前行。

在道具制作中,团队就大量使用了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前沿技术,让宇航服、精密仪器等道具可以实现规模量产。

在特效制作层面,《流浪地球2》不仅梳理出了一套涉及上千个镜头的制作管理流程,还推高了国产电影生物特效的天花板,“视效最难的不是天崩地裂的视觉奇观,而是真正把一个人做出来。”

《流浪地球2》时间跨度达到几十年,如何展现人物不同时期的容貌变化,要建立一套复杂的模型系统,将人工智能学习内容与演员实际表演相结合,保证每个微表情真实可信,这才成就了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重返少年版”吴京和刘德华。

在《流浪地球2》的剧组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实习生,主要任务就是记录下各个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最终整理成了一本厚厚的“错题集”。

郭帆说,《流浪地球2》的4年是不断摸索试错的过程,而他们也希望成为行业的“探路者”,用“错误”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和方式方法,推动整个产业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这是《流浪地球2》中一句感人至深的台词。而在郭帆看来,中国科幻的前路上同样将有蓝天与鲜花相伴。

“国产科幻电影类型的建立需要一部又一部影片的积累,所以我很欣慰地看到不止是《流浪地球》,还有《独行月球》《明日战记》这样的影片出现,它们都有各自的突破,只有这样的科幻片一部一部出现,中国科幻类型片才能被确立起来!”

在《流浪地球2》上映前夕,郭帆延续第一部的传统,同样写了封信给他挚爱的“小破球”:“出发吧,孩子,冲出去,走向世界!你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