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冬至是哪一天?冬至是什么节气?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2019冬至是哪一天是什么意思,其实他的意思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2019冬至是哪一天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还把冬至当做一个节日来过。那么很多人就问了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斗指子,寒冷的冬天到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化的在其中一个特殊节令,是依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冬至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基本上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较为倾斜。因而,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而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北极圈往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下,变成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来讲,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一天,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之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这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冬至不是冬天的开始,也不是结束。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冬至是冬季的六个节气中的第四个,这六个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又由于冬至之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中古以来,尽管冬至(至日)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由于冬至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自此便是夜渐短,昼渐长,阴消阳长,新的一个节气年又开始了。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还把冬至当做一个节日来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被当做一个吉日,是个庆贺的日子,表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其中,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吃饺子、吃馄饨、祭祖、数九九、吃汤圆、赠鞋帽、藏冬冰、祭煤窑神、生育神等等。吃饺子也是冬至节的一项饮食习俗。据说汉朝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腊月时耳朵冻烂了,就把药材和羊肉一起煮,捞出来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饺子给人们吃。人们吃后,便觉两耳发暖。从冬至这一天到除夕,冻耳朵的乡亲都被这饺子治好了。因此,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吃馄饨是冬至节的又一饮食习俗,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据说春秋战国冬至时节,沉湎酒色的吴王夫差吃腻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和面擀皮,做出了簸箕式的面点,献给吴王。人们在这一天有冬至祭祖的习俗。祭祖的习俗有多种,如“送寒衣”,即子孙在严冬到来之时给故去的祖辈送去御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节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烧掉,把遗骨移人陶瓮中。人们觉得举行这样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于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