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独家专访·朱一龙 | 这一次,他带着作品走上戛纳

独家专访·朱一龙 | 这一次,他带着作品走上戛纳

在第76届戛纳电影节期间,魏书钧执导,朱一龙、曾美慧孜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全球首映,该片入选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这部电影改编自余华1987年创作的同名小说,被认为是特别难改的余华作品,经历三十多年的沉淀,终于有中国导演拍出了它。

朱一龙饰演核心人物刑警队长马哲,一个办案经验老道的警员,但在侦查一起杀人案时,却陷入了惊人而不自知的命运里。在戛纳,1905电影网见到了朱一龙,关于这部电影,他分享了许多。


【资料图】

前期准备

为角色瘦了二十斤

文学改编电影是中国影史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之后,鲜少有青年导演能够把经典文学搬上大银幕。余华的作品《河边的错误》一度被张艺谋看中,但没有下文。

2018年,青年导演魏书钧接触到了这部小说,并决定将它改编成电影,后来将男主角“马哲”的扮演者锁定为朱一龙。

导演魏书钧(左)和朱一龙

朱一龙接下邀约之后,阅读了余华的原小说,看到了许多之前没有理解到的东西。在朱一龙看来,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讲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问题,尤其是在当时年代下。

不仅如此,朱一龙还阅读了余华关于《河边的错误》创作的专述文章,里面有一句凝练的中心思想是“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朱一龙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马哲在这条路上挣扎过,他做过很多努力,在抓住自己所谓命运把手的时候,但是在这过程中不断地迷失自我,不断地脱离自己所预定的轨迹。”

近些年来,朱一龙出演了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针对不同的导演风格、人物质感和表演风格,他都会去尽量贴近。

《河边的错误》给了朱一龙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江西南丰呆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朱一龙不会把自己完全当成旁观者,他会参与进去。一些已经退休的刑警队长和队员,与他一起模拟了很多现场。他们会讲述九十年代的某些案例,然后大家一起把整个场景恢复,从有人报案到最后结案,整个流程走一遍,经常会模拟好几天。

如此一来,到现场之后,刑警队长该做什么,身边的其他人该做什么,朱一龙就了然于心。

演员们常常会对观察生活这件事进行思辨,在朱一龙看来,“我觉得不一定是观察到了某一个点,或者观察到一个动作把它带到这个戏里面来,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更多的是把你对于这个角色的想象,比如一些行为方式、一些说话方式、一些职业特性,这些东西尽量地让它长在生活中。”

形象上,朱一龙会先让自己胖一点,然后顺着电影的拍摄,逐渐让自己消瘦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朱一龙的体重变化达到了20斤。除了体重变化,后期朱一龙开始尽量晚睡,脸上的疲惫越加明显。就这样,他从一开始健硕的刑警队长,到最后脸颊凹陷、形容枯槁。

状态上的调整更为微妙,为了让观众感受到马哲真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朱一龙会提前穿上戏里的服装,这件衣服有几个口袋,口袋里平常会放什么,平时手会放在哪里,这样就能把衣服穿成自己的,然后穿着这件衣服在拍摄地呆上足够长的日子,它就会变成一件自然的事情。

拍摄过程

顺拍加胶片,大部分戏一次过

《河边的错误》虽然讲的是一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但又并非全然的悬疑犯罪片,它其实是整体的氛围,而刑警队长马哲也并不是会有明确的节点,或者说具体的事件推动故事,所以朱一龙更多的是把自己放在电影里,对情景有正常的反应,“让它自然地发生”。

因此,朱一龙饰演的马哲没有太标签化的动作或者反应,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小镇上正常行人的对照。

《河边的错误》采用了顺拍的方式,也就是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拍摄。

朱一龙之前一直就特别想尝试顺拍,“因为在跳拍的时候,某些时候,我们把一场戏设计圆满了,靠想象抓到了人物的情绪拍完了,但是当拍到这场戏的前面或者后面某一场戏的时候,你突然觉得这情绪不是那么准确,这个时候你要为了那场戏弥补这场戏的情景,为了要衔接那场戏,可能会在创作的时候存在一些缺失。”

而顺拍下来,演员的体验感会非常强,“我觉得整个人的状态衔接下来,随机性更强一些,我自己也会感觉更自然一些。”

《河边的错误》有一个非常核心的视觉,那就是它采用了胶片拍摄,而整部影片的质感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胶片拍摄,它给了电影九十年代的氛围感、南方小城的古朴以及最原始的那种属于电影的味道。

朱一龙透露,剧组有使用胶片拍摄的想法之后,摄像指导程马选取了16毫米的胶片,还制作了样片给大家看了拍摄的整体效果,包括导演在内的主创都觉得16毫米胶片的整个画面质感非常贴合大家印象中九十年代的感觉,所以最后主创们决定用16毫米胶片拍摄。

众所周知,胶片的产量在减少,且价格持续走高,非常珍贵。加上拍摄难度又比较高,《河边的错误》的很多戏都需要提前想好、走位走透了,然后才开拍。所以《河边的错误》很多场戏都是一条过的。  

人生底色

拍戏时会焦虑,但生活里是松弛的

2019年,朱一龙曾经说他拍戏时会感到焦虑,主要是在塑造角色方面,开拍之前怎么去准备,到了现场怎么塑造,这种焦虑感会贯穿他的角色的整个过程,开拍之前达到峰值,拍起来之后,这种焦虑会越来越淡。

《人生大事》让朱一龙摘得了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殊荣,但其实拍摄这部电影时,朱一龙也常常焦虑到跟导演聊天。

在朱一龙看来,“我觉得其实有时候还得多沟通,把心里的一些焦虑表达出来之后,他会说一些他所认为的事情,其实也不代表我不确定,只是用这种沟通方式,大家可以产生更多有效的沟通和想法。”

《河边的错误》拍摄过程中,朱一龙也会感到焦虑,当人物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当演员没有真正走到摄像机前,都不知道最后会呈现出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演员在片场的重要部分。

但在生活里,朱一龙其实并不是一个焦虑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松弛的人。只不过,演员的职业本能,驱使着他去让自己做得更好。

他总是会认真地告诉大家,自己希望带着作品跟观众相见。这确实是一种压力,朱一龙承认,但是,“得给自己点压力,包括拍戏前的焦虑其实也可以不焦虑的,但是拍了这么多年,我觉得难度不是会很大,但我觉得因为常年在拍戏,你需要这种焦虑感,你可能会想到希望给观众带去好作品,这些压力给到你,可能在做每件事情的积极性和整个动力更足一些。”

“留下几部作品”,朱一龙曾这样期许自己,这听起来有些严肃。

但朱一龙说,“因为时间确实挺短暂的,人一生过着过着,越过越发现时间很短暂,所以很多事其实不是很重要。这一辈子你选择做这个职业,那你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去较真,或者我一定要去做的,你做这事情唯一想做的就是留个几部,尽量可能留一些影像,留一些作品,我觉得其他的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