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廉价浴袍敢卖988、烛台敢卖2万4,内娱的这颗毒瘤,正在野蛮生长-观热点

廉价浴袍敢卖988、烛台敢卖2万4,内娱的这颗毒瘤,正在野蛮生长-观热点

近日,欧阳娜娜自创品牌推出的“天价”浴袍引发了热议。

事件起因是一名纺织工厂负责人揭露了其真正的成本价。


(资料图片)

先看欧阳娜娜上架的产品价格。

988元一件浴袍,148元一副眼罩,168元两双袜子。

价格贵得令人咋舌。

但是,根据爆料,这些产品使用的布料很廉价。

一件浴袍成本价在60元左右。

就算加上包装设计、品牌授权,市场价最高不超过300元。

但欧阳娜娜品牌却将其定价为988元。

还不包邮。

得购满999元才包邮。

不少网友直呼这是“割韭菜”。

不可否认冠以“明星”头衔,确实会给品牌带来增益效果。

以此让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

但“天价浴袍”还是太离谱了。

一件产品因为冠了明星的头衔,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漫天要价?

我们不禁要思考:

消费者究竟是为需要的产品买单,还是被所谓的明星效应所绑架?

这种利用“明星”头衔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的行为。

何尝不是一种病态。

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助推明星的“贵族毛病”?

一、

内娱超高的追星成本

其实欧阳娜娜的“天价浴袍”只是内娱追星的冰山一角。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韩娱追星,内娱追星星。”

意思就是,相比别的国家,在内娱追星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从最直观的演唱会票价上,就明显可以感受到差距。

今年IU在首尔举办演唱会。

三个多小时里,IU唱了25首爆曲,每一首都重新编曲。

整场表演形式多样,还有类似舞台剧的呈现。

不仅如此,演唱会现场的每个凳子上都放了坐垫。

这是IU的妈妈亲自为粉丝们准备的。

IU甚至安排了乘坐粉红热气球绕场飞演唱歌曲。

就算坐在山顶都听得见。

还有烟花秀可以欣赏。

而这场演唱会的票价最便宜的497元。

最贵的VIP票才829元。

不是说瞧不起829元,主要这确实是值回票价的一场演唱会。

而且相比内娱来说真是太便宜了。

今年,成都仙人掌音乐节的票价就引发了群嘲。

最低票价也要999元。

注意,这还不是演唱会,是音乐节。

音乐节的硬件设备怎么说也不可能比演唱会的好吧?

IU作为韩国一线女星,演唱会的最高票价都买不到这场音乐节的最低的一张票。

离谱得没边儿了。

不仅如此,内娱某些明星真是薅粉丝羊毛的一把好手。

比如参加过《偶像练习生》《创造营2021》的陆定昊。

在节目结束后没成团出道,也没什么名气。

他只是十八线艺人,业务能力也一般。

但是他居然敢把生日见面会门票定价为498元

甚至还在直播里大言不惭地让粉丝别挑三拣四。

说他“又能唱歌又能演戏又能发疯”,称自己全能,498元一张的生日会门票很划算。

别看这位说的疯话正常人无法理解。

但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内娱屡见不鲜。

时代峰峻的李飞曾采取竞拍的方式,售卖时代少年团的打歌舞台入场券。

数量不限,价格不限。

谁的钱多谁就能获得门票。

可以看到,榜单上的价钱已经涨到了两万以上。

好家伙,这不就是官方“黄牛”吗?

更何况这些艺人的业务能力也根本不值这个票价。

而粉丝却在不断地被这种高昂的追星成本PUA。

慢慢的都觉得理所当然。

相比之下,无论是韩娱还是泰娱,对粉丝的钱包都友好太多了。

在韩国,李钟硕开粉丝见面会入场费仅需55000韩元。

折合人民币不到300元。

还附赠周边。

光是周边就值回票价了。

前500名还是李钟硕站在门口亲自发的。

而这样的粉丝见面会在韩娱属于基本操作。

在泰娱,花尽可能少的钱买到偶像最优质的服务,这项活动则更为疯狂。

粉丝花1万5即可同泰国人气明星进行四天三夜的游玩。

这里的钱其中包括见面会门票、住豪华酒店、陪玩迪士尼、陪逛街、陪吃饭。

要是你想让他亲自给你烤烤肉也没问题。

不是说鼓吹明星“媚粉”的风气。

而是在韩娱泰娱,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艺人不是什么很高贵的身份。

粉丝和艺人之间其实是平等关系。

反观内娱呢?

艺人被捧得高高在上,粉丝的地位则低到尘埃。

得不偿失。

二、

内娱的这颗毒瘤,正在野蛮生长

任何东西只要贴上明星的标签,就会身价翻上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原因

一件普通的白色浴袍,贴上欧阳娜娜的标签,价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

内娱好像一直有这样的毒瘤存在。

管你质量怎么样,只要跟明星沾边,价格马上“一眼万元”。

欧阳娜娜这个只是冰山一角,明星割韭菜的行为早已经在娱乐圈泛滥。

张铁林刘晓庆高调卖字,一字千金,

王嘉尔一个烛台也敢卖2万4,

更离谱的是张庭事件的爆发,更是让人看到明星给韭菜的行为完全不设下限。

为什么他们敢这样定价?

又是为什么有人源源不断地在为其买单?

首先,这跟内娱的文化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这几年,受到多方面影响,内娱的产业链属于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一方面人们的娱乐需求成几何倍增长。

另一方面,内娱的娱乐产业又是被卡得最严的。

要应对层层审核,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好的作品很难出头,甚至是“胎死腹中”。

数量跟不上,价格自然就开始疯涨喽。

同时,国外文娱逐渐颓势也为这种风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电影院一年到头看不到几部外国电影。

今年11月中旬才上映的的影院“救世主”《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4月份就已经在日本上线了。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依然在人们的报复性消费下横扫贺岁档。

拿下超过一亿的票房。

另外,由于韩娱这几年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幅度降低,也算是为“国产”铺平了道路。

只不过,这路被太多资本裹挟了。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成为了“捞金”最好的渠道。

造成的结果就是:再贵,都有人买单。

其次,就是艺人本身的身价越来越高。

大家知道明星代言的“天价商品”,是资本运作下的结果。

但其实明星本身也是一种被运作的“商品”。

在各大经纪公司的操作下,明星越来越“贵”。

当明星的身价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时候,压力就来到了邀请明星的主办方身上。

主办方呢,只能对下进行盘剥。

承担压力的就只能是消费者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内娱畸形的“饭圈文化”。

明星团队不停地“造神”。

不断推出光鲜亮丽的新形象。

营销号、站姐大v、后援会,联合起来鼓吹粉丝为偶像花钱。

“爱他就为他花钱。”

“他这么努力,粉丝怎么能拖后腿?”

这类话术层出不穷。

甚至还出现了“道德绑架”的情况。

说买105张专辑也就是一支口红的事,不要拿学生党做借口等等。

圈外人觉得瞠目结舌的举动,在某些畸形的“饭圈”中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久而久之,粉丝习惯了花钱追星。

好像不为偶像花钱就是一种错误。

当所有人都被这样的思想“绑架”,明星文化就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天价商品”。

三、

内娱一边摆烂,一边高贵,是合理的吗?

在各式各样的内娱“割韭菜”大行动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深刻的命题:

“粉丝所付出的极高经济代价,是否能得到等价的回报?”

当“星”的品质很烂,追星却依然被鼓吹为“奢侈品”,这合理吗?

近几年,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内娱真的太摆烂了。

流量和实力成为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名词。

只需要摆出美丽的皮囊。

参加各种杂志街拍,增加营销和曝光度,就能拿钱拿到手软。

那还需要什么实力呢?

内娱的资本急于“造星”,急于捞钱。

而大大小小的明星们也跟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他们只有在影视剧里演打戏的时候会放慢速度。

粉丝最想看到的业务呢?

这些工作摆烂,却具有极强自我个性的“偶像”们,真的配得上如此高昂的“价位”吗?

给18线小糊星丁泽仁花了300万的站姐,得到的是什么?

得到是亲眼目睹偶像私生活混乱,以及事业上的懈怠。

还有偶像以死相逼的威胁。

最后,他还声称“一切交由警方处理”。

意思是要送他口中“唯一的姐”入狱。

从业务能力到品行私德,全都烂得一塌糊涂。

300万,追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星”。

当你觉得这种人已经是内娱最坏的范例了,内娱的塌房明星们又纷纷出来打你的脸。

事业上摆烂都算轻的,不犯法已经是“烧高香”。

最近内娱最大的塌房事件,应该就是吴亦凡入狱。

他因违法犯罪被判13年附加驱逐出境。

但在他的罪行被曝光之前,他在内娱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呢?

两个字,顶流。

各种世界顶级奢侈品的代言加身。

在罪行被曝光的时候,与他解约的品牌有14个之多。

参加综艺节目,他是导师。

演电影,他都是男主。

搭档的主演是刘亦菲。

后来还能和周星驰合作《西游伏妖篇》。

但吴亦凡的代表作有什么?

除了《大碗宽面》以外,他几乎都拿不出别的出圈的作品。

但他糟糕的演技确实挺出圈的。

在这种情况下,吴亦凡依然是顶流。

依然是“时尚圈的宠儿”。

他身上的经济价值以“亿”的单位计算。

可他给自己定位是演员和歌手。

如果不是犯事被抓,他还能轻轻松松在内娱顶流的位置逍遥多久?

这边是内娱不停塌房的“辉煌战绩”。

另一边,又是内娱犹如皇室贵族般的高高在上的态度。

吴谨言参加商演,带30个保镖。

呜呜泱泱一大群人,把商场堵得水泄不通。

在因为主演《延禧攻略》爆火之后,央视六套曾约她进行一次采访。

结果吴谨言却不沟通临时换场地,还要求工作人员支付场地费用。

之后,央视网也点名批评吴谨言。

质问她是“入戏太深还是艺德不够?”

这耍大牌耍到央视面前也是内娱独一份了。

但是,“耍大牌”的仅仅是明星自己吗?

非也。

内娱部分明星的“贵族毛病”,体现在方方面面。

一般来说,剧组实景拍戏清场不是什么稀罕事。

为了避免剧透,保障拍摄环境的安静,以及安全。

这样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因为拍戏而封路,并且影响到了当地居民正常的出行。

性质就不一样了。

今年,《偷偷藏不住》剧组因为在学校砸了学生的无人机被曝光。

一开始,剧方还嘴硬辩称无人机是撞墙坠毁的。

直到当事人放出无人机拍摄视频。

证实了确实是剧组人员拿石头砸的。

而该无人机出现的地段并不是拍摄地。

甚至当时还不是拍摄时间。

事情在网上疯狂发酵,还牵扯出了该剧组其它“罪行”。

比如为了拍摄封路,影响到学生正常出行。

学生为了回宿舍只能选择绕远路。

没收学生内存卡,限制其出入自由。

路过还要查学生证。

学生跑步路过,却被剧组人员拿激光笔照射眼睛,强行驱赶。

不知道的以为是在实行什么顶级机密行动。

这种严防死守,剧组只能拿出一个理由来辩解:

防止代拍。

我们能够理解剧组不希望有“代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但是剧组是否又能理解普通人只是“路过”?

这种霸道、严苛、要求所有人为他们让路的态度,是多么的傲慢啊?

诚然,明星作为“代言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被放在聚光灯下被审判着。

但拥有的光环的,不仅仅是明星。

利用明星光环作恶却能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这些人。

又该由谁去审判?

四、

结语

在这样一个摆烂的大环境里,内娱从明星到影视作品,纷纷躺平走下坡路。

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娱乐行业的市场疲态越来越明显。

内娱唯一内卷的地方,是付出最多的粉丝。

不仅要被明星团队的话术PUA,忙前忙后做数据打投冲销量。

跑到各个平台巡逻广场、反黑控评。

还很难得到明星或是其团队的尊重。

甚至对偶像的底线一降再降。

粉丝在这“卷生卷死”,偶像在那“躺等钱来”。

就算偶像躺得再平,还是有粉丝帮忙卖惨。

甚至出现了“一天10w你愿意在37度的太阳下站一天吗”的奇葩言论。

只因其心疼偶像在37度的天气下拍戏。

在说出这种话时,有没有想过天底下多的是高温作业的工人?

而这些工人一个月也才几千。

给他们一天10w,相信他们可以站到剧组破产。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内娱整个圈子,都被浮躁迷了眼。

为什么某些都市剧里的“穷人”剧情总是很离谱。

因为创作者脱离群众太久了。

他们根本看不见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从上到下,集体摆烂。

外面又有粉丝超低下限的包容度。

一切种种,都为资本的滥竽充数提供了发育的土壤。

最后,为“烂”买单这件事,分摊到了普罗大众身上。

身处圈外的观众们,也只能无奈地呼吁一句:

内娱这些明星的毛病,真的该管管了。

青石电影|派派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