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挖呀挖”黄老师关闭打赏,是清醒了还是迫于无奈?|评论区开杠|每日动态

“挖呀挖”黄老师关闭打赏,是清醒了还是迫于无奈?|评论区开杠|每日动态

这个社会是“病”了吗?一首歌词简单、旋律动听的儿歌,竟然整出了这么多幺蛾子。

近日,凭借“挖呀挖”爆火的黄老师回应百万打赏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还表示目前已经关闭了直播打赏功能。

自一夜爆火之后,有关黄老师的争议就没停过。


【资料图】

一开始,黄老师突然地走红,就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质疑其背后有团队炒作(虽然黄老师已经再三否认过,表示自己的团队只有家人)。

但仔细想想,如今互联网上的梗,哪个不是火的莫名其妙呢?

比如前些天的“泰裤辣”,原本只是歌手小鬼在音乐节上的一段演讲,据说是为了激励粉丝,但又说不出什么有深度的话,所以给人一种想说很多话但表达不出来的便秘感。

Emmm,看了这个梗的起源以后,更加觉得它毫无深度,却十分“魔性”。

大多数网络热梗也如同“泰裤辣”一样,简单又洗脑,于是得以在网络上走红爆火。

所以不要再吐槽现在的爆梗没什么内涵,人类的本质也只不过是复读机罢了。

走红后,黄老师开了直播,被吐槽太过急功近利,吃相难看。

如今,黄老师关闭了直播打赏,却又再次被质疑,许多网友仍不买账,黄老师关闭打赏功能这一行为,被解读为暂时躲避风头的无奈之举。

开直播被说,关闭打赏也要被说,难道这不是黄老师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吗?

同样凭借“挖呀挖”爆火的桃子老师,也曾诉说过自己的委屈,她在直播间里崩溃大哭,表示化不化妆都有人说,自己怎么做都不对。

而《花园种花》视频的原发作者林女士,也遭遇了网络暴力,明明她比黄老师和桃子老师更早发布视频,却被网友指责是在蹭热度,甚至有人对她的外貌进行了人身攻击。

爆红,似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让人享受到资本的红利,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陷入无休无止的审判与质疑,遭受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让咱们暂且抛开那些争议,来琢磨一下“挖呀挖”这首歌能够火起来的真实原因。

成年之后,我们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压力,幼师在网络上发布“挖呀挖”视频,意外为我们提供了情绪价值。

每个人都想被温柔以待,哪怕是一小会儿。

我们看到了她们眼里的光,那是一种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

原来,有人工作的时候,是可以带着满脸笑意的。

原来,即使是已人到中年,依然还是可以被童真治愈。

“挖呀挖”看似毫无营养,实则是用轻松愉快的节拍,治愈成年人世界里的酸涩与无奈。

比如,有人调侃自己的工作,是“在小小的公司里面,爬呀爬呀爬,领少少的工资,还得少少的花”。

比如,有人调侃自己的婚姻,是“在老公的手机里挖呀挖呀挖,挖到一个洗浴消费1980,在老公的脸上挖呀挖呀挖,挖出一道大大的疤”。

跟着洗脑的节奏,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疲惫。

这只不过是一首简单的儿歌,她们也只是意外走红的普通人。

黄老师和桃子老师

网络上那些尖锐的声音,与儿歌中的纯粹与治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当今的互联网现状,人红是非多,生活里不缺搬砖的,网络上不缺抬杠的。

在直播间里,黄老师表示自己压力很大,怕说错话被人录屏,这种小心翼翼,不知道是多少一夜爆红的人内心真实的写照。

平心而论,如果上天给了你一夜爆红的机会,所带来的流量足够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你愿意去承受足以影响你正常生活的网络暴力吗?

如果你是黄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