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丁太升对那英的“毒舌点评”,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全球热点

丁太升对那英的“毒舌点评”,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全球热点

在这段时间,有一档综艺节目真的是太火了。


(资料图)

那就是芒果的《声生不息宝岛季》。

从开播到现在,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后都能冲上热搜。

毫不夸张地说,这档综艺节目绝对是火了。

其实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毕竟上一季的《声生不息港乐季》就是大爆款。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来说,第一季要是大获成功之后,第二季是最好做的。

说得直白一点,只要第二季不要出现什么大的错误,肯定还是爆款。

只是能爆到什么程度,那就有点不好说了。

如果要是在嘉宾阵容、选曲赛制、舞美道具等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话,那可能会超越第一季,但这样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因为第一季大爆之后,观众心里对第二季的预期实在是太高了,必须要超水平发挥才能让观众满意。

那么问题来了,《声生不息宝岛季》比起上一季来说是超越还是不及呢?

实话实说,我觉得是超越。

首先,在嘉宾阵容上有超越。

相信节目一开始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在吐槽嘉宾咖位不足。

既然是台湾音乐,周华健、罗大佑、周杰伦、伍佰等等那些老前辈一个没来,怎么能叫阵容豪华呢?

其实大家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要从宏观上来看这件事。

这次的嘉宾不是只有常驻嘉宾,还有主会场的飞行嘉宾和台湾分会场的飞行嘉宾。

如果要是算上这两个会场的飞行嘉宾,那这个阵容是不是已经够豪华了呢?

除此之外,现在的大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因为立场问题,很多人是请不得的。

到底哪些人能请哪些人不能请,有时候咱们普通老百姓并没有芒果清楚,毕竟人家是资本。

当你把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考虑在内的话,这个阵容已经算是相当豪华的了。

其次,舞台舞美的升级。

主会场的舞台就不用多说了,只要嘉宾能想到的都能实现。

重点要说的是台湾分会场,每一期找到的场地都实在是太美了。

毫不夸张地说,歌手能在那样的美景中唱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啊!

经过几次公演之后,这档节目给观众留下很多精彩的翻唱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所在,还让大家看到了节目中这些嘉宾的才华。

一档综艺节目再好,那也总是会有不好的声音出现的。

在每一档音综播出之后,专业乐评人一般都会出来点评一下嘉宾的表现。

在众多乐评人中,有一位靠“毒舌”出圈的,那就是丁太升。

在《天赐的声音》中,丁太升曾多次因为自己的毒舌被怼。

怼来怼去,这位乐评人便出圈了,简直可以说是名声大噪啊!

不过,看多了丁太升的点评之后,很多观众对他都有些反感,因为他就是为了毒舌而毒舌。

说得简单一点,丁太升的点评风格就是挑刺,基本上没有夸赞,只有吐槽。

比如李荣浩的新歌《乌梅子酱》火了,他出来点评说俗不可耐。

在《声生不息宝岛季》这档节目播出之后,丁太升也经常出来点评。

在“三公”上半场结束之后,丁太升又来点评了。

对于丁太升的点评,老实讲,我是不敢苟同的。

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丁太升对那英的“毒舌点评”,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丁太升点评那英翻唱的《给我一瓶魔法药水》,他说“那英的演唱有一个问题就是时代感太重了,没怎么抓住这首歌的精髓,就是还是得浑不吝一些,所以那英的问题在于还是没太能放下身段”。

丁太升这番点评可以说是很毒舌啊!

不过,我不太认同,那英唱得时代感太重,这意思不就是在说唱的有点老派吗?

说白了,每个歌手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那英是那个年代的歌手,他唱出来不就应该是那个味儿吗?

这就好比你让刘文正去唱这首歌,那他肯定就是《雨中即景》那种味道。

我觉得翻唱歌曲并不一定非要去完全按照原版去模仿吧!

原版是什么味道翻唱就要是什么味道,那翻唱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这些年来,大多数音综里都玩翻唱,都是以前那些经典歌曲。

很多歌手在翻唱的时候唱出了自己的特色,甚至让人都忘记了原版。

比如这一季华晨宇改编翻唱的《舞娘》,和蔡依林版本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可谁敢说这不是一个好作品呢?

每位歌手都有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表达什么就唱什么。

那英就是想要给自己团队的工作人员唱一首他们喜欢的歌让他们开心一下,他做到了。

《给我一瓶魔法药水》这首歌唱出了那英自己的风格,让人听得很快乐,这不就够了吗?

那英愿意去挑战现在流行的新歌,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

在《声生不息》的舞台上,所有人都在致敬经典,那英却要用她创造过经典的声音去唱现在的新歌,实属不易。

大家都知道,在音综里翻唱经典老歌是为了让现在的年轻人多听一下这些经典,不要忘记这些经典,好让这些经典传承下去。

说白了,还是因为怕现在的年轻人不听那些经典老歌呗!

反过来说,70后80后的那些人只喜欢听那英的《雾里看花》和《征服》,谁又会听现在流行的《给我一瓶魔法药水》呢?

有了那英的翻唱之后,那些喜欢那英的“父辈观众”不就跟着去听这些年轻的音乐了吗?

老一辈的经典需要传承给年轻一代,同时,现在的好音乐也应该让老一辈去听一听,这才是音乐的交流,这才是《声生不息》的意义,不是吗?

老歌可以新唱,新歌也可以老唱,如果翻唱要只是尽可能还原原版的话,那真的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第二,丁太升对马嘉祺的“毒舌点评”,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丁太升对马嘉祺这次的《不为谁而做的歌》的点评是“马嘉祺的问题就比较明显了,他的嗓音太直白了,比于文文更直白,好在马嘉祺有一个偶像身份,他不一定非要走职业歌手这条路,他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但是如果马嘉祺非要走职业歌手这条路的话,那就太难了,除非他能一直遇到像《你的样子》这么优秀的作品,不过显然这个愿望太奢侈了,所以小马同学不妨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之路,趁年轻还来得及”。

丁太升对马嘉祺的点评简直可以说是毒舌中的毒舌了,直接让马嘉祺换一个职业。

看到这个观点之后,我是非常不认同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老百姓都可以因为喜欢而走上唱歌这条路,为什么马嘉祺不可以呢?

丁太升说马嘉祺的声音太直白了,但我们从其他人口中听到更多的是马嘉祺的声音太干净了。

在马嘉祺的几个翻唱作品中,很多观众听完之后反馈都不错,都觉得他的声音让人听得很舒服很治愈。

音乐是有很多种类型的,苦情歌手唱小甜歌肯定多少不是味,大家完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去唱!

再者说了,马嘉祺还年轻,经历的事情太少,嗓音直白也是很正常的。

话说回来,哪一个二十岁左右的歌手能唱得那么完美呢?

丁太升让马嘉祺换一个职业,这绝对是华语乐坛最大的悲哀。

试想一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偶像,在他们的带动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听音乐。

要是所有的偶像明星都因为大白嗓不唱歌,那华语乐坛怎么发展,难道说听众不会越来越少吗?

如果没有马嘉祺去翻唱刘文正、李宗盛那些人的经典歌曲,你觉得有几个年轻人会主动搜索这些老前辈的歌曲听呢?那音乐又怎么去生生不息呢?

第三,丁太升对杨乃文的“夸赞”,真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在这期节目中,杨乃文唱了自己的代表作《推开世界的门》。

自己唱自己的歌,好不是应该理所当然的吗?

然而,丁太升是这么点评的“这首歌里有一个美中不足,就是快结束的时候杨乃文有一个高音没唱上去,虽然是一种瑕疵,但是其实这个也是非常打动我的地方,现在人们对于技巧技术有一种近乎病态的魔怔,仿佛你在表演过程中不飙几个高音,不炫几个技,就不能叫一个歌手一样,太病态太扭曲了,又一次黄霄雲即兴唱了一首《星辰大海》,有一个音唱破了,我说反而这部分你唱得非常好。”

丁太升对杨乃文的夸赞是她有一个高音没唱上去,这个非常真实,非常打动人。

与此同时,丁太升还举了他在《天赐的声音》中夸赞黄霄雲唱破音的例子。

实话实说,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不赞同的。

在《声生不息宝岛季》这档节目播出之后,丁太升点评张杰的《天天想你》和《身骑白马》是在炫技,现在他又说杨乃文这是真实。

其实大家要是多看一些丁太升的点评就会发现,在他的世界里,只要唱高音那就是炫技,只要是哽咽了、破音了等等这些就是真实的有感情的。

看到这样的声音我真的想问一下,难道说张杰的正常声音不是就那么高吗?

如果要说张杰这叫炫技,那周深唱歌岂不是开口即炫吗?

《天天想你》这首歌被张杰翻唱得那么有感情,他还能唱得那么稳定,这居然还要被批。

难道说唱感动了只能高音不稳定或者是唱不上去才是正确的吗?

高音即炫技,哽咽到失误才是真实情感,我觉得这样的点评才是病态的,才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难道说好的音乐不应该是该飙高音就飙高音,该有情感就有情感吗?

当技巧和情感同时都存在于一首歌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好音乐,不是吗?

看完丁太升对这期节目的点评,我真的是不敢苟同,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