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热门:《漫长的季节》:追完七集,终于弄明白了全剧“3大谜团”的真相

热门:《漫长的季节》:追完七集,终于弄明白了全剧“3大谜团”的真相

文丨卿心君悦

当前最受关注的电视剧,莫过于被网友称为“今年国产悬疑天花板”的《漫长的季节》。

对于一部悬疑剧来说,最诱人之处不是最终的结局——真相大白,而是在过程中,随着剧情逶迤地延伸,我们根据得到的线索所进行的推测与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一部悬疑剧没给观众留下这个推测与分析的余地,那这部剧拍得再好,也是一文不值的。

而《漫长的季节》在这方面做的就很成功。

言归正传,在剖析剧中的“三大疑团”之前,先简单讲述一下这部剧的剧情梗概。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的“漫长”体现在跨越的时间线上,不是表面看上去的18年(1998年到2016年),更准确来说是19年(从凶案前一年1997年开始到2016年)。

剧情没有依据传统时间线展开,而是“钟摆式”摇荡,在当前时间线2016年与过去之间摆动。

2016年,跟姐夫王响一同开出租车的龚彪,瞒着妻子黄丽茹偷着花15万买了一个“车标”,王响发现出租车是“水泡车”,而此时的龚彪已经联系不上他的“喝酒上停的小老弟”——买家。

随后,龚彪购买的出租车被人套牌,而被套牌的另一辆出租车又刚刚肇事逃逸。

为了帮龚彪脱困,二人在寻找那位“被撞者”时,发现“被撞者”逃走,登记在医院的信息是假的。而去寻找“套牌出租车”时,又没抓着人。

就在失去所有线索时,龚彪“恋人未满”的情人胡雪露意外拍下可能是“被撞者”的背影照片,王响一看意识到“那个人又回来了”——这个人就是王响心中,在1998年杀害儿子王阳以及当年要破而未破的碎尸案的凶手。

就这样,电视剧的悬疑剧情由此展开了……

一、沈默死没死

跟大多悬疑剧聚焦“凶手是他,是她,还是它?”不同,这部剧首先聚焦的其实是“受害者是谁”——也就是表面的受害者沈默到底死没死?

沈默死没死?其实看到第七集,基本可以确定沈默并没有死。

理由有三个:

第一,在碎尸案中那些可以确定沈默身份的线索,其实全是沈默没死的证据。

虽然,当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依据咬死碎尸案的凶手,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凶手之所以碎尸并抛尸管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受害者的身份。

可这样一来,逻辑就矛盾了。

截止到第七集,那些让我们怀疑沈默已死的依据都是哪些?

法医口述尸体可能是年轻的女性,发现有“四条指关节横纹”的碎肢,以及被辅导员确定是沈默遗物的书包等。联系沈默的大爷已对沈默动了“杀心”(意识到沈默已脱离掌控,并对沈辉下手威胁),咋一看,在这些线索下,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沈默遇害了。

可问题来了,抛开尸体是年轻女性这一点外,其他的线索不能被销毁吗?无论是单独处理带有沈默特征的碎肢,还是单独烧毁书包,都比如此处理要强的多。

如果凶手不在意被暴露,那就没必要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沈默,掩盖受害者的特征;既然凶手要掩盖受害者的特征,那么即便“智者远虑,必有一疏”,所疏忽处理的也必定不会是这些可以直白表明受害者身份的东西。

所以,沈默很可能没死。

第二,最有可能是凶手的人,没办法到达抛尸地点。

截止第七集,最有可能杀害沈默的人是谁?

深爱沈默的王阳,可以排除;沈默的亲弟弟傅卫军,同样可以排除;傅卫军的同伴“结巴隋”没那个胆量,也没有可能。

那么最有可能杀害沈默的人,也就是性侵过沈默的两个人:沈默的大爷,还有那个“港商”(见剧情预告)。

姑且我们先行认定沈默已死,并且凶手就是二者之一。

可这样,致命的问题就出现了:他们二人谁也没有能力在桦钢内部进行抛尸。

当然,非要强说的话,“港商”还有那么一丢丢在桦钢抛尸的可能性,前提是将杀害沈默的事告知桦钢的宋厂长,并委托宋厂长进行抛尸。

但这样推论不现实之处是,别说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港商”不敢告诉宋厂长,即便“港商”说了,宋厂长也答应帮忙了,宋厂长也只能“祸水东引”抛尸他处,绝不可能在自己的厂内进行抛尸。

因此,这种推论逻辑不通,那么只能说明死的人不是沈默。

第三,已被认定是凶手的人,不可能对沈默碎尸。

当年的碎尸案已经结案了,所谓的“凶手”傅卫军已经入狱。

公安局得出的结论是:当年的受害者有沈默(根据剧情,暂时无法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受害者),而凶手就是傅卫军。

傅卫军入狱判刑,证明对所犯的罪供认不讳。

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傅卫军“供认不讳”的这一点上。

还是第一点所说的那样,傅卫军可以杀害任何人,但是没有理由,也绝不可能杀害他的亲姐姐沈默,可以说沈默是傅卫军唯一的亲人,也是他不惜一切代价要去保护的人。

那么,既然傅卫军没有杀害沈默,为何又要认罪承认自己杀害了沈默呢?

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有且只有一种可能:沈默没有死。

由此可以得出比较接近“事实”的结论:

沈默没有死,并且沈默很可能是碎尸案的参与者,甚至是主要行动者,那些可以表明受害者是沈默的物品与证据,大概率都是沈默故意留下,意在误导并转移当时的视线。

尤其是那个最可以证明沈默身份的手指,很可能就是沈默自己切下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误导。

还记得有一晚在河边,沈默跟王阳的对话吗?沈默说,她的命写在手上。而王阳当时说,你的命握在你的手中。

所以,沈默切掉手指,也可能是为了表明:以后她的命,由她自己掌握,不再任人欺辱。

二、王阳谁杀的

18年前的碎尸案之所以还能在18年后延续。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王响一直在质疑王阳当年的死因。

当年的事已有定论:王阳是自杀。

但在王响心中却有另一种结论:王阳不是自杀的,凶手是傅卫军。同时,王响还一口咬定胡雪露意外拍下的“疑是车祸受害者”的背影照片就是“傅卫军”。

对于王响的质疑与猜测,马德胜极度不相信,是不屑一顾的,认定王响就是在胡诌,人已经“魔怔”了。因为,在王响所说傅卫军杀害王阳的时间点,傅卫军已经被抓获。同时,马德胜经过探听消息,也已证实傅卫军死在监狱中,所以“那张背影照片”不可能是傅卫军。

那么王阳究竟是谁杀的,这就成了这个剧的一大谜团。

想要弄清这个谜团,我们首先要确定王阳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

从当前的七集剧情来看,王阳自杀的可能性极低。

依据不是王响那句“他不是自杀,我儿子我了解”,而是需要考虑达成哪种条件,王阳才可能会选择自杀。

通过在当年碎尸案过程中,王阳魂不守舍、惊慌失措的状态以及藏在床底下的那套带血迹的防护服,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王阳是碎尸案中的参与者,并且很可能他还是抛尸人。毕竟王阳是能够顺利到达抛尸地点的(桦钢内部)。

那么如果按照这种推论,在什么情况下,王阳会自杀呢?

在第8集的剧情预告中有一个线索,王阳对父亲王响说:

“爸,你再给我两天时间,我还有点事,我必须得去办。”

王阳应该就死于这两天的时间中,而王阳要利用这两天去办的事,无非两种可能:杀未杀的人,或是处理没处理好的“后事”。

至于是哪种可能,暂时没法确定,但根据王阳的态度,能判断出的是王阳是有一定自首的可能性的。

那么如果王阳是自杀,最大的可能无非是王阳劝说沈默去自首无效,又不愿暴露沈默,于是选择了自杀。

这种可能性有,但如果如此推论,反倒不如另一种的可能性大:因为王阳是死在河水里的,很可能在桥上,王阳拦住沈默让她跟他一块去自首,但沈默不同意,在推搡中沈默将王阳推下了桥。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推论下,王阳自杀的可能性远没有他杀的可能性大,而“凶手”就是沈默,所谓的“他杀”其实是沈默的“误杀”。

因为曾经在河边,王阳跳河向沈默“求爱”后,对沈默说过:“我死不了,现在是枯水期,淹不死人。”

因此大概率,沈默为了逃脱王阳的阻拦,情急之下,沈默将王阳推下了桥(如果“结巴隋”没死的话,也可能是沈默让“结巴隋”所为),其目的并非杀死王阳,沈默知道王阳会游泳能逃脱。

而王阳之所以会淹死在河中,许是当时不是枯水期,也许是王阳被沈默推下桥,心中的悲痛与犯罪的自责驱使着他放弃了求生的意志。

至于如果王阳是“他杀”,凶手不是沈默而是他人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当年碎尸案在傅卫军被抓获后就没有了其他声音,说明当年傅卫军一伙要为沈默讨回的公道已经“讨回”,否则傅卫军入狱,即便不能再为沈默报仇,也完全可以将一些人的事道出使其踉跄入狱,包括沈默的大爷,性侵沈默的“港商”,以及哄骗沈默的同学——“港商”的小情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除了沈默外,可能杀害王阳的就再无他人。还有一个人有杀害王阳的嫌疑,这个人就是沈默大爷的儿子——沈辉。

三、套牌的肇事司机与消失的车祸受害者

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第三个谜团,我觉得不是当年碎尸案的真相,而是当前时间线(2016年)中套牌的肇事司机与消失的车祸受害者究竟都是谁?

如果没有第7集,判断出这个套牌的肇事司机是谁,很难。可在第7集,王响三人抓住肇事司机逼问车祸受害者是谁时,这个司机所说的一句话,暴露了他的身份:

“我告诉你,我胳膊以前跟人打过仗,有伤啊,你轻点。”

这是龚彪在出租车内制服司机时,司机无意间所说的话。也就是这句话证明了这个司机大概率就是当年傅卫军和结巴隋为了给沈默报仇,去打的沈辉——沈默大爷的儿子。

依据就是当年傅卫军和结巴隋找到沈辉后,将沈辉的一条胳膊打断了。

那么如果这个肇事司机是沈辉,那么所撞的人也就不难判断了,大概率就是傅卫军身边的“结巴隋”,要是这么推断的话,沈默的大爷当年应该就已经死于沈默一伙人的手中了。

而当我们判断出消失的车祸受害者是“哑巴隋”时,一些细节就能说清了。

“结巴隋”之所以在医院逃跑,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而之所以从胡雪露处买药时不说话,而是通过手机屏幕表明自己所需,不是因为他不会说话,而是怕暴露自己“结巴”的特征。而之所以胡雪露会受到攻击,也就不难解释了。

到此,《漫长的季节》中三大主要谜团就已经基本说明了,这个时候再去勾画当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也就容易了。

18年前,“港商”通过小情人(沈默的同学)约出沈默并拍下照片。事后将照片公布到学校的人,大概率就是那个“港商”的小情人,其目的就是因吃醋而生的报复。当年最先死掉的人应该就是这个“港商”的小情人。

王阳的惊慌失措大概率就是亲眼见到沈默和傅卫军杀害了这个“港商”的小情人,碎尸者就是沈默(沈默是医学生),出于对沈默的爱,抛尸的人就是王阳。

从“照片”被公布到学校之后,也可以说从沈默杀死第一个人开始,她就已下定决心报复所有伤害过她的人,大概率“港商”、沈默的大爷和大娘,都是在那以后先后被杀的。

过程里,王阳可能一直在劝说沈默,等报完这一系列的仇之后,一同去自首。但对此,四人一直未达成共识。最后,傅卫军去顶罪了,在桥上,王阳要带沈默和“结巴隋”自首时,沈默或是在沈默的授意下,“结巴隋”将王阳推下了桥。王阳因此死了。

18年后,一直想为父母复仇的沈辉,终于找到了“结巴隋”的下落,打算套牌撞死“结巴隋”,但“结巴隋”侥幸逃脱。

而“结巴隋”买药时被胡雪露拍下的背影照片,让王响又看到了查明当年儿子王阳之死的希望,从而再次解开已被尘封了18年的碎尸案……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