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天天看热讯:这个自杀的华语顶流,又被扒了

天天看热讯:这个自杀的华语顶流,又被扒了

很多经典影片,幕后故事比电影本身更精彩。


(资料图片)

比如《滚滚红尘》,一部载入香港影史的文艺片。

最被津津乐道的,倒在电影之外。

「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想的是三毛和荷西,拍的是林青霞和秦汉。」

1990年,此片以12提8中的佳绩,成为金马奖历史上被提名最多,也最多获奖的影片

林青霞凭借这部电影第一次获封影后。

另一个银幕女神张曼玉,则获得了最佳女配角。

颁奖典礼现场,掌声雷动,全剧组神采飞扬。

所有人都在台上感谢一个人——编剧三毛

但,台下的三毛,脸色并不好看

从导演、演员,到摄影、美术、造型全都拿奖了,却唯独她没有获奖

林青霞回忆,三毛当时佯装了一个笑容,当晚就喝得大醉。

颁奖礼后不到一个月,三毛自杀的消息传出。

因为未留只言片语,引来各种猜疑。

甚至有人认为是这次落选对她打击太大,才会一时想不开。

但这一说法也被很多人驳斥,渐渐淹没于更多关于三毛的谜团之中。

今天,是三毛80周年诞辰

她的人生故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而一位西班牙导演,立足于三毛曾流浪过的异国。

从西方人的立场,「婆家人」的视角重新追溯了三毛的过往。

拍摄而成的这部纪录片,获得「西班牙奥斯卡」之称的戈雅奖七项提名。

揭开了传奇面纱背后,三毛不为人知的一面——

《三毛:沙漠新娘》

Sanmao: La novia del desierto

华人世界里,说三毛是「初代偶像」一点不为过。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年头,她和今天的顶流无异。

被追捧、被效仿、被磕CP、被造谣、被当作一代人的青春注脚。

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就不断掀动热潮。

直至被一步步被奉上神坛。

1974年,31岁的三毛以「伪美食博主」「真恋爱博主」的身份出道。

一篇《中国饭店》,刊见于中国台湾的《联合报》副刊。

讲她在撒哈拉如何用蚂蚁上树、笋片炒冬瓜等中餐,征服了荷西的胃。

跨国夫妻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冲突、笑料,被勾勒得妙趣横生。

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记住了三毛的名字。

文笔细腻、篇幅短小,文风幽默,荷西的出现频率又极高。

关注者越来越多,报刊特意为她开设了专栏。

几乎人人都在追更这个中国女孩和西班牙潜水员的「CP文」。

蹲后续的读者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粉丝群,掀起了一波「三毛热」。

80年代的内地电影《疯狂的代价》里,小学生都在磕三毛和大胡子的CP。

文章集结成的《撒哈拉的故事》,更是成了畅销书。

看三毛的书,成了一种时髦。

书里对自由、爱情、婚姻的思考,成了热议焦点。

以90年代为背景的台湾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里,三毛的书、金句成了年轻人寻求认同、表达观念的渠道。

三毛的自白式散文近乎日常直播,再配上相应的照片,极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很多读者也不满足于只看书,还会模仿她的说话方式,着装风格。

生活习惯和爱情观念也受其影响。

很多年轻女孩都梦想着和三毛一样走遍万水千山,享尽极致爱情。

荷西的死,是三毛的一生之痛。

但对大众而言,这反而使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添戏剧性、更显浪漫和凄美。

三毛和荷西的形象,由此固定成无数人心中的爱情样本。

2018年,《冈仁波齐》的导演张杨被一个年轻女孩曝出婚外情。

为证明他们是真爱,该女子表示自己是「三毛转世」,张杨导演是荷西转世。

荷西离世后,三毛回到台湾,打算结束流浪生活。

却又被《联合报》赞助去中南美洲旅行,促成《万水千山走遍》。

回来后,三毛在台湾环岛演讲、授课,场场爆满。

自此彻底走到台前,成了声名大噪的公众人物。

三毛讲座的阵仗,不亚于今天的巨星演唱会。

1981年,70岁高龄的三毛父亲偷偷买票去听女儿演讲,结果在人潮中被挤得摔倒,最后也没能挤进去。

最后火到彻底破圈,各行各业都要来蹭蹭热度。

写歌、做电台、写剧本,圈粉无数。

最后出行都有了困难,经常被粉丝围追堵截。

更有大批读者来信,以及合照、签名需求,让她应接不暇。

1991年,三毛自杀身亡,卒年48岁。

让她本就不寻常的人生更富传奇性。

各大报刊报道,无数传记涌现。

文化界担心年轻女孩效仿三毛,还公开批评三毛的自杀行为。

尽管如此,她依然受到无数读者的崇拜和追随。

她自由的灵魂、浪漫的爱情依然被称颂。

前两年,还有报道称刘晓庆担任监制、主演的传记电影《流浪的三毛》陷入侵权危机,又引发许多讨论 。

直至今日,关于三毛的话题,仍经久不息。

很难想象,在华人世界拥趸众多的传奇女性,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多少人知晓

即使是与三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西班牙,也不过近几年才出了译本。

而译本的推介页赫然写着——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她是一个小人物。」

此片导演,在开拍前根本不知道三毛的存在。

当她意外发现三毛在中国如此出名后,觉得有必要拍一部三毛的传记让更多西方人认识她。

她没有从已有的外部信息入手。

而是结合三毛的作品,走遍三毛在西班牙生活过的地方,与三毛曾经的朋友交谈。

深入了解后,她认为,三毛并不同于人们所想。

人们普遍认为她勇敢、独立,在异国他乡过着美好浪漫的生活。

但实际上,当时撒哈拉极为贫穷、战乱频仍。

她在书中也早已写过,住的房子破旧,基本物资都无法保障。

医疗卫生更是极度落后,三毛曾在文中说她尝试用指甲油补牙。

多年后,她告诉朋友,那时患了妇科病却无处就医,又没有钱买机票回国,一直拖着导致最后得了不孕症。

三毛之所以去异国他乡,也不纯然是追寻自由。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适应在国内的生活,对前途一片迷茫。

早年被老师体罚后,一直恐惧、厌倦上学。

家里人就托关系送她去西班牙念书,顺便可以游玩、散心。

再后来一次无疾而终的恋情,让她决定前往撒哈拉沙漠重新开始。

很多人眼里,三毛和荷西是命中注定的一对,荷西是三毛「永远的未亡人」。

但其实三毛早在书中说,她觉得自己一直没有很深地爱过荷西。

起初她只是急于开始一段关系,渐渐在日久天长的平淡生活中产生了依恋感。

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先婚后爱。

而且当时是荷西负责在外赚钱,三毛很辛苦地做家庭主妇、操持家务,还在书里抱怨多事的婆婆。

三毛的爱情经历极为丰富。

宛如疼痛文学女主,是天生的恋爱脑。

8岁就情窦初开。

被已婚男骗过感情。

与荷西结婚的前一年,另有一个未婚夫,但在结婚前突然猝逝。

每次失恋后,三毛都尝试自杀、陷入抑郁。

因为她十分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段关系都全心付出,用情极深。

在荷西死后,她也试图开始新的生活。

与王洛宾有过忘年恋,还答应过与另一个人结婚,临死前最后一段录音是给当时的灵魂伴侣眭澔平。

三毛的死亡,更是被过度神秘化。

死因众说纷纭。

除了心理疾病等常规猜测外,有人说三毛为《滚滚红尘》投入太多,金马奖给她的打击太大才离开。

甚至还有人说她是被谋杀,因为她死前还给贾平凹写信说过几天来西安见面。

但其实,在认识的人眼里,她的死亡并不让人意外。

她的父亲说,一直预感有这一天。

家人表示,其实那几年三毛一直精神状况不佳。

患了小病,对朋友说是癌症。

出现幻觉,精神恍惚,多次表示想去另一个世界看看。

在真正进入另一个世界前,她一直试图以不同宗教叩开异世界的大门。

基督教、道教、佛教都有研究。

她还对民俗文化保持极高的兴致,执意用气功治病。

多次尝试使用巫术、通灵术与荷西交流。

认识三毛的朋友知道,三毛从小就对世界好奇、敏感,包括看不到的世界。

所以很多人相信,她或许真的触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开关。

林青霞也曾说,三毛死后,她曾接到过三毛的电话,还半夜见到过三毛的身影。

对于三毛的死,他们更倾向于觉得,她还是那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又喜欢伤害自己的小女孩,只不过一不小心做过头了。

围绕三毛的种种真假虚实,已经为我们预演了一出「造神毁神」大戏。

从一个敏感,有才华的普通女孩,到传奇、神秘的文化名人。

背后的个人命运、时代关联以及舆论环境,某种程度而言,都能与当下有种微妙的呼应。

天赋之外,三毛的出身奠定了她不凡的一生。

她出生于知识分子大家庭,家境优渥。

3岁时被父亲送去台湾躲避战乱,幸而获得了安稳的童年。

她从小厌学,受老师体罚和凌辱后不愿再去学校。

家人就顺了她的心意,给她找家庭教师,让她依从兴趣看书学画画。

所以,她小时候就和白先勇、陈若曦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台湾文艺圈大佬混迹在一起。

60年代,正值台湾戒严时期,当地人不被允许出国。

父母却有本事将三毛送去西班牙读书。

她写的异域见闻,极大满足了普通人对外部世界的梦幻想象。

而且,当年的台湾女性还都过着一种循规蹈矩、早早结婚生子的人生。

三毛居然只身独闯撒哈拉,给了很多女性莫大的勇气和希望。

人们在想象中将其描画为一个追求自我、独立的女侠形象。

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三毛自由的气息正应和了新的期许 。

而到90年代后,两岸三地交流通畅,经济发展。

精神和情感领域的需求,又在更大范围内催生了新的三毛热。

后来三毛更是搭上流行文化的快车,做电台节目,写流行歌曲、写《滚滚红尘》。

和大多时代偶像一样,三毛是被自下而上建构出来的理想形象,她的走红是能力和时运的合谋

也像今天的顶流,火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来各方质疑、攻讦。

很多人怀疑三毛为了博取大众欢迎而立人设、编故事。

甚至有很多骇人听闻的传言,说不存在荷西这个人,或是说存殁存疑。

导演严浩第一次见三毛时,她正受种种猜疑困扰,还没开聊就主动把荷西的护照翻出来给他看。

三毛最后几年,一直为盛名所累。

曾多次向家人、友人表示,她感到不自由。

外界过多的期望、无孔不入的窥探和审视 、无端的诋毁和猜忌,都让她深感越来越不快乐。

她一度决定再也不写书了。

她死后,未留只言片语。

或许,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但也留给外界更多臆想的空间、消费的价值。

如今,32年过去了,怀念又取代了争议。

人们在想象中,再一次将她推回神坛。

真实的三毛逐渐远去,她最终被定格为一种象征自由、浪漫的文化符号。

无数人来来往往,去她曾居住过的地方朝圣。

在她身上投射、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再回首。

三毛的可贵,正是时代的可爱处。

如今世界打通了,人人都可以做旅行博主了,滚滚红尘反而不复回了。

三毛一生梦想成为拾荒人,对人与人的关系满怀兴趣,愿意一次次投入于爱情的深海。

这都与时下年轻人的观念相去甚远。

艺术、冒险、爱情已然失去了曾经的分量。

大概,唯有造神毁神的舆论环境,依然在不断上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