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当“网标”成为标配,网生内容该何去何从?

网剧审查与电视剧一致的口号喊了多年,终于在今年儿童节正式落地。一体两面来看,审查一方面让网剧从杂乱无序成长为可以和电视剧相媲美的艺术形态,精品倍出;另一方面,越来也越化的内容监管,也让网剧在不少优势题材领域受限,直观影响着网络内容的走向。

在网剧近十年的发展历程里,每一次审查政策变化的背后,都是一场从题材风向到内容审美的“震荡”,当网剧也拥有了“网标”,网生内容又将走向何方?

后置式审查阶段,“擦边球”剧被肃清

网剧在萌芽期,经历了曲折离奇的探索史,有段子式喜剧短剧,如《屌丝男士》,也有尝试“禁忌”元素的类型剧,如《灵魂摆渡》、《暗黑者》、《无心法师》等。更有魔性上头的恶搞剧《太子妃升职记》,不符合主旋律调性的罪案剧《余罪》,耽美剧《上瘾》等等。

尽管这些网剧里,也有能与传统电视剧拼质感的《无心法师》,但这些网剧最大的看点依然是猎奇感。在电视剧里消失多年的“鬼魂”,与传统主旋律里画风不同的“痞子警察”,还有闻所未闻的“性转”和堪称禁忌的“同性恋情”。这些能直观带来感官刺激的元素,让网剧快速在观众心目中留下“先锋”的初印象。

台网统一标准后,多题材陷入死局

这也就意味着网剧仅存的题材红利正在消失。比如可能存在“早恋”的青春校园剧,在网剧崛起之初,曾经是高口碑类型领域,相继诞生过《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等主打怀旧青春的高口碑校园剧,在这类剧里,青春校园里懵懂却暧昧的初恋无疑是最大看点。但随着监管的加强,淡化“早恋”元素后,这类题材也就失去了吸引目标受众的核心看点。比如,更强调主角的个人成长、也更符合审查要求的《你好,旧时光》,尽管口碑不错,但破圈力却远远不如《最好的我们》。

此外,还有《河神》《无心法师》等“有鬼出没”的悬疑剧,在后续开发中规避掉灵异元素后,受众吸引力大减,口碑和热度都下滑严重。曾因真实展现罪案现场一炮而红的《法医秦明》第一季,也并不符合电视剧审查标准,在这部作品之后,罪案剧再也没能出现“大尺度”作品。曾经作为网剧常见元素的“穿越”,也在越来越严格的审查环境下,用“梦境”等模糊处理,观感稍显尴尬。

至于一度以软色情为卖点的网络电影,更是审查重灾区。就连网综方面,也因为审查的直接干预而相继叫停了亲子综艺、偶像选秀等节目类型。

“网标”的启用,意味着网生内容的审查不再是模糊地带,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细则和流程,仅仅是“备案”和“公示”就能上线的时代,已经彻底终结。除了播出载体不同和故事风格更为灵活,网剧在开发上已经没有“红利”可言。

公安题材网剧《对决》作为第一部带网标的网剧诞生,网络电影《金山上的树叶》作为首个拿到“网标”的网大,均为主旋律正能量作品。它们正在向行业释放出新的信号:年近十岁的网剧已经成熟,是时候和电视剧一起承担起文艺作品社会价值的责任了。

但也不必悲观,毕竟在今年还出现了《开端》等无限流题材作品,也出现了“双男主”罪案剧《猎罪图鉴》。对新鲜题材的探索,远比所谓的题材红利,更能为网剧注入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