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总制片人徐康:平台“降本增效”,我们回归内容本身
《狂飙》播出后真的在一路“狂飙”,2月1日的大结局收官,根本挡不住观众们对这部“开年大剧”的热情,持续“霸榜”热搜,荣膺开年国产剧第一。
在 留白影视创始人、《狂飙》总制片人、长江文创+4期校友徐康看来,《狂飙》能够将品质做到如此,跟公司过去在同类型赛道上推出过《刑警之海外行动》《对决》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同类剧集的精进,制片人及团队也会获得相应的成长。
徐康
长江文创+4期校友
留白影视创始人、《狂飙》总制片人
在品质上,《狂飙》的好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做的最好的,当属一部剧集的核心——故事与人物。除了张译饰演的安欣、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撑起了正义与邪恶两大阵营之外,吴刚、倪大红、韩童生、高叶等资深演员饰演的重要角色也都带来了极为精彩的演绎,不同阶段出现的其他角色也无一人演技掉队。这样的阵容,让主角需要凸显时足够吸睛,多人的群戏也展现出较高的平均水准。
徐康表示,公司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之所以公司现在布局的是“质感古装大剧”、“现实题材”和“爱情剧”三大赛道,主要也是因为制片人感兴趣并擅长这些类型,才自然形成的。
也正是随着制片人们在这几年的不断成长,留白影视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小体量的项目越来越少,“大家都想做更好的内容”。只有在尝试非常新的类型时,才考虑制作中小体量项目。
正是得益于对内容整体的高品质把控,徐康表示,在影视行业遭遇寒冬、流媒体平台“降本增效”的这两年,留白影视并没有遭受过多的影响,也不会给自己定下每年一定要拍几部的目标。 这两年市场的降温,反倒帮助公司创作者更加回归了创作本身,不会为了那种只能赚钱的项目忙碌,将目光聚焦到自己想做且能做出超越市场一般作品水准的作品。
徐康也认为,随着流媒体平台通过“降本增效”扭亏为盈,并看到了好剧确实能为平台带来大量收益之后,平台也会对好剧提供更合理的回报,让整个市场从调整中恢复理性与稳定,也帮助各种类型的作品百花齐放,共同迎来影视市场的复苏。
在《狂飙》于年初开了个好头之后,留白影视今年还会有两部优秀作品即将与观众见面,分别是马伯庸原著改编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以及现实都市题材《熟年》,为影视行业的复苏添砖加瓦。
界面文娱对话留白影视创始人徐康:平台“降本增效”,我们回归内容本身
界面文娱:一部剧的爆火可能都是个例,但作为留白影视的创始人、董事长,肯定还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论之类的可以复制的东西。目前咱们通过《狂飙》找到了什么吗?
徐康:方法论其实一直都在总结,比如每个公司都有的要求标准,我们就做的是不低于75分的作品。随着全行业所有主创的整体水平提高,公司能找到合适的人,一起带着正确的态度去做好。那能不能碰到《狂飙》《长安十二时辰》这样90分以上的好剧,这真的得靠剧里的灵魂人物,可能是导演、编剧,也可能是好几个人,比如好的演员,把前半生的积累都在这个项目用出来了。所以我们肯定努力让公司的每部戏都达到均值以上,但不可能每部都是《狂飙》。
界面文娱:提到《狂飙》和《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很多观众的第一直接观感是,留白的作品美术服化道都做的特别好,会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徐康:其实服化道在我们每次制作中都不是重点。像《长安十二时辰》,是因为曹盾导演需要表达一个盛唐在当时的文化的核心。有的作品弄华丽好看,要让大家看到挥洒出来的钱,但《长安十二时辰》肯定不是,都是把钱用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对观众来说,这个剧是一个行活还是认认真真做的,他们都能感受到。包括《狂飙》《风起洛阳》,我们主要是为了观众的代入感,让大家相信每个阶段的变化。这些都是服务于故事和人物,我们觉得在剧集上,最重要的绝对是故事和人物,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的。
界面文娱:在留白影视的三大内容赛道中,现实题材赛道主要是与扫黑、涉案相关,《狂飙》正是代表作。为什么选择这个赛道作为公司的核心类型之一?
徐康:我们有一些擅长的类型,但总体而言,我们是以制片人工作室为核心的生产模式,更多的是取决于制片人喜欢和擅长的类型。而且在某个类型上,也会越做越熟练。比如这个片子播了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之前的预判是否准确,反思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从公司和制片人的角度来说,会逐渐精进。不一定保证下一部一定比上一部好,但一定会有经验和资源的累计。
所以我们的内容赛道,其实是自然形成,并非我们设计好的。比如现实题材,我们做了《刑警之海外行动》《对决》和《狂飙》,就是在不断学习和精进。当你做过这个类型,主管部门也会对你有信任,才有机会继续做下去。
其实我们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有《熟年》,今年也会跟观众见面,是都市家庭的生活流剧集。所以我们并不是只做扫黑案件的故事,核心在于,我们要平衡商业性和艺术性,不能拿人家大商业片的钱去拍窄众的艺术片。
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我们首先会想,能不能拍得比市面上的作品更好一点?如果是,就会再想这个类型是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也遇到过不擅长的或者判断不了的。所以在两三年前,我们内部否定了许多只赚钱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唯一能做的原因是能挣钱,那我们就不做。
界面文娱:其实这两三年正是整个影视行业最难的时刻,能在这个时间段,放弃能赚钱的项目,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徐康:其实恰恰是这两年影视行业比较难,我们才做这个决定。当行业特别好,反而很难。因为很多资源大家都在争抢时,很难静下心来想自己要不要这么做。反倒是市场冷静一些后,我们更容易做这样的决定。
还好留白本来有一些项目储备,发行上平台也跟我们互相信任,我们还能做一些主动的选择,已经过了为了生存什么活儿都接的阶段。也恰恰是因为平台“降本增效”,回归内容本身,让我们知道再做那种只能赚钱的项目就完了。这一阶段,很多不该有的东西被出清,所谓的泡沫被挤干净,后面可能会比较健康地发展。
我们也能看到行业内的变化。作为甲方的平台,归根到底必须赚钱。只有他们赚钱,片方才能踏踏实实做内容。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大家更早能适应。比如爱奇艺连续多个季度盈利,大家也都过渡到健康的方式发展。
而且平台“降本增效”,会让剧集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完全不认同有些剧集因为预算少了就拍不出来。大家坐在电视机前那么长时间看这个内容,一定不是因为视效跟一些花枝招展的东西,一定是故事和人物。当观众能跟进人物,看看人物发生的一件件事,才能把剧集看完。看看中国香港的TVB的老剧,布景都那样的,但放在现在依然会觉得好看,这就是故事和人物好。
界面文娱:那在产能上,留白影视目前的计划是如何?平台的“降本增效”会影响既定的计划吗?
徐康:我们并没有规划自己每年必须拍4、5部。目前留白有5个比较成熟的工作室,但有时候会让两个工作室一起合作一个大项目。理论上每个工作室每年拍一个,留白每年就有4、5部,但我们不强求每年都必须开机。
主要的变化,是因为我们的中小型项目越来越少,尤其最近两年。并不是因为大项目赚钱,而是因为制片人的整体水平到这儿了,大家也想弄点更好的项目。除非是有自己特别想表达或者有意思的新类型项目,不适合用大成本去尝试,我们才会为了性价比做一些中小型项目。
比如我们也想做一些科幻题材,或者迷雾剧场这样的剧,还有比较热血的故事,我们也都很能get到。请大家等一两年,可能到时候再见面,会发现我们主打的类型又有些不同了。
其他方面,我们就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是一家内容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再怎么激励、设置组织架构,狼性化都不合适。需要在轻松、民主、创新的大环境下,大家共同去激发、互相认可尊重内容本身,才能去跟主创一起磨出好的内容。
界面文娱:很多人都说2023年是影视行业开始复苏的一年,您怎么看这个说法?什么样的表现可能才算真正的复苏了?
徐康:总体感觉是在复苏的,但也没那么泾渭分明,比如这一年就比上一年怎么样了。疫情过去了肯定是好事,拍摄也会更稳定。平台也经过“降本增效”切得很狠的阶段,现在开始应该会渐渐有一些调整。当越来越多的好剧能给平台挣钱,制作好剧的回报也会更加稳定。
那什么时候是真的复苏呢?可能就是各种内容百花齐放,大家在做各种类型题材。前几年韩国的电影和剧集就是这种感觉,我也坚信中国一定能做到更好的文化输出。
*来源丨界面新闻 ID:wowjiemian
关注长江商学院EE
长江文创+:价值创造的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