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讯:惨!刚上映就被判死刑,张艺兴新片扑街,导演在线发长文吐苦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今年五一,有2.4亿人外出旅游,各大旅游城市人山人海,今年爆火的淄博更是挤都挤不动。
(相关资料图)疫情三年,人们终于踏上出行的旅途,见到了别样的风景,
‘热闹,成了五一的关键词。
同样热闹的还有电影院。
五一档有十一部电影齐上,《长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争得难分伯仲,双双破5亿票房,另一边的《这么多年》票房亦是不俗。
不过,排行榜头几位抢的越精彩,就越衬得另一部电影越落寞。
——《长沙夜生活》——
作为五一档期大队中的一员,《长沙夜生活》具有完全不俗的演员阵容——
尹昉、张婧仪、张艺兴、白宇帆、廖凡、周冬雨、何炅....整整19个明星
尹昉、张婧仪分别是刚刚起势的小生,前者在《红海行动》、《少年的你》中都有不俗表现。
后者更是《风犬少年的天空》、《点燃我温暖你》的主角,之前还刚刚和梁朝伟合作了《无名》。
除此之外,《山海情》中的白宇帆,柏林影帝廖凡,全料影后周冬雨也都是名声赫赫,就更别提顶流张艺兴了。
本片的导演张冀还是《中国合伙人》、《夺冠》、《我和我的祖国》的编剧,该片也是他首次执导的作品,还请来了老搭档陈可辛做监制。
这台前幕后一套组合拳下来,应该不算没有竞争力吧?
可偏偏,《长沙夜生活》遭遇了本次五一最为惨烈的失败。
作为同天上映的电影,《长沙夜生活》首映日只有1.8%的排片,且多为午夜场和凌晨这种人少鬼多的场次。
闸口小,这就导致本片首映日只拿下了239万,属当天垫底。
而后的每天,电影排片直降不涨,截止发稿前上映七天,累计票房仅有1322万,排片也几乎降落到1%以下,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临界点。
就这千万票房,还基本要拜张艺兴的粉丝所赐。
据数据显示,《长沙夜生活》的消费群基本都集中在二、四线城市,且女性观众居多,比例高达74%。
在社媒软件上,张艺兴也几乎承包了该电影的热度宣发工作,热搜栏上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张艺兴”。
如果没有张艺兴,或许《长沙夜生活》的票房只会停留在几百万。
惨,是真的惨。
明明论演员阵容,论电影宣发,《长沙夜生活》有一战之力,怎么就上映当日就被判死刑了呢?
对此,导演张冀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连续遭受几天的受挫后,在5月3日写下了一段绝望的文字——
文中,张冀细致描绘了这几天的低落心情,甚至跑到北京郊区好躲避市场传来的噩耗。
但张冀还是不懂,这部电影为何会遭受如此境遇,连最起码的喘息机会都没有。
张冀导演发完牢骚,电影的官方短视频账号也转发了此文,足以可见,该片目前的境遇让整个片方都非常不理解。
看完电影后,得哥找出了三点原因:
一、电影不够商业
不同于常规的故事片,《长沙夜生活》更像是散文电影,故事没有集中性,分为几条线在几组主演中展开。
比如尹昉和张婧仪。
电影以他们为切入点,片中他们分别饰演落魄宅男“景为为”和阳光少女“河西西”,在长沙的某个书店里邂逅。
因为这是河西西在长沙的最后一夜,在这所热辣的城市,他们临时决定夜游长沙。
漫步在夜幕霓虹中时,两个人谈起自己的人生、周遭、价值观,并在一次次交锋碰撞中了解彼此,感情逐步升温。
谈话中,又牵扯出由张艺兴饰演的“何岸”。
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出轨,这导致河岸对原生家庭耿耿于怀,出离家庭的他做了一名脱口秀演员,想通过技巧取悦大众,却总是囿于悲怆情绪导致频频冷场。
终于,在中场一次和父亲的正面冲突后,何岸放开了一切。
他扒开了自己的伤疤给所有人看,把自己的经历解构成段子,反倒是得到了全场人的惊呼,在一丝不挂的台上被加冕成王。
除此之外还有摩天轮三人组和王栎鑫与周冬雨,四组人各有各的故事,最后在“丽姐大排档”汇聚。
该片属于标准的多段式电影,每组人物各成一派,再汇聚到一起。
电影并没有主线支撑,更别提令人惊心动魄的大情节设计,这就导致从题材上就缺失竞争力。
再看看五一档的头两位,一部《长空之王》军事动作片,一部《人生路不熟》公路喜剧片。
很显然,《长沙夜生活》这种小资情调没有得到市场青睐是正常的。
二、名字起的不好
诚然,这种多段式电影也有好票房。
比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有8亿票房,同样是介绍几组人的故事,还有《我和我的》系列也都可以看做是多段式电影。
然而比起题材,《长沙夜生活》更多的问题还出现在片名上。
我翻了一下记录,本片刚刚开机时,名字还是叫《群星闪耀的夜晚》,从题目上来看,张冀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多段式解构和夜晚这个背景主题。
如果叫这个名字,没准还不会这么惨。
但后来不知道为何,或许是出于对家乡的认同感,湖南出身的张冀突然把片名改叫做《长沙夜生活》,还专门找来张艺兴、廖凡、吴军、罗钢等湖南籍演员。
主演从群星闪耀,一下子就改成了“长沙”。
当然,地区名字作为主角的电影也不是没有,《北京爱情故事》、《上海女子图鉴》、《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等,都是比较知名的城市电影。
不过,这个地区必须要有一定的IP性质和知名度,从而让作品本身能得到地区形象的反哺,让人看到这个地区时就能联想到作品的性格。
然而,长沙作为一个网红城市,论知名度当然有,可还尚处于“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太了解”的阶段。
把它作为一个主要形象输出,很容易让人摸不清路数。
再者,片名除了“长沙”之外,后几个字是“夜生活”。
极具生活化的词汇让人实在提不起兴趣,更有种纪录片的朴实感,有网友甚至看完片名后连连抱怨——
“很难不让人误会成地方旅游宣传片”
更讽刺的是,张冀在片中全方位介绍了长沙的风貌地标,从饮食文化到网红场所巨细无遗,将他心目中的长沙最美好的一面搬上了大银幕。
然而,别说外地人并不向往,就连长沙本地人看完都一头雾水,仿佛自己活在另一个长沙。
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第三,外部原因
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
张冀把主角变成“长沙”,或许是想通过家乡的影响力为电影造势,没成想,临近上映前家乡却出了一桩丑闻。
随着旅游高峰期的即将到来,全国各地的旅游路线开始快速流通,长沙也不例外。
然而,长沙却因为“一碗86元的麻辣烫”上了热搜。
一根鱿鱼须卖3块,一串鸭肠卖3块。
一位到长沙旅游的顾客,只点了单人份的麻辣烫,算账时却被告知要86元,高昂的价格让他接受不能,遂选择曝光网络。
事件爆发后行,就连长沙本地人都玩起了“自黑”,热评第一是来自湖南IP的网友,说起自己的故乡,也是被物价吓得不轻。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这位被宰的游客还是来自山东淄博。
一部以城市作为形象输出的电影,上映前却着实被撒了一层灰。
相较之下,另一个冉冉升起的网红城市淄博却屡屡传来民商和谐,互爱互助的佳话。
如此对比,让长沙这个老牌旅游城市口碑下滑,《长沙夜生活》这部电影也深受牵连。
当然,得哥也知道因为一个小概率事件就为整个城市定性,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但大众情绪也的的确确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而影响。
综上所述,聚齐这三大弊端,《长沙夜生活》的票房惨案,其实在上映前就已经注定好了。
2%的排片,只是院线经理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所谓时也运也,人的运气是这样,电影的运气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