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戏剧书店“邂逅”岩井俊二,二十多年了这封“情书”为何依旧打动人心
日前,借由岩井俊二的《最后一封信》在国内知名视频网站bilibili独播上线、“「信」·岩井俊二电影主题展”于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的机会,美琪大戏院联合bilibili电影和啊哈时光共同举办了“艺述电影——岩井俊二的二月物语”的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邀请日本电影研究者、策展人、北京国际电影节选片顾问蔡剑平,京都大学电影学博士、研究者、译者沈念,以及bilibili2020年度新人奖up主“不是的的是のの”三位嘉宾。他们从岩井俊二的作品出发,纵横日本电影创作环境、传统制片厂历史等多重角度,探讨岩井俊二以及理想日本青春片的特点。
活动进行中,导演岩井俊二通过视频连线,惊喜现身,与在场观众亲切互动,引爆全场,成为本次活动最闪耀的时刻。
风靡亚洲的岩井俊二
暖场环节,意料之中的是,《情书》是嘉宾们最初打开岩井俊二电影之门的钥匙。对于《情书》的走红,他们各自进行了一番细致探讨。
首先从日本文化历史角度看待这部校园青春电影。1980、1990年代日本正流行偶像时代和少女热潮,纯爱影片较多,《情书》的出现顺应了当时主流价值观。
其次是受众的土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受众土壤,若影片与该土壤相契合时,也能在他国走红。例如《情书》之于韩国。韩国在1990年代取消了对进口外国电影的审查和拷贝数量的限制,海外电影在韩国上映数量激增。在韩国当时电影风气盛行之时,《情书》的上映迅速风靡。片中台词“你好吗?”成为了韩国当时的流行语,同时,影片的拍摄背景小樽成为了许多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景点。
再者,电影内容的特质。1990年代,《挪威的森林》一书在亚洲的大热,而岩井俊二曾承认,《情书》是对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基本模仿,岩井俊二拍出了后者的灵魂,相似的艺术灵魂让《情书》为大众接受。此外,摄影师筱田升为影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那虚幻迷魅的摄影美学为这部纯爱片撑起独特饱满的质感。
跳脱“大厂体制”的艺术多面手
岩井俊二除了担任编剧、导演之外,还创作音乐,并为影片亲自配乐,这种情况在当下日本影坛中是少见的。
从历史背景来看,1970年代,日本传统电影大片厂体系面临崩溃、昔日大片厂垄断影坛的局面不再。1976年,角川映画的成立带来了全新的电影商业模式,将小说与电影捆绑制作,以“少女偶像”为主体,拍摄大量优质少女偶像电影,打开了电影制作的更多可能。
但即便如此,日本电影工业仍旧保守。因此,像岩井俊二这般跳脱于“大厂体制”,勇于尝试不同工种的导演仍为凤毛麟角。
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愿意跨行业、媒介进行不断尝试,挑战传统,在电影创作中不按常理出牌。例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便是他在整理网络论坛的帖子后拍摄完成;他的动画作品大胆采用了日本传统动画所“鄙弃”的方式:先用真人拍摄,再进行动画化,带来不同一般的电影视觉体验。
当代日本电影环境与理想的青春片
随着讲座的深入,嘉宾们由岩井俊二的作品与创作模式逐步发散思维,由点及面地谈到了日本电影创作的现实环境。
2021年的《花束般的恋爱》是近年来讨论度较高的一部日本爱情电影
为什么如今日本影坛原创的电影作品逐年减少,而IP改编作品充斥日本电影市场?究其原因,经由漫画、小说IP改编的电影作品更能稳赚。因而,对于一名日本导演而言,若要实现电影梦想并赢得票房是一件尤为艰难的事。
在讨论进入尾声时,话题回到了青春片。嘉宾们各自谈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青春片。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理想的青春片应由懂得年轻人真实想法的导演进行拍摄。同时,他们也推荐了自己喜爱的日本青春题材影片,如森田芳光的《春天情书》、山户结希的《热情花招》等。
活动伴随着岩井俊二先生的惊喜出现和观众的热情提问后愉快落幕。讲座虽然结束了,但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仍然值得一品再品。
岩井俊二的作品《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烟花》《最后一封信》已于B站上线,大家可以去线上重温那些美好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