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文旅部:演唱会门票实名制为抵制黄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摘要:

最近,全国多地演唱会热度一路攀升,部分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有些演唱会开始实行“强实名”的观演规则,不能退票,也不能转让门票。一时间,“退不了票”成为了热门话题。有网友表示,支持“强实名制”购票入场。买票后不得转赠、转售可从根本上杜绝黄牛的倒票行为,让想买票的观众买到票。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表示,不让退票确实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种行为。岳屾山同时表示,消费者在购票后和演出者之间形成了演出服务合同关系。岳屾山认为,实名制对于防黄牛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要以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去进行。
文旅部:演唱会门票实名制为抵制黄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最近,全国多地演唱会热度一路攀升,部分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有些演唱会开始实行“强实名”的观演规则,不能退票,也不能转让门票。一时间,“退不了票”成为了热门话题。

有网友表示,支持“强实名制”购票入场。买票后不得转赠、转售可从根本上杜绝黄牛的倒票行为,让想买票的观众买到票。但与此同时,“我想退票”也是很多观众的核心诉求。

演唱会实行“强实名制”

观众:支持但应完善退票渠道

一位名叫贝贝的观众反映“退票难”,她所在的消费者维权群内也有其他观众和她一样,尝试了很多方法进行退票,包括拨打12315投诉等。然而,历时大半个月,他们的电话投诉也没有结果。贝贝认为,实名制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黄牛和代抢行为,但应得到进一步完善。贝贝:收手续费或者一些其他费用的话,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应该提供一个退票的途径。

有的票务方在了解到观众的需求之后,发布公告写明了新的退票规则,表示可以分时段进行全额退票或收取20%手续费退票。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在提供相应凭证后可以全额退票。但即便如此,很多观众还是表示退票很难。

对售票平台来说,要做到实名制购票、验票需要改变什么?要实现退票、转送票,对平台方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吗?从业多年的票务二级代理商郜先生表示,实名制购票后再退票确实比较麻烦,需要顾客提供证明。郜先生:比如提供一些时间类的证明截图。因为实名绑定是已经录入系统了,所以操作也比较麻烦。我们公司会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汇总,之后发给合作方,让他们来处理。郜先生认为,实名制和非实名制各有利弊。如果所有的门票都实行强实名制,对于演出市场必然会有一定影响。郜先生:演出门票不仅是一张通行证,近年来也成为亲朋好友、客户伙伴间的礼品,强实名制会导致门票的流通性功能直接丧失。另外,实名制会牵扯到顾客的身份证信息、个人手机号等隐私方面的问题。

律师:不让退票是侵害消费者权益

票务方有义务设计更多方法防黄牛

关于退票难的问题,有网友认为,不能只站在个人利益思考问题,抢不到票的时候痛斥黄牛市场没人管;购票机制完善后,又反过来数落平台不退票是霸王条款。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成功退票的网友分享经验说:“要孜孜不倦地给平台打电话,转人工服务,向他们科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表示,不让退票确实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种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通过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义务的行为属于无效条款。岳屾山同时表示,消费者在购票后和演出者之间形成了演出服务合同关系。这种情况下,演唱会不开了属于违约,观看的人不去了,其实也是一种违约。如果可以随意退票的话,对于演出方确实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岳屾山认为,实名制对于防黄牛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但要以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去进行。票务方有义务设计更多的方式方法预防黄牛,相关部门诸如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也应该提高对黄牛的打击力度。

来源:新闻在线综合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文旅部:演唱会门票实名制为抵制黄牛相关阅读:

演唱会要开始了,为啥那么多人闹退票?不转不退的“强实名”伤了谁?

来源:央广网综合

近期

线下演出市场火热复苏

不少大型演唱会重启

电子票也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

然而

微博上频频出现的退票公告

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刘若英,12小时内退票”

“梁静茹,24小时内退票”

这些不都是一票难求的演唱会吗

怎么都在说退票?

限时退票通道

本分还是道义?

联系上卡卡的时候

她刚刚退掉了一张5月13日

刘若英上海站的门票

如果不是5月7日中午

看到主办方发出的公告

卡卡说自己这880元票钱就打了水漂

公告称因本次演唱会

“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

不得转赠转售”

但很多观众都是

“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

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

所以特地在7日9点至21点

开放了12个小时的“退票时段”

卡卡买这张票是为了

送给闺蜜当生日礼物

在卡卡印象中

就算电子票,也是可以转赠的

如果这次没看到退票公告

卡卡只有两个选择

自己去看

如果当天没空,这张票只能白白浪费

无独有偶,5月9日

梁静茹演唱会上海站也发布了公告

同样是针对

“不熟悉购票、观演规则的观众”

开启两个时段的退票通道

第一个是演出(预售后)

开票日前24小时可全款退

第二个是正式开票日起至售票

通道关闭前48小时

不过要收20%的手续费

小冉是北京某演出公司的票务主管

在她看来,无论是12小时还是24小时

只是主办方的一种姿态

“真想去看的人,肯定不会退

而心里打着小算盘的

这会可能已经坐不住了”

转赠成了“黄牛们”赚钱的法宝

王强就是“坐不住”的那个人

他对外的职业介绍是“票务代理”

但在广大群众中他有着

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黄牛

刘若英“飞行日”演唱会开巡后

王强也一直在观察

“每一站,都是几分钟就卖完”

所以尽管看到上海站写明了“不得转赠转售”

王强还是决定搏一把

拿了十来张票

但让王强没想到的是

等来了一则退票公告

买过电子票的人都知道

购买时每张票必须要先绑定

一位观演人的身份信息

王强手里

常年就有包括堂兄妹

表兄妹等在内的十几张身份信息

因为无论他是从上线那边“进货”

还是靠机器从官方票务网站抢票

每张票都要先有一个“主”

如今大型演唱会开始频频使用电子票

转赠成了“黄牛们”赚钱的法宝

参照最近几个月的演唱会

电子票转赠时段多则十几天少则四五天

转赠窗口开启后

王强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买家

谈好价格

然后把票转到对方的电子票夹

售出后不可转赠、退票合法吗?

浙江永大联合律师事务所陈嘉颐律师表示

平台方在购票页面写明

“不支持退票,不支持转增”的条款

可能会因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

该条第二项规定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

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平台方作为提供条款方

在门票尚未出票的情况下

单方限制购票方的退票、换票权

可能被认定为不合理加重购票方责任的情形

从而导致该条款无效

陈嘉颐还指出,尤其是当购票方发生了

不可归责于自身的事件(如身体抱恙)时

平台方应为其提供合理的退换票渠道

当购票方在购票流程上发生了

瑕疵(如错误填写身份信息)时

平台方亦应为其提供合理的更换方式

“强实名”是把“双刃剑”

近年来,不少演出场所

改“凭票入场”为“全实名制刷脸入场”

来抑制黄牛的溢价炒作

“强实名+不可转赠+不可退票”

看起来把黄牛们逼到了角落

但从目前看来

这也可能是一把会反伤观众的“双刃剑”

客观上

“强实名”给普通观众改票转票

增添了难度

在梁静茹主办方发布退票公告前

已经有200多位观众

拉了一个微信群来维权

组织者还搜集了每个人的退票原因列成表格

大多数理由集中在生病、购票人信息填错

重复购票、工作或考试时间冲突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广播电影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珍表示

这就必须要完善实名制退改制度

为票品创造正规的流通空间

以解决消费者购票前置而观演不确定的矛盾

从而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如何保障“粉丝”的合法权益?

某业内人士表示

他们有时候会组织一些收门票的音乐派对

一般是不能退票的实在来不了的

只能让购票人自行转卖

“我们准备场地、邀请歌手

宣传要垫付很多费用

这些钱后续都要从门票和其他收入中开支”

该人士表示“如果开放退票

我们的经营就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让演唱会门票

购买过程中的权责划分更清晰?

防黄牛的同时也能保障“真粉丝”的合法权益?

有网友提出了民间思路:

售票平台可效仿航空公司的做法

制订阶梯式的退款方案

即越临近演出开始时间

客户退票所需扣除的手续费越多

以补贴平台方损失

对此,陈嘉颐认为

平台在办理退换票时应加重购票方

表明自己是过失而非故意的证明责任

否则可能会导致黄牛、代购的情形泛滥

网友:抵制黄牛最好的办法

就是主动拒绝买黄牛票!

多数网友认为此举不合理

谁能预想到两三个月以后的事呢

部分网友认为合理

既然抢了票占了坑就不能退票!

还有网友表示

抵制黄牛最好的办法

就是主动拒绝买黄牛票!

勿让“强实名”反伤观众心

随着演出市场的回暖

“黄牛”生意再次火热起来

不少演出都出现了歌迷一票难求

“黄牛”却漫天要价的情况

甚至还有歌迷被“黄牛”套路,遭到诈骗

无论是出于想要观看演出的诉求

还是安全性的考量

近年来

大众支持实名购票的呼声越来越高

5月9日11时

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见到你

北京演唱会开售

每日共售8万张票

但仍有不少粉丝表示

秒光!没有抢到!

虽然一票难求

但歌迷们反而更坚定地倡导

“不买黄牛票”

话题

#宁可鸟巢门口站钱也不让黄牛赚#

话题阅读量近九千万

不少歌迷表示:

按需抢票,拒绝粉牛!

此次“限时退票”无疑是

“强实名”+“电子票”机制下催生的新尝试

尊重了观众的权利

同时,也给平台和主办方提了醒

维护健康有序的票务市场

既不能“一刀切”

也要推出更多人性化的措施

勿让“强实名”反伤观众的心

你买到心仪的演出门票了吗?

既要杜绝黄牛

又要保障消费者权益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评论区聊聊~

(因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小冉、王强为化名)

翻译

搜索

复制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