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微笑面具下,无法呼吸的痛

微笑面具下,无法呼吸的痛

微笑面具下,无法呼吸的痛

大部分人群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他们背后的挣扎需要被看见

郑倩倩不是李玟的粉丝,对她的印象也只是《想你的365天》和《我是歌手》第四季比赛中夺冠的经历。

然而,近期李玟的离世,郑倩倩狠狠地共情了。和李玟一样,她也是“微笑抑郁症”病患的一员。生活中,他们都更像一名演员,带着面具,演出大家想看的模样,却唯独不敢做自己。

他们脸上往往带着笑容的“保护色”,旁人无法轻易察觉,但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义平、玉环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医师曾逸海等人一目了然。

A

孩子们发出求救信号

汤义平发觉,诊室门口的青少年越来越多,陪同的家长们都一副“警报拉响,海啸马上要来了”的阵仗。虽然他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已经32年了,但仍觉得青少年心理问题“井喷”的情况挺稀奇。

来找他倾诉的孩子,大多怀着沉重的心事和伤痛,有相当一部分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病。今年16岁的李恒就患有抑郁症,过去一个半月,他已经见了汤义平3次。

第一次来的时候,李恒在汤义平面前坐下,低头不知看向何处,其母亲站在一旁滔滔不绝。李恒原本品学兼优,但近段时间却表现出了遇事急躁、容易生气、顶撞父母、厌学等倾向,比起上学,他更乐意宅在家玩手机、刷短视频,作息日夜颠倒。很快,他的学习成绩跌落谷底。

起初,父母只觉得李恒是青春期叛逆,没好气,“成绩下滑这么多,我们脸都被你丢光了。”他们不愿承认儿子或许是病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恒表现得愈发不对劲,他们这才慌了神,急忙到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挂了个号。

汤义平临床经验很丰富,跟李恒三言两语聊下来,就触及孩子的内心,识别到他发出的求救信号。

和其他优等生一样,李恒其实自我要求挺高,但处在强者如林的学习环境下,不再轻易取得好成绩时,他就容易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又赶上青春期,自我意识萌生,他对父母的唠叨、老师的“不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对抗情绪。

各种各样的情绪一直积攒着,李恒就病了。

察觉到这点后,汤义平开了适量的药物,帮助他控制情绪,同时通过一次次推心置腹,调整他的认知偏差。“当时,我还对这孩子提了个要求,希望他调整作息,有规律地生活,适当运动。”汤义平娓娓道来,此外,他还提醒李恒父母调整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在三方的努力下,如今,李恒的症状缓解很多。

B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都是“好演员”

得知李玟因抑郁症去世消息的那晚,郑倩倩刚忙完手头的活,准备离开办公室。她曾患有重度抑郁症,不过在药物治疗下状态好了很多,这才有力气应对暑期研学活动。

过去5年,她几乎每天都在和“魔鬼”搏斗,身心俱疲,如今能握手言和,心情难免激动。但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当看到李玟这条消息时,她的情绪瞬间跌回谷底,默默回到办公桌前坐了许久。

外人眼里完全不会把郑倩倩和抑郁症挂钩,她阳光开朗、工作上进、爱好丰富。人际交往中,她情绪稳定,从不乱发脾气,大家需要帮助时,会主动施以援手。而就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患病的5年间,她是在绝望、内疚与自我否定中度过。

玉环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医师曾逸海介绍,像郑倩倩这种抑郁症患者,通常被称为“微笑型抑郁”,他们隐藏在人群中,很难被察觉。

白天,郑倩倩努力扮演一名“好演员”;夜深人静时,悲伤感官就会在她脑海中被无限放大,生活困境、自己的无力等情绪一股脑儿涌来。被迫接受的她,好像掉进深海之中,四周没有一丝光亮,也没有任何着力点,她只能沉溺其中,无法呼吸,无法靠岸。

在抑郁的状态里,负疚感也是郑倩倩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她内疚自己的不孝,父母举全家之力供她上大学,也如愿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无论她多努力,仍没法帮家里还清债务。压力不断累积,终于有一天,她彻底崩溃了。

遇到曾逸海后,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曾逸海理解她,竭力帮助她“上岸”。

曾逸海所在的科室每月接诊量达1000人次,像郑倩倩的这类患者不在少数。“他们多活跃于服务行业,接受过训练,无论自己情绪好不好,总尝试带给别人好的观感。”曾逸海分析,久而久之,微笑反倒成了他们的心理防御系统,或是面具,面对压力,他们不轻易表达。

C

老年抑郁症患者也不少

据汤义平、曾逸海等人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数也不少。

相对而言,大部分老年人来精神科就诊的过程比较曲折,他们很难意识到身体不舒服可能和抑郁症有关,一般都归结为“上了年纪,谁没点小病小痛”。

9年前,65岁的许阿姨开始出现浑身疼痛的情况,有时是头疼,像孙悟空被紧箍咒勒住那样疼;有时是腰疼,有时四肢都疼。每次都疼到睡不着,时间久了,她体质也明显下降,畏寒。

为了这个病,许阿姨陆续去了杭州、上海等地,从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再到内科、外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检查了个遍,化验单攒了厚厚一叠,结果都显示没有异常。许阿姨不信,还尝试吃了各种药,可疼痛一点也没缓解。

求医无门,问药无效,直到一位懂心理知识的医生推荐她到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看看。在汤义平这儿,许阿姨确诊了“躯体化障碍”,这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经过药物、心理、体能训练结合的方式,数周后,许阿姨全身疼痛的情况消失了。

汤义平发现,现在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不仅关注身体疾病,也关注生活质量,所以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数增多。

抑郁症患者年龄分布较广,症状多种多样,个体差异很大,但不论哪种,汤义平和曾逸海都建议他们积极、系统地接受治疗,同时尽可能地好好吃饭、睡觉,多晒太阳,多运动,与亲朋好友保持交流。

他们认为,抑郁症是眼睛看不见的病,也不像“感冒、发热”等症状缓解得这么快,患者和亲属都需要保持耐心。面对患者,大家还应放下固有认知、克服“病耻感”,倾听、尊重、理解他们。

汤义平和曾逸海真切地期待,抑郁症患者们都能重新感受到天空的湛蓝、青草的碧绿、空气的清新,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

□陈轶男/文 吴畅/制图

(应采访者要求,郑倩倩、李恒、许阿姨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