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琅琊榜》:谢玉为何选择太子而不是誉王,三个理由你支持哪个?

但为何如此出色的谢玉,却会选择剧中看起来最二的太子爷呢?答案是因为辅助太子,即是大义,也是大道,更是无奈。

01:大义

三纲五常这个东西究竟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我无法判断,但我知晓在那个时代三纲五常就是大义。

对于谢玉来说,遵从和维护梁帝的一切指令是他作为一个臣子最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所有臣子都该遵守的大义。

太子是梁帝定的,那辅佐太子就是遵从三纲五常这一铁则。

当然这层理由,只能听听罢了,它更像是谢玉说出来给萧景睿听得哄孩子之语。毕竟从另一个角度梁帝又抬出了誉王,对于誉王阵营的人来说,他们也可以从他们的那个角度去套用这个大义。

所以我们再说第二个理由,大道!

02:大道

从谢玉可以与先太后联手,用情丝绕诱迫莅阳长公主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谢玉为了达成目标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

拥有莅阳长公主,既可以满足谢玉对爱情的渴望,也可以满足他上位的野心。收益最大化是谢玉做事做人的原则,所以对于谢玉来说,辅佐太子一定是他衡量多次以后认为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那个选项。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太子一派是以谢玉为首,如果太子真的可以顺利上位,那谢玉便当记首功,首功带来的收益回报一定大过其他的位次。

上面这句虽然是玩笑之语,但谢玉去了誉王那边所能拥有的收益确实是极其有限的,誉王手下本就能人众多,谢玉虽然算是一颗重要的棋子,但算不上最重要,况且誉王的翻脸无情和过于厉害,也是谢玉害怕的另一大原因。

但有人会说,太子这么蠢,难道谢玉不怕万一太子上不了位么?

是的,谢玉他怕,所以他同时授意了谢弼去了誉王那边,除了可以探听誉王的情报和虚实外,也顺道为自己埋下了一条退路。

夏冬在去往滨州查办庆国公侵地案时,为何谢玉一定要除掉夏冬,便是因为他不想因为天泉山庄为太子出手这件事被人知晓。

他并不想过早地让所有人知晓,他已经投靠了太子,从而丧失了再次转舵的可能性。

当然即便知晓了又如何,毕竟太子有失败的可能性,那誉王就没有么?对于枭雄来说,畏惧失败和风险投资终归是需要做出一个选择的。

当选择太子的好处减掉失败的可能性,依旧要远远大于誉王那边时,答案自然就已经无比清晰了,但谢玉难道不能不站队么?就像萧景睿说的那样。

03:无奈

整个京城之中有人可以不站队么?有!但也没有!

有的那一拨是靖王,是言侯,是柳澄,是沈追,但他们皆是个例!

言侯是国舅,早已不在朝堂多年,他可以谁都不站,却又好似已经站了誉王。

柳澄家大业大年龄也大,这样的老狐狸,誉王与太子搞不定也无需搞定,因为他们都知道柳澄会在局势明朗的时候突然而来。

沈追、蔡荃这一类人则又有些不同,他们的没有站队即是自己的不愿,也是因为誉王和太子的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