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相声演员搭档,你知道逗哏和捧哏的收入,究竟谁高一筹吗?

德云社的演员近年来越来越火了,老郭手下的各种能人巧匠也是层出不穷。有人就引发了疑问,在两个相声演员里面,逗哏和捧哏之间的收入分工是怎么样呢?难道说逗哏的工资一定会更高一点吗?

在法律关系上,相声的捧哏和逗哏其实是没有明确的分账明细的。

首先,我们要理解,逗哏和捧哏的区别到底在哪里?逗哏难道就比捧哏高人一等吗?逗哏的精髓:独、霸、狠,而捧哏则是:馋、懒、贪。所以,捧哏的总要比逗哏慢半拍,每次说话都是逗哏先露活,随后才是捧哏入活。理所应当的,逗哏的话要比捧哏的多很多,但如果你要是只认为捧哏的只会“嗯嗯,啊啊,是啊,我呀”那就大错而错了。

从按劳分配的层面上看,逗哏似乎应该比捧哏拿的多一点。在台上最卖力气,流最多汗、大呼小叫的不就是逗哏吗?捧哏一般来说都是站在桌子里,默默地看着逗哏的表演,心想:嘿,这傻帽~

捧哏的收入一定少于逗哏吗?还真不一定

在我们传统相声里,一般都是年老的师傅带着年轻的徒弟,师傅年岁大了,大部分都是当捧哏,为了更好地带徒弟,给徒弟更多出头露面的机会。相比较二者的收入,那肯定是师傅拿大头,徒弟拿小头。

工资差别不仅体现在捧逗上,更在出场顺序上。

一般一场相声的表演大都是以五场为倍数,第一个我们叫头场,一般是挑选最活跃的年轻演员来热热场。最后一个我们叫底活,通常是近年最火,能力最强的演员老捞底,毕竟老话都说主角总是最后出场的。而倒数第二个则叫倒二。通常薪资的排序:底活>倒二>头场,是的,一般来说,虽然头场的演员最卖力,但是通常的拿到的薪水却最少

相声逗捧之间其实暗含规则

就拿德云社举例子吧,如果你非要把逗哏和捧哏分出个工资高低,非得说逗哏拿的就得多一些,那么以后谁还去学捧哏呀?所以,规则的意思是,谁的名气大,谁的能耐大,谁就拿得多。就好比说于谦给岳云鹏当捧哏,他岳云鹏再火,能火得过于谦吗?那肯定是我们谦大爷拿的多呀。

关于相声演员之间的收入高低,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觉得同样在台上,捧哏如果拿的比逗哏多,你会有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