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沈阳城市学院学生在第一届辽宁省高校网络歌手大赛中斩获佳绩

沈阳城市学院歌剧团高水平成员金万忠在第一届辽宁省高校网络歌手大赛暨第五届辽宁高校校园好声音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潜质奖,电声乐团成员迟亦骁的原创作品《沉默的理由》和合唱团优秀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荣获二等奖。近日,《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辽宁省教育厅 中共辽宁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一届辽宁省高校网络歌手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发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大赛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主办,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沈阳城市学院、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承办,全省高校积极参与,大学生在“云端”一展歌喉,展现青春风采、勇担强国使命、唱响时代华章。活动历时3个月,省内100余所高校、2000余部校园歌曲作品参赛。沈阳城市学院美育教学部歌剧团、合唱团和电声乐团的师生积极参与,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二等奖的喜人成绩。

一等奖作品

歌剧团

作品名称:《战士为国守安详》

参赛成员:金万忠

指导教师:曹庆贺

作品简介

《战士为国守安详》是一首抒情歌曲,讲述了边疆战士日夜守卫边防,把青春献给边疆的感人事迹,抒发战士守边疆的坚定决心和意志,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也歌颂了他们为祖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学生感言

影视与艺术学院2021级表演2班金万忠说:“在演绎这首歌曲时,我深受感动,歌词中守卫边疆的小战士,与我的年龄相仿,但他们却如此坚强,拥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意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热爱祖国的情怀一直感染着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在备赛过程中,由于正值假期,我没办法和老师一起进行排演,曹庆贺老师便把我接到沈阳亲自指导。最终,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夺得了一等奖,十分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教师感言

歌剧团指导教师曹庆贺:“在本次歌手大赛的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金万忠舞台表演能力不足,虽然他的嗓音条件很好,但缺乏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经验,因此我特意邀请他回沈阳,进行为期两周的强化培训,从演唱技巧和科学发声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全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等奖作品

合唱团

作品名称:《夜空中最亮的星》

参赛成员:张艺涵 吕一鸣 何明芳 张一桐 杨诗瑶

指导教师:林晓芳

作品简介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由沈阳城市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美育教学部教师林晓芳指导,由20级播音班张艺涵、20级网媒1班吕一鸣、20级会计3班何明芳、19级表演班杨诗瑶和20级表演1班张一桐这五位同学进行演唱与拍摄的MV作品,歌曲中饱含青春的梦想,它带着年轻的底气与冲劲,向每一颗年轻的心展示着热爱的力量。本作品的演绎也展现了五位同学在音乐道路上的不断坚持与努力,表达了他们对音乐梦想的追求,最终他们也成为了那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而指导教师林晓芳更像是闪亮的“启明星”,一路为大家指明前进的方向。

学生感言

影视与艺术学院20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张艺涵说:“参赛过程并不顺利,我刚刚接触海豚音的时候,存在音准偏差等问题,当时我有点焦虑,很怕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耽误团队的进度,但老师和同伴一直鼓励我,陪伴我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调整,终于攻克了难关。就在团队的合作中,我们五名本互不相识的同学,也变得更加默契。这次比赛,不但让我的演唱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更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教师感言

合唱团指导教师林晓芳表示:“这部作品不但荣获了省二等奖,也接受了‘北方传媒’的栏目专访,作品也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了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同时,通过比赛,我也看到了学生们一路不断成长,无论是在音乐的理解上,还是在歌词的表达、整首歌曲的专业造诣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此外,还要感谢学校对美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电声乐团

作品名称:《沉默的理由》

参赛成员:迟亦骁

指导教师:高锐

作品简介

《沉默的理由》为迟亦骁同学的原创作品。歌曲展现了迟亦骁本人对音乐的追求和积极实现梦想的勇气。表达了无论音乐的追梦路途多么坎坷他都会拨开重重云雾努力走向顶端的坚定信念,也希望将这份勇气传递给更多青年。

学生感言

影视与艺术学院21级表演1班迟亦骁说:“这几年,为了增加阅历,我去过许多城市,看到了人生百态,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这都是我创作歌曲的灵感来源。这次比赛我荣获了二等奖,是对我原创作品的认可,也激励我今后更好的创作。心之所向,行有所至,为了我的音乐梦想,我会加倍努力,勇敢前行。”

教师感言

电声乐团指导教师高锐说:“非常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从选曲到录制MV,通识教育学院的领导们一直陪在教师和选手身边进行指导,把作品的细节做到极致。在录制MV时,美育教学部主任董江华更是亲自扛起设备担任导演和摄像,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当得知比赛结果时,我和迟亦骁都非常欣喜,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掌握了摄影、摄像等新技能,挖掘了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沈阳城市学院美育教育

沈阳城市学院创新美育教育形式,全面拓展美育育人途径。早在2009年独立办学初期,沈阳城市学院就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成立美育教学部,实施美育艺术教育。

美育艺术团承担学校的美育教学任务,面向大一学生,开设2学分美育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艺术团活动。艺术团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开展节目排练、活动和展演,培养学生掌握艺术技能,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思想情操。学校设有行进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话剧团、歌剧团、书画团、京剧团、曲艺团、电声乐团、弦乐团等11个艺术团,为同学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开展美育教育的实施意见》,初步形成了“艺术训练、艺术活动和艺术展演”的美育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崇高审美追求和高尚人格修养的形成。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剧目引领的形式,学生进入艺术团队有固定排练的剧目,可直接进入角色,享受美育熏陶。学生还可根据学业安排自由选择上课时间,指导教师随时予以艺术指导,艺术教学结课成绩以集中展演来评定。

为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沈阳城市学院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美育教学部与辽宁广播电视台、辽沈各剧院团、美术馆等多家社会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校还先后邀请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芭蕾舞团、辽宁交响乐团、盛京管乐团等多家省市级文艺单位到校演出。每年5月是学校的校园文化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品牌化,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2020年8月,沈阳城市学院获批2020年辽宁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