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卒迹》是一部剧情电影,为留守乡村的人们播种梦想,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励志

如果没有将整部影片完整地看完,仅仅只是看到那简单的海报,人们很可能会把这当成另一篇主题题目的作文。但是,如果有眼力好的读者,就会注意到,这部影片在刻画了男主这样一个非典型的草根村官的时候,也充满了回顾和讥讽。这部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剧本有多成熟,更重要的是,它最终没有把重点放在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上,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农民所经历的磨难上,将重点放在了农民们在贫穷的束缚下,如何突破自己,从而造福周围的人。

这个故事的道理很好,就像是影片里说的那样,男主只能前进,没有退路!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就是:本部影片是以真实事件为题材,以河南濮阳县名为李连成的村民为线索,他带着乡亲们走上了小康之路,展现了中国从解放初期的土改,到新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将近六十年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过,单凭这些来看待本部影片还不足以让人信服,这部影片的确是借着男主,讲述了中国六十年的乡村变化,讲述了土地改革后各个时期的乡村政策,但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拿男主来说,他生在一个“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他的哥哥姐姐们都是一堆一堆的,他的父母一直念叨着“现在是新中国,不至于把人饿死”之类的字眼,意思很明显,但影片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人多力量大”,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要知道,在五十年代,等级制度早就被打破了,可男主一家在村子里依旧是最贫穷的一户,身份更是低下,被人欺负得死去活来,要不是大哥参军入伍,他都没机会找个老婆。男主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好朋友送给他的地瓜,被大队长骂了一顿,再然后,他老婆为了一根胡萝卜,差点被抓进监狱。

等男主被提拔上领导岗位,总会有人提起这件事情,最后,还是有人忍耐不住,一针见血地说道:“这里的每家每户,哪一个没有从生产队里拿走过东西?没有拿过的站出来(台词的梗概),没有一个人过来,男主就这样走上了村官路。本部影片并不打算用这些小细节来作为最后的评判,但它却用了一种大胆而又充满感情的方式,来嘲讽这个时代的种种荒诞。

男主以现实人物李连成为题材,但是,与一般的主题形象的命题作文不一样,本部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制片人的一次报道,经过调研、访谈,最终定稿,角色纯属从民间发掘,并非官方自上而下提出来。所以,男主并不是什么英明神武之辈,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二,后来凭着一股和阿甘一样的干劲,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最终实现了个人脱贫,也正因为那股废寝忘食的干劲,他不仅自己发财了,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带着全村的村民一起发财。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简直就是蠢!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并没有把男主塑造得像个英雄一样伟大的角色。比如当他的蔬菜大棚生意红火后,县里就想让他成为全县推广的榜样,但是他拒绝了,如果全县推广的话,他就赚不到钱了。从个人角度来看,只要他保持理智,而整个上级和时代都蒙昧未开。但当县领导执意要他去做的时候,他又很快的就妥协了,让出大棚的独食,然后又不得不转向开工厂发财的另外一条路。

说得好听一点,男主能带领村子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被一步一步逼到今天的。另外,在本部影片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个乡村官僚的“现像”。男主是被青梅竹马“诱拐”去当官的,后来的大公无私,不仅仅是因为他心地好,更多的是为了报答青梅竹马之恩,若不是有青梅竹马这个靠山,他的这一手,怕是永远施展不开。至于他的那些前任们,无论是村支书也好,队长们也罢,都是一群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甚于顾及群众,从这一方面来说,本部影片确实很符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