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余秋雨娶了马兰后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没想到马兰欣然应允,余秋雨感叹“娶对人了!”

  • 1992年国学大师余秋雨不顾世人反对和妻子离婚,娶了比自己小了整整16岁的黄梅戏女演员马兰。但是他却向马兰提出了一个正常女人难以接受的要求,马兰沉思片刻,答应了那个要求,并且害羞地说:“你说的话我都听。”

    要说起余秋雨和马兰的爱情故事那在当年可是轰动一时,一个是满腹经纶的大才子,一个是貌美如花的大美人,这一对看似完美匹配的恋人,却是在世人的谩骂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先说大美人马兰,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人应该都知道唐僧,而马兰就是唐僧母亲的扮演者。马兰是一位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曾经因为一曲《女驸马》而火遍了大江南北,就算是称她为大明星也不为过,当红的马兰甚至还上过春节联欢晚会。

    而大才子余秋雨呢,虽有才子之名,却无才子之“财”。当时他还只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文学生涯才刚刚开始,既没有钱,身体又差,所以基本上养家糊口的重担就全落在了妻子李红的身上。

    李红本来是报考余秋雨学校的学生,因为崇拜他的才华,最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余秋雨结了婚。其实从各个方面来说李红都是一个好妻子,她照顾余秋雨的身体生活,她外出赚钱养家,她还给余秋雨生了一个女儿,但是余秋雨却还是移情别恋了。

    就在李红外出打工的时候,余秋雨也在发愤图强,随着两个人分居的时间越来越久,余秋雨对李红的感情也越来越淡。就在这时,年轻漂亮的马兰来到了他的跟前。

    余秋雨本人是黄梅戏爱好者,在一次演出中遇到了马兰,两个人一见如故,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演出结束以后,两个人开始约会,一起聊艺术,聊生活,聊兴趣爱好,而后一发不可收拾。

    一段时间后,马兰被余秋雨的学问、智慧、人格魅力打动了。她说:“我和余秋雨在一起的感觉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辈子就结过婚一样,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个约定。”

    一天,余秋雨突然对马兰说:“我觉得,你做我的老婆挺好的。” 马兰马上回了一句:“我觉得呀,你做我的老公也不错。”这就算是求婚,很快余秋雨和马兰结婚了。

  • 婚后余秋雨因为愧对前妻和女儿,便跟马兰说:“我的女儿现在生活很困难,我想给她最好的教育条件,直到她长大成人,你能接受吗?”

    马兰沉思了一会儿说:“当然能接受,你不仅要好好抚养她,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要给她买一套房子,让她幸福地生活。”听了马兰的回答以后,余秋雨感动地说:“我遇到了正确的人!”

    后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问世,震动了整个华人文化圈,就连金庸和余光中都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一年内,《文化苦旅》加印十一次,这一次余秋雨彻底红了。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余秋雨自然而然地成了众矢之的。有人骂他是“当代陈世美”,也有人抨击他“诈捐”,对于种种诽谤和污蔑他却始终不予回应,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这就是余秋雨的处世哲学,一个真正有道德和修养的人会更加谦卑和低调,他不争不辩不作回应,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 《文化苦旅》出版至今已有几十年,仍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时隔30年,余秋雨重新修订了这本书,并将其重新出版,历时3年,逐字修订,重写序言,新的篇目占据了原书的2/3以上。

    新版《文化苦旅》精选了29篇散文,包括山水、古迹、风物、脚印等内容,让读者重新领略黄河文明、江南世态、文人品格等中华文化的价值。

    这本书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也被许多中小学列为课外读物之一,成为全国中学推荐次数最多的课外读物之一,被中国家长寄给留学子女最多的一本书。

    余秋雨并非只是一个作家,他还以他的广博学识和眼界吸引了许多人。他在线上推出的《中华文化课》吸引了6000万人收听,他的学识和见解让人们折服。

    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曾表示,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桥梁,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余秋雨的散文中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美感,他用文字为读者揭开一个个古迹遗址的神秘面纱。他的作品深深地触动了许多人,包括白先勇先生和余光中先生在内的许多文坛前辈都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尽管余秋雨在文坛中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但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文化触及了众多读者的心灵。他的辞职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也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真挚热爱。无论争议与否,余秋雨在文学界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