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导演杨文军做客浙大,现场解码“鹤之美学”
导读:《鹤唳华亭》导演杨文军走进校园,与浙江大学的同学们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霓星
近日,改编自雪满梁园同名小说,由杨文军执导,罗晋、李一桐、黄志忠等人主演的历史传奇剧《鹤唳华亭》在优酷视频热播。故事围绕着男主角萧定权的命运起伏及其和父亲的父子深情,以及与陆文昔的爱情之旅展开。该剧上线后,凭借高能反转的剧情、精美的服化道、全程在线的演技等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同时,宋代的礼制之美、雅乐之美、书法之美、点茶之美等在剧中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现,引发了关于“鹤之美学”的踊跃讨论。
文化之美:
用意象讲述中国故事
《鹤唳华亭》的鹤,实为猛禽,可以搏鹰,在杨文军看来,“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有意味的形象,“白居易的《感鹤》中,不合群的鹤象征的是文人士大夫的骨气;在《鹤唳华亭》里,卢世瑜、太子、陆英等人身上都有着这样的精神,初心不改,对心中道的坚持和理想的永不磨灭是这部戏‘鹤’的意象所勾勒出来的。”
在杨文军看来,无论是该剧对于“红色”的巧妙运用,还是“男子作揖,女子敛衽”礼仪的精准展现,甚至是“话说一半、潜台词丰富”的语言留白艺术刻画,都是宋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风格的凸显。
不仅在各方面体现出文化之美,《鹤唳华亭》还触及到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例如君臣父子的克制守礼、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坚毅。被问到影视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表达,杨文军表示,将有正剧感的文字变成影像记录下来是值得做的事情,“希望多年后观众再回头看的时候,这个时代不仅有娱乐,也有涤荡心灵、启发思考的东西。”
规矩之美:
“考据的精神贯穿其中”
“这是一部恢弘磅礴的大制作。”杨文军坦言,创作初心便是以严格考据的态度孕育出一部让观众叫好的古装剧。他向现场同学介绍到,为了还原原汁原味的宋代美学,具体到每一扇门窗的规制、棱柱的形态,甚至柱础的大小,美术老师都有详细的考据。“以皇帝上朝的垂拱殿为例,这样的宫殿我们都采用实景改造的方式;戏里的大部分瓷器是从钧窑和定窑厂里定制的。”杨文军说,《鹤唳华亭》在场景、道具、服装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在此前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杨文军刻画细节和表情达意的功力,以《刀客家族的女人》为例,粗犷的整体风格下不失情感的细腻表达。《鹤唳华亭》亦是如此,全剧体现出克制而动人的美感。对此,杨文军进一步阐释道,“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有着无限的魅力,约束力是很重要的一点。对自身约束、克制,守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拍好男女主角在严厉的礼制下赴约的戏,杨文军和制作团队下了很大功夫,利用光影的变化、水波折射等制造浪漫的气氛,在开拍前50名工作人员现场拆棉被用棉絮营造柳絮漫天的感觉,在杨文军看来,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不容忽视。
当被问到从创作角度出发,这部剧传递出的价值观和意义,杨文军表示:“这个戏里面讲价值观很多,有牺牲、有正直、有善良、有守礼,也有为了信念的奋不顾身,但每一处最终传递的还是‘美’字,以及为了正义和善良的勇气,这是希望观众看完这部剧能够收获的感受。”
至于如何通过拍摄呈现展现这部剧的历史观、文化观,杨文军表示,“《鹤唳华亭》从整体礼制到具体礼仪,都有历史典故、典籍作为参考借鉴,制作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保持严谨的态度。”在他看来,一部剧集更值得看重的是其中传递出的精神力量与正能量。
极致美感背后的创作方法论:
影视行业呼唤匠心,也需要创新
“第一,影片分析课、摄影课一定要坚持上;第二,理想不能磨灭,无论身处任何环境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第三,刚迈入影视行业时,技术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能决定你是否走得远、行得稳的其实是文学功底。”杨文军在寄语同学们时,强调了一部戏的主题和文本的力量的重要性。
ZEdxni/u2gmtwZ8CLj8V0T3npzZkiPX4IvYa+fMD5xBrO3NJpnfOnyRnpscycxgyK0plKCgXkZ57Y8ffW+kKaRfW9ZpD9HIiYEyEehSZk40=
在谈到对于中国电视剧转型的看法时,杨文军表示,网络平台的爆发对于影视剧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元素融合、类型化创作探索都有无限可能。对于影视剧创作的兴趣、热爱以及学习时候导演课上积累的扎实基础是他能够执导《鹤唳华亭》的原因。
故事虽终场,传奇不落幕。《鹤唳华亭》导演交流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了,但这部剧带给我们的欢笑与泪水还远远没有结束。剧集仍在热播,“可待”的不仅是剧中男女主角的感情,更是《鹤唳华亭》的精彩呈现。在不舍与回味中,让我们相约在冬季共同期待这部剧作的呈现,从中领略一方水墨、一方留白的艺术之美,体悟规矩下坚忍恪守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