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金庸因余沧海得罪青城派,不被允许登青城山,老爷子只得登山道歉!

2003年,《笑傲江湖》播出后,金庸遇到了大麻烦!青城山的掌门人说:“金庸一日不道歉,他就别想登上青城山。”

金庸特别无奈:“我道歉还不行吗?是我不对,我改。”

1997年,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从香港火到内地。金庸喜闻乐见,却有一个遗憾:

TVB拍的剧,虽说情节吸引人,不过剧中大部分使用布景,气势不足。

金庸特别希望,能有人能够拍出小说中的大场面。

他甚至公开表示:

“如果央视能够跟拍《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拍我的作品,我愿意一元钱卖出版权。”

这句话传到了《水浒传》的导演张纪中耳朵里,他立马拿了一枚镶金的硬币,前去拜访金庸。

两人相谈甚欢,很快就确立了合作拍摄过程十分顺利,播出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武侠小说中的六大门派,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谁正义、谁君子、谁小人……一时间,在大众心中有了清晰的轮廓。

令人没想到的是,金庸也因此得罪了人。

2003年,金庸到青城山拜访,不想,遭到了相关负责人的拒绝:

“青城山不欢迎你。”

不仅如此,青城派掌门人更是表示:

“金庸一日不道歉,就别想来!”

金庸懵了,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切都和《笑傲江湖》中,青城派掌门余沧海的形象息息相关。

在小说中,余沧海仗势欺人,欺上媚下,甚至为了 得到《辟邪剑谱》,把林家夷为平地,简直是穷凶极恶。

最终,余沧海被林平之给杀了,也算是大快人心。

此后,余沧海就此走红了。

然而,这样的走红方式,却给青城山负责人和掌门人,带来了许多烦恼。

因为,不少人对青城派的第一印象,来自于《笑傲江湖》。

因此,青城派在他们心中留下非正派的印象,青城山掌门人更是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险狡诈的印象。

无疑,这令青城派非常反感。

没想到,这样的反感,竟然已经到了不道歉,就不许老爷子登山的地步。

不光如此,出演余沧海这个角色的演员,也就是刘德华的变脸老师彭登怀,也深受牵连。

就因为他把余沧海演得太坏了,青城派一气之下,也不待见他。

不过,青城派不许金庸登山的消息一传出,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

“青城派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为自己是谁呢!要不是金庸,谁知道你们青城派,谁知道还有一座青城山?”

“和金庸道谢还来不及呢!还让他道歉?玩呢!”

还有人说:

“青城派做的对,一个名门正派被小说给带坏了读者的印象,还怎么在‘武林’立足?”

“必须道歉!”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则说:

“要是我,根本不会道歉!”

“难道青城山没有坏人么?”

大伙众说纷纭,但支持金庸的观众,占了大多数。

虽然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金庸占了上风,但是金庸却非常有大家风范:

他一心想化解这门恩怨!

于是,金庸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向他表达歉意:

是我写得不好,造成了误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肯定改过来!

刘绥滨接受了他的道歉。

后来,在刘绥滨的帮助下,年近80的金庸,终于登上了青城山。

登上青城山后,金庸感慨:

这儿真是太幽静,环境真是太美了,以前是我狭隘了啊!

此外,见识了青城派武功的金庸,更是提笔写下:

“青城太极拳剑,既养生保健,亦系实用武术。”

在了解了一番青城山和青城派之后,金庸再次向小几十岁的刘绥滨道歉:

“写书的时候对青城山的道教和武术都不了解,还请多多谅解。”

“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重写,改写,对不住了。”

刘绥滨听后,反倒不好意思了,反倒感谢起金庸:

“没有您的名著,青城派也不会被那么多人知道。”

“青城派应当向您表达一声谢谢。”

就这样,金庸和青城派一笑泯恩仇,也是相当有金庸武侠小说的味道了。

@小小美的异想世界 :金庸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除了和青城派的恩怨之外,还有拜师小28岁的晚辈聂卫平。

当年,在金庸名满天下的情况下,因为喜欢围棋,拜师名气和地位都远不及他的聂卫平。

只因,他认为聂卫平在围棋上的造诣,远胜于他,完全有资格当他的老师。

不仅如此,拜师时,作为一代大师,作为长辈的他,还要向聂卫平行跪拜礼。

聂卫平怎么当的起,于是他让金庸鞠躬表示一下就行。

卢梭曾说:

“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谦虚谨慎的。”

金庸贵为誉满天下的文学大师,却愿意放下身段,向青城派道歉,拜拜小自己28岁的聂远平为师。

他没因为名气和地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身份不一般。

反倒是,更谦卑,更好学,更与人为善。

此等心胸和格局,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