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人生之路》-面目全非的《人生》

《人生之路》正式开播了。

因为特别喜欢路遥的作品,所以从得知这部电视剧开拍就一直关注,满怀期待。去年底看到今年2月20日定档开播的消息,我甚至在手机里做了日程备忘,毕竟改编自路遥经典作品《人生》,而这部小说不管是对路遥,还是对大众来说都有着巨大影响。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40集年度大戏”这个宣传时,我心里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本来是一部只有十多万字的中篇小说,现在把它改编成了40集的大戏,不免让人觉得中间自由发挥的成分太多。

果然,看完第一集,心里就产生了不小的落差。

第一,原著是以高家林民办教师被顶替开篇,是以人生苦难为基调,较为沉重。而电视剧则是以两个年轻人飙车开篇,让人感觉轻松昂扬有斗志,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原著的基调。

第二,人物联系方面,原著中高加林都当了三年民办老师,高双星才高中毕业,而剧中俩人竟然成为了同学,一起角逐高考。原著中的高加林,家庭困苦,性格沉稳,不善言谈,男女联系上更是羞于表达,电视剧中的高加林则判若两人。

第三,社会背景及物质生活方面。原著的社会大背景是七十年代的陕北农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陕北农村人更是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可剧中不仅有拖拉机和自行车,而且巧珍家还开起了粉坊,日子风生水起,似乎都有了小康生活的雏形。

原著中刘巧珍有一辆自行车,高加林一开始只能蹭人家的骑,可剧中高加林竟然玩上了飙自行车,巧珍都开上了拖拉机,这是想蹭狂飙的热度吗?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自行车可是干部家庭或者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才有的奢侈品,即便是拥有了自行车的家庭,也是非常爱惜,绝不会拿去飙车。

看完第三集高家林参加高考,我彻底明白,电视剧《人生之路》和小说《人生》完全不是同一个时代的故事。

电视剧中,高家林参加了1984年的高考。而小说《人生》的创作时间作者写的很清楚:1981年夏天初稿于陕北甘泉,同年春季改于西安咸阳,春季再改于北京。也就是说,原著《人生》写的是70年代的故事,而电视剧《人生之路》讲述的是80年代的故事。所以说,二者讲述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

或许,《人生之路》只是想蹭蹭路遥的知名度和《人生》的影响力,借用《人生》的故事情节,向大家讲述一个更广阔天地的人生故事。正如海报介绍中说道的,“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

我们没有必要非用原著的眼光去看待《人生之路》,毕竟影视剧改编也是二次创作,这样的改编也与之前的电影版和电视剧版的《人生》有了差异化,只要故事本身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发,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