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小姨多鹤》:“借腹生子”演绎出一曲战乱时代的女性悲歌

岁月在灾难中没有静好,只有劫后余生的向死而生

随着2009年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孙俪的精湛演绎让多鹤的角色瞬间清晰了起来。

一个男人,两个女人,三个孩子,震撼又荒诞,折射出旧时女性的悲哀。

19岁的少女多鹤经历被袭击、贩卖、被救,通过“借腹生子”报答救命之恩。三个孩子的出生,让成为母亲多鹤“扎根”张家,扮哑巴、装妹妹、非妻非妾,数十年如一日,道尽女性的悲歌。

朱小环,是张俭明媒正娶的“正妻”,一个性格火辣的东北女人,因逃避日军迫害流产不育,只能忍耐丈夫这出”借腹生子”,通过自我牺牲,来守护这个家庭,抚养这三个孩子,终其一生。

我认为,这部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最根本的原因是:剧中两个同性格、不同国籍的女人,在战后的历史背景下,从针锋相对、自我和解到携手共进,进而实现了个人的自我救赎。

一、多鹤的自我救赎之道

1、无从改变的大环境,多鹤命运多舛,被救后重生。

求生的本能,让多鹤母子选择逃跑。半路遭遇土匪,多鹤被麻袋装好运到集市上论斤贩卖。土匪误以为她死了,让恰巧经过的张铁匠夫妇带走处理掉“尸体”。

张铁匠老夫妇发现这个麻袋里的女人竟然还有一口气,于是带回家悉心照料。

自此,多鹤重生了!

2、为报救命之恩,甘愿被借腹生子,沦陷“地狱”。

张铁匠夫妇没有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思维的桎梏,让老夫妇的“救命之恩”有着几分道德绑架的味道,寄希望多鹤为张家生儿育女。

张铁匠夫妇的悉心照顾,让多鹤感受到了亲情,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救命之恩,就这样紧紧的“捆”住了善良的多鹤。

在毫无感情的情况下,多鹤用自己的清白之身为张家生下女儿。多鹤这个“生育工具”被利用完竟然被抛弃,为母则刚,孩子的牵绊让她再次回到了这个家庭。

再后来,多鹤总算是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这个“生育机器”使命结束。

然而,与这个家庭的数十年纠缠犹如在“地狱”一般:

多鹤眼看着亲生骨肉,无法相认,极度压抑;温柔、善良,却一生悲苦;

生活窘迫、尴尬,几度逃离;数次想要自杀,却被命运拉回到这个家庭中。

孙俪的对角色的精彩演绎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多鹤的复杂内心,不禁数次潸然泪下。

3、饱含爱与责任的凑合哲学,多鹤完成了自我救赎。

救赎的本质是找回原本的自我

亲情,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让多鹤在第一次自杀中找回活着的渴望。

爱情,爱而不得的爱情,几度心如死灰,二次自杀未果重获新生。

姐妹情,小环身上的大爱,凑合活的哲学,让她一次次向死而生,隐忍而又坚强。

多鹤救赎的结果就是与这个苦难的时代、尴尬的身份和解。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萧红

多鹤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女人的悲情,女人的自我牺牲,女人的隐忍与勇敢,而女人的生育价值决定了旧时代下女性的无奈与悲苦。

岁月的流逝中,多鹤不断的与这个苦难的时代和解,明白了小环心中的顾忌与感受,

知晓了自己的责任与命运,内心不断成长与自我和解,甚至在生活的后期,几乎是一己之力撑起了这个家。

这种自我救赎的过程,是悲惨命运后的向死而生。

二、小环的自我救赎之道

1、爱情本是小环一生的信仰,却因生育权的丧失只能妥协

小环与张俭本是一对平凡又幸福的夫妻,默默的在大东北日复一日。

身怀7个月身孕的她侥幸捡回一条命,却丧失了旧时代女性最大的价值—生育价值。

然而,在夫妻的感情与传宗接代之间,她选择了自我牺牲,成全了张氏家庭。

她的爱情逐渐升华,不只是爱张俭,而且爱张俭和多鹤的三个孩子,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里,撑起了整个家庭,这便是对爱情的信仰。

2、女人的奉献与自我牺牲,是旧时代背景下千万女性的真实写照

女人生育权是旧时代背景下千万女性的禁锢,即便是小环做事风风火火、与丈夫和和睦睦,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才冲破这道围墙。

“无后”的愧疚与责任,让小环只能屈从于当时的大环境,做出牺牲自我、保全家庭的奉献之举,这种奉献持续了小环的一生。

内心纵然百般不愿,依旧同意丈夫“借腹生子”,进而抚育这三个孩子,在这个畸形的家庭中选择自我牺牲。

悲情的不仅仅是多鹤一个人,还有这个丧失生育权的小环。

3、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是时代的悲哀,是命运的作弄。

随着小环对多鹤的接触,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纵观整个剧情,我们深深感受到隐忍的小环不断进行自我和解。

她将自己揉进了这个悲苦的家庭,庇护着这个家庭,因为她明白,造成现在这种情景的根源不是多鹤,而是战乱的时代,而是命运的作弄。

两个女人的命运,宛如旧时代的一曲悲歌,凸显人性的善良与复杂。

这部剧让我几度落泪,如今新时代的女性可以经济独立,可以发出“声音”,可以塑造自我,因为女性不再是男性世界的附庸,即便是不婚不育也可以拥有光彩照人的人生。

《小姨多鹤》这部剧并没有直接显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小人物的塑造,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到战争带给老百姓的苦难。

“重生”还是“地狱”,取决于自己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多鹤与小环都做到了。

而这种面对大环境下的苦难,向死而生,自我救赎,还能笑对人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