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反派“狂飙”出圈,反贪扫黑剧再开新尺度|天天最资讯

反派“狂飙”出圈,反贪扫黑剧再开新尺度|天天最资讯

近日,《狂飙》收官,引发全网讨论。截至目前,该剧vlinkage网播指数高达90+,该剧热度也让人想起当年的《人民的名义》。

在内容层面,《狂飙》的创新尺度同样与《人民的名义》有得一拼。


(相关资料图)

打开国产剧创作镣铐,反派迎来高光时刻

#高启强为何让人恨不起来##小说里的大嫂从此有脸了#等话题在各平台上拥有十分可观的阅读量和讨论度,反派群体的金句也不断流传,以往国产剧中着墨不多的反派,反而在《狂飙》中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从“卖鱼仔”发展为黑社会头目,一开始的卑微心酸变得横行霸道,张颂文将高启强的变化分寸拿捏十分得当,极具魅力的角色圈粉无数,相关话题多达600条,甚至出现#建议查查张颂文,这么真实不像演的#词条,成功跻身“中年叔圈”。

大嫂陈书婷(高叶饰)成熟沉稳和心机手段也为剧集贡献了多个名场面,“再也不是谁能被大哥保护才能成为大嫂,而是谁能娶大嫂才能成为大哥”的飒爽人设,引发网友争相讨论。此外,高启盛、龙虎兄弟、徐江、老默、疯驴子都贡献了满分表演,即使是反派,也演到了出事/下线令人唏嘘的程度。

“反派”赢得民心的场景在剧集市场上也许是第一次,考虑到剧情会美化犯罪分子,让观众对其心生同情,以往作品并不会对其着墨太多。《狂飙》豆瓣评论中“反派也能塑造的这么精彩,属实是国产剧的惊喜变量”获得高赞,可见此次的民心所向是市场对于以往不受重视的角色进行了再尝试,拓宽了观众的观剧视野,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营销层面,剧组也更偏向于反派人物。收官之际,剧组“恶人”集中直播道歉,“忏悔”角色的过错吸引不少网友观看,引发了不少话题效应。考虑到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犯罪者的同情,以往恶人过多的作品会在审查层面受到阻拦,《狂飙》引发观剧热潮后,中纪委网站拉片式整理了《狂飙》中的纪律红线,对剧情的大胆创作做出指导。

张译饰演的安欣正直善良,不畏强权,也不为人情和利益折腰,一定程度上是一位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检查组来时的少年白头,他把20年一直受挫的警察塑造的有血有肉。令人遗憾的是,安欣、曹闯、李响等角色的出彩程度略逊于反派,黑白交战不够势均力敌,这也许就奠定了最后的结局正派仅是惨胜。

反派笔墨过多就决定了正派人物不够出彩,对比之下导致其设置略显苍白,反派的风头盖过正派成为国产剧中十分少见的创新。对于官员受贿的披露,邪恶势力猖狂的细节描绘等大尺度情节吸引了大批观众,这得益于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政法综治信息中心的背书与指导,原型的依托为作品提供了宽阔的创作空间。在另一层面上也导致了《狂飙》“抑正扬恶”的难以复制。

20年跨度三幕式表达,爽感在线

在大尺度的反派塑造之外,《狂飙》作为一部扎实的现实题材剧,在内容层面同样有不少新意。比如三幕式叙事结构,将横跨20年的扫黑反腐进程以明确的时间呈现。

第一幕,交代故事背景,了解故事架构。2000年,正反两派的主角还没有明确的区分,警界新人安欣仍是一位理想主义者,高启强也只是生活在底层的鱼贩,一次善意的搭救让两人产生关联。观众对故事的品相和人物有了模糊印象。

第二幕,为主人公设置冲突和矛盾,通过磨难得到成长与蜕变。2006年,代表反派的高启强开始发展,也是剧中最具爽感的部分,剧情发展紧凑,冲突激烈,大尺度的情节快速抓住了观众眼球。

第三幕,解决冲突。这部分人物更加成熟,人性变化更加耐人寻味。反派发展由盛转衰,正派隐忍多年最终完成心愿,观众对于反派的下场有了更多期待。

以三幕式的结构讲述一代黑帮头目的崛起与落幕,紧凑的结构、明确的时间点、清晰的脉络让观众有了更舒适的观感。值得一提的是,大三幕的结构更利于展开深层次的寓意,三个阶段结束的节点,都伴随着一位黑社会头目和警察的离开。2000的徐江和曹闯,2006年的高启强和李响。好在2021年落马的只有高启强,但安欣未尝不是一路坎坷,少年白头。明确的时间,下线的人物,彰显着现实层面扫黑反腐的难度和复杂。

《狂飙》之前,国产剧集市场上具有明确时间分布的作品并不多见,青春怀旧剧中大多分为校园和职场两幕。扫黑悬疑题材《沉默的真相》中虽然也展现了较长的时间跨度,但对追问“程序正义”的检察官江阳的时间线描绘着墨不多。《扫黑风暴》加入大量插叙与倒叙,《狂飙》将时间运用得更流畅,对于这类特定类型的作品来说,戏剧结构十分明确,可容纳的叙述空间也更加开阔。

多年探索,扫黑剧迎来新分野

千禧年前后,国产扫黑反腐剧曾在市场中掀起过一阵播放热潮,《征服》《大江东去》《绝不放过你》等作品由大量真实案件改编,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但由于观众审美口味的改变,2004年起扫黑反腐题材被其他类型做所取代,导致其陷入了多年的发展低谷。

2017年《人民的名义》以黑马之势闯进观众视野,带动了大批优秀的扫黑反腐剧涌现。有专业机构背书,《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作品均贡献了十分大胆的剧情,以抓眼球的情节引人入胜,以强情绪引发共鸣,在剧集市场上掀起了极高的讨论度。

遗憾的是,在迎合观众审美的尝试中,《破冰行动》与《扫黑风暴》口碑不高,6.8与7.1的评分也暗示着扫黑剧的创新与发展仍有空间。《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推理悬疑的高度类型化作品口碑虽好,但热度欠佳。如今的《狂飙》,在受众审美和作品质感方面,终于找到了平衡。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狂飙》的质感还体现在其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尽情体现,无论是肠粉、猪脚面,还是海滨小城的花衬衫,广式骑楼,细节严禁充沛,人物接地气,延续了烟火气的现实基因。此外,《狂飙》还在其中加入了血缘、宗族等人情纽带,以此为支点编制揪心的情感冲突,中国式亲情也让更多观众能与人物共情。

通过观察以往作品的演变,我们可以从《狂飙》明确看出,国产扫黑反腐剧已经开发的十分娴熟。不仅具有类型剧的爽感,极致的人物,还有现实题材的质感,在剧作表达上有了突破性的尝试,多重原因加持最终达到了当下的热度与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