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方言词汇|《平原上的摩西》

  • 剧版《平原上的摩西》是由青年作家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改编的一部影视作品,整部剧一改观众对悬疑片紧张刺激的刻板印象,大量运用长镜头铺叙,娓娓道来,展现了两类人——被时代车轮碾压的人以及时代幸运儿的人物群像。当作品被贴上悬疑片的标签,观众从不同视角解读它的耐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剧评褒贬不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导演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高度还原了原著中描绘的地方色彩。时代伤痕、地方发展及个人命运相互裹挟但又层次清晰地被铺展在观众眼前,像散文诗与明前茶,细品方知风味。

    说到地方色彩,平原上的摩西拍摄地选在呼市,剧中出现了大量呼市元素如大马路体育场、满都海公园、西化纤厂、北垣街等地方,再比如小孩子捡没有响完的炮,烧麦、焙子、羊杂碎,董子健和宝石说的“呼普”等这些呼市人再熟悉不过的城市记忆。在角色说的呼普中,就有这么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

    机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机密”在呼和浩特话中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机灵,精明。如:“你不机密”。就是说“你不太机灵”。二、懂,明白。如:“你闹机密没?”就是说“你弄明白了吗?”;“你咋闹不机密?”就是说“你怎么弄不明白?”。这个词在山西及毗邻的内蒙、陕西、河北、河南等保留古入声的晋语方言区中都十分流行。

  • 那“机密”到底是怎么来的?“机密”一词,追根溯源,其实就是“精明”。

    从读音上看,“机密”并不是呼市话中原有的词,而是来自同属晋语的山西方言。因为在呼和浩特方言里,前鼻音韵尾在an、ian、uan、üan中脱落,如“田园”读[t‘ie ye];后鼻音韵尾并不脱落,且en、in、un、ün中的韵尾也变成后鼻音,因而“津斤/精京”是同音的,所以按呼市话“精明”也读jīngmíng(声韵与普通话无别,只是调值有异),并不读jī·mi。也正因如此,呼市人一般闹不机密“jī·mi”是哪两个字。“机密”后字读轻声,也说明其原始意义不明确(轻声往往是意义虚化造成的,如“子、儿、头”等后缀)。

  • 在有的山西方言中,后鼻音韵尾大部分失落或前化。如在忻州的方言中,ang、iang、uang、ing、eng(只限卷舌音声母)等韵母失去鼻音韵尾:“当”读同“多”[tɛ],“香”读同“些”[ɕiɛ],“黄”读同“和”[xuɛ],“平”读同“皮”[p‘i],“剩”读同“世”[ʂʅ],“精明”读同“机迷”[tɕi mi];再如襄汾方言白读音的后鼻音韵尾失落或前化以及隰县方言的很多古鼻音韵尾字的今韵母失落等等。内蒙方言里的“机密”应该就是从山西方言的这种读法来的。同一来源的词,在不同方言里有不同的读法,通过借用又出现在同一个方言里,这种现象在语言学里叫etymological doublet(同源异形词),呼和浩特方言里的“精明”jīngmíng和“机密”jī·mi就是一对同源异形词.

    在山西很多地方如临县,精明有两种读音:贼迷,zei mi以及保留了古代“精母”的机密ji mi,这是腭化的结果。唐作藩(1987)认为精组和见晓组细音字的腭化演变主要受“同化作用”的影响。王力(2012 重印)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角度讨论了腭化现象的产生。精组和见晓组声母与细音韵母相拼时,音位之间相互影响促使音系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产生新的音位以适应音系结构的变化。ʦ ʦʰ s 为舌尖前音,k kʰ x 为舌面后音,受以 i、y 为介音或主要元音的韵母的影响,舌尖前音向后移动,舌面后音向前移动,二者聚合到舌面前音的位置最终合流为 ʨ ʨʰ ɕ。徐通锵则认为 ʨ ʨʰ ɕ 的产生是音位“对立中和的结果”。

  • 在电视剧中频繁出现的“ ”字也是山西及山东、河南、内蒙等北方地区的惯用动词。如果说“整”整出了东北话的精髓,那么“闹”就活脱脱闹出了山西人的脾性。早在“盘他”火之前, “闹他”已经成为最能表现山西人“野性”一面的热词。

    据野史段子说,隋朝末年,李世民向其父抱怨:“杨广外狗皇帝不知道听信谁的谗言了,要把咱这姓李的全部杀了,咋办呀?”李渊眉头一紧,深深地喝了一口汾酒,把酒杯往地上一摔,抬头看看几个儿子,吐出两个字——“ 闹他”!于是,中国历史上最简短的战斗檄言诞生了,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

    “闹他”,意为打败对手,为自己加油,是太原一带常用的口语。在CBA季后赛中,山西队的看台上,你能看到很多“闹他”的标语,能听到全场球迷整齐划一地高喊“闹他”。这已经成为CBA赛场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 (图为西北汉子为山西男篮助威的场景)

    在以呼市方言和呼普为主的《平原上的摩西》中,“闹”可谓是出现最频繁的一个动词。

  • (图为厂里人对傅东心说:“傅姐,谢谢你们家老庄,每年都闹这么多东西。”<带;送>)

  • (图为庄树同事说:“这案子办下来了,咱不得闹<吃;喝>点...肉够不够吃?再闹一盘再闹一盘”<弄;搞>)

    离开了球场和影视剧,“闹”这个土味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形象有趣,一个字就能表达多种意思:

    得展展的(把对方干得死死的,乖乖认输)

    电脑坏了,问别人能不能 一下?(修理)

    甚了?(你干什么了)

    这可咋 呀?(怎么办)

    不机密(不知道)

    先捡简单的学,再 难的(学习)

    今天难得聚一块,老李闹几句...

    点吃的、 点酒、 点钱、 个老婆等,普通话里往往要分“买、弄、做、娶”等动词来表达的,北方人一个“ ”字就完事了,在他们眼中,万物皆可“ ”。

    参考文献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1] 赵变亲.宕江曾梗通舒声在山西襄汾(汾城)方言中的演变[J].语言科学,2011,10(1):41-47.

    [2] 蒋文华.呼和浩特方言韵母百年来的变化[J].方言,2014(2):153-154.

    [3] 云帆.呼和浩特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9.

    作者简介:向芷晗,江西九江人,武汉大学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方言爱好者,热爱运动的快乐挖掘机。

    - END-

    主编:阮桂君

    执行主编:曹译鑫

    作者:向芷晗

    编辑:姚思涵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