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追到23集,忍不住想替靳东喊冤 今日精选
“求靳东别一直演杰克苏了,把自己的个性收一收演点好的行吗?”
“真不知道靳东每天在拽什么,感觉活得真开心。”
【资料图】“靳东演的角色已经不是油腻二字能形容了,演的霸总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
《纵有疾风起》播出后,男主角靳东不出意外地又成了靶子。
油腻、爹味、霸总等评价如期而至。这种“待遇”,已经不是第一次降临在他身上。自从凭借《伪装者》中的明楼一角爆红之后,靳东在舆论场上留下了四种印象:
一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霸道总裁,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的贺涵,《欢乐颂》里的老谭,《精英律师》中的罗槟。
二是中年危机之后的浴火重生,如同《如果岁月可回头》里的白志勇,《林深见鹿》里的林绍涛,以及《纵有疾风起》中的唐尘。
三是不太稳固的人设,比如微博写繁体字出错,诺贝尔数学奖的梗……
四是中老年妇女之友,甚至还一度出现了“六旬狂热粉丝示爱假靳东离家出走”的新闻。
在每种印象中各挑选出一个关键词,就能组合成一篇古早但有效的吐槽文。每每靳东有新剧上线,类似吐槽如影随形。
吐着吐着,人们也早就习惯了,但作为一个实打实追了23集《纵有疾风起》的观众,看到那些重复性的诋毁话术,还是忍不住为靳东喊个冤。
01
《纵有疾风起》里,靳东饰演的唐尘是霸总吗?油腻吗?有一言不合就给人当人生导师的爹味儿吗?
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想将唐尘这个角色与以上问题相对照。必须承认的是,前两集确实给了我类似的观感,甚至一度有弃剧的冲动。因为唐尘似乎确与靳东之前饰演的角色别无二致,一样的精明强悍,时刻散发个人魅力,甚至手底下的员工为此甘愿主动降薪。
但当唐尘落魄之后,故事开始好看起来,唐尘的形象也愈发清晰。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很不“靳东”的角色。
首先,他不是一个霸总。霸总的基本标配是多金,而唐尘重新创业的二十万元的启动资金都是从抠门的老同学那忽悠过来的,因为开不起高薪,只能雇佣“老弱病残”,创业创到二十多集,公司还是面临随时解散的危机,好不容易给员工发个奖金,还是前女友资助的。
其次,靳东以往的角色多以胸有成竹著称,而唐尘的人生中充满了失控感和无力感。
感情上与前女友反目成仇,他找不到挽回的理由;事业上遭人暗算,他看不清暗藏的真相;商场上与人交锋,他也有节节败退的时候。甚至在面对女员工被客户性骚扰的危机时,他也无法想出“爽文般”的对策,只能小心翼翼,既装孙子又得维持体面,受完气只能跑球场上发泄。
这还是我们印象中“永远精英,永远正确,永远高高在上”的靳东式的角色吗?
第三,不再充当人生导师的角色。在创业五人组里,唐尘是工作经验最多,阅历最丰富,专业技能最强的那一个,按照常理,他是有资格输出价值观和人生看法的。
但剧集无意激活他人生导师的属性,当手下遇到难题时,他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沉默的倾听者,偶尔出个主意,还总是些歪点子,由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从这些人物特质来看,还用以前的刻板印象来对唐尘这个角色进行评判,就是一句话杀死了他们的努力,显然对编剧、对演员来说都不太公平。
02
靳东本人,对这种现象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乃至释然了。
中国新闻周刊日前对靳东的一篇采访,基本上回答了观众对于靳东的两个疑问。
其一,靳东为何要拍类似《精英律师》这样的作品?
作为《精英律师》的出品人之一,靳东给这部剧的定位是:一个形式感、节奏感鲜明的职业剧。他还要求所有演员的台词中不能出现“哦、嗯、啊”之类的语气词,并告诉对手戏演员:“一方台词还没有彻底结束的时候,另一方台词就必须跟上,甚至彼此压着台词都可以。”
我们知道,在欧美的影视剧中,演员说台词的语速要比普通人快很多,为的就是打造一个高于生活的奇观世界。这或许对国内的都市剧尤其是职场剧有所启发,只不过与观众的审美出现了偏差。
其二,靳东为何甘愿演框架内的角色?
他在采访中说,“任何演员都脱离不了自己的皮囊,内心越是坚定的人,越会把自己身上带有强烈标签性的东西,放到每一个人物和角色身上。我已经接受了外型所带来的框定,踏踏实实扮演那些像自己的人物。”
03
《纵有疾风起》中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段子。一是唐尘重新创业后,遇到的第一个客户,胸无笔墨但总想在人前充当文化人的养猪大王谢立强;二是为了推广歌曲,唐尘举办了一场广场舞大赛。他主动走近大爷大妈,用诙谐的段子逗得一片欢声笑语。
谢立强喜欢咬文嚼字经常被人嘲笑,但他所做的善事让人肃然起敬;而广场舞大妈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追求精神世界的圆满。
不知靳东在拍这两场戏时,有没有想起萦绕在自己身上的那些负面新闻。
04
最后还想说说如今在网络上盛行的吐槽风潮。
当吐槽脱离文本,就会变为一场无意义的狂欢。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如今吐槽区的现状。从吐槽演员到吐槽作品,创作者总是带着预设好的关键词,再配之以精心搜罗的素材和犀利夸张的点评,就能轻而易举地击中受众,引人叫好。
吐槽都市剧,就去找它“悬浮”的证据;吐槽演员,就去观察TA瞪眼的幅度;吐槽剧情,就把编剧拉下来跟自家隔壁的吴老二作对比……
在炮轰内娱成为“舆论正确”的今天,为了吐槽而吐槽已然成为一门生意,吐槽者与其受众之间形成了精神鸦片般的供求关系。
批评者,打出的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的旗号,以理性客观的姿态自居;但他们很难允许别人反驳自己提出的批评,把一切反对者挂上“脑残粉”的十字架。而剧粉和演员们,也绝不会接受没有根据的指责。
党同伐异,猛于炮火。一场场骂战由此而始。
参与骂战的没有输家和赢家,只有挑起两派纷争的吐槽者们看着源源不断的流量笑开了花。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