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起底“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摘要:

5月25日凌晨,“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在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宣布该集团从今日起停业。文章在发布数小时后删除。该文章透露,永雄集团停业与安徽警方跨省执法有关。文中称,集团共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带走,3名员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图源永雄集团公众号。25日,潮新闻记者致电安徽省公安厅询问永雄集团案件情况,相关部门回复称,案件正在侦办中。永雄集团在文章中提出三项请求:请求协调湖南省公安机关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永雄集团成立于2014年。
起底“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5月25日凌晨,“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在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宣布该集团从今日起停业。文章在发布数小时后删除。

该文章透露,永雄集团停业与安徽警方跨省执法有关。文中称,集团共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带走,3名员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

《告全体员工书》部分内容。图源永雄集团公众号

25日,潮新闻记者致电安徽省公安厅询问永雄集团案件情况,相关部门回复称,案件正在侦办中。

凌晨宣布停业,“催收巨头”179名员工被警方带走

25日凌晨,永雄集团在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一文,称2023年4月3日、4月10日和5月19日,安徽警方跨省执法,相继介入集团卫成公司吉首分公司,集团怀化分公司、湘潭分公司和邵阳分公司调查,共将179名员工强制带往安徽,并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

永雄集团在文章中提出三项请求:请求协调湖南省公安机关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请求协调湖南省委政法委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工作组,对安徽省公安机关跨省异地办案模式进行调查。请求派驻工作组对公司此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进行指导。

请《告全体员工书》提出三项请求。图源永雄集团微信公众号

记者检索发现,数天前,网络上已有关于永雄邵阳分公司被警方调查的相关传言。有网友发文称,安徽警方带走了永雄集团邵阳分公司的多名员工。

永雄集团分公司被警方调查的传言

25日,记者尝试联系永雄集团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多次拨打永雄集团电话,但均未能接通。

据媒体报道,25日上午有多名湘江新区政府工作人员进驻永雄集团总部现场办公,永雄集团回复称目前不便接受采访,以公司发布的声明为准。红星新闻此前报道称,永雄集团三位员工在记者致电询问时均表示“没有邵阳分公司了。”

25日,潮新闻记者致电安徽省公安厅询问,相关部门回应称,案件正在侦查中。

目前,永雄集团官网已无法访问。

曾有员工1.7万人,起底永雄商业版图

《告全体员工书》中,永雄集团自述旗下员工曾达1.7万名,因疫情降至7000人,又因安徽警方调查分公司事件陡降至2000人。

公开资料显示,永雄集团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湖南裕邦律师事务所,2008年进入银行信用卡逾期欠款清收服务领域,并自主研发信用卡逾期欠款清收结算系统。创始人谭曼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企查查显示,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注册资本约7493.5万人民币。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周小芳,创始人谭曼以65.66%的持股比例为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最终受益股份约76.7%。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投资与资产管理,受银行委托对信贷逾期户和信用卡透支户进行函件通知、电话呼叫服务等。

永雄集团成立于2014年。图源企查查

谭曼为永雄集团实际控制人。图源企查查

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有24家企业,其中20家已被注销,行业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IT等。同时,该公司还拥有40家分支机构,但其中24家已为注销状态。

永雄集团对外投资24家企业,其中20家已注销。图源企查查

永雄集团拥有40家分支机构,24家已注销 图源企查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永雄集团2015年曾计划登陆新三板,还曾两度传出赴美上市。2019年10月,永雄集团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IPO上市,其定位为消费者债务催收商业服务提供商,预估每股ADS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将在7.75美元至9.75美元之间,代码为“YXR”,募资不超过2亿美元。不过,在2019年11月,永雄集团临时改变上市计划,申请撤回IPO。

当时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永雄集团的营收分别为4.36亿、5.95亿、7.58亿和5.15亿元人民币。至2019年9月30日,永雄集团在催的逾期贷款总额为446亿元,信用卡催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70%。

今年1月,永雄集团创始人、总裁谭曼曾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将分“两步走”实现永雄战略转型升级:从2023年到2027年,争取至少培育扶持5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催收企业,将永雄集团打造成为一家专门培育扶持催收企业、帮助催收企业发展的管理公司;从2028年到2032年,通过上市融资开设地方AMC,批量收购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增加对扶持的催收企业的业务支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合作客户。同时,永雄集团立下2023年年度任务目标,包括实现人员规模稳定在1万人以上、年营收超过10亿元、年上缴税收超过1亿元、新增客户单位达到10家以上等。

多次陷入投诉纠纷,绕不开的“暴力催收”舆论旋涡

永雄集团为何被警方调查?《告全体员工书》中并未透露原因,只强调“永雄集团绝对不存在公司违法犯罪行为”“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正规催收公司”。

但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检索发现,与湖南永雄相关的投诉多达153条,投诉信息中出现“暴力催收”、“爆通讯录”、“电话骚扰”等关键词。有投诉信息显示,永雄集团被投诉多次暴力催收、伪造材料、冒充警察和法院、恐吓等。还有欠款人家属、同事、领导收到永雄集团电话、短信骚扰。

永雄集团收到153条投诉。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天眼查显示,永雄集团涉及司法风险信息有78条,其中历史法律诉讼22条,历史立案信息11条。

永雄集团司法风险信息提示有78条。图源天眼查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2018年发布的一则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陈某作为永雄集团员工以欠款人身份拨打报警电话,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永雄集团员工为催收欠款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图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陈某于2015年11月进入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业务部工作,其工作职责是帮助银行打电话向恶意逾期欠款的信用卡持卡人进行欠款催收。2016年11月9日,陈某为催收欠款人贵阳市公交驾驶员沈某强归还平安银行信用卡欠款,用公司配发的手机拨打贵阳市报警电话,谎称自己系沈某强,因离异、丧子觉得生活没有信念,在所驾驶的公交车上装了炸弹,准备于当日16时30分引爆。贵阳市公安局接警后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措施,经检查后未发现爆炸装置。陈某因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5月25日永雄集团停业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少从业者将此视为是对催收行业整顿的信号。事实上,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曾多次发文打击暴力催收、非法催收。

2018年,银保监会、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厉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就起草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催收债务,不得采取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不得损害金融消费者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追讨债务的,应当在书面协议中明确禁止受托人使用前款中的追讨方式,并对受托人的催收行为进行监督。

2022年7月,银保监、央行发文《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催收行为,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在本机构官方渠道统一公开委托催收机构名称、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起底“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相关阅读:

催收巨头永雄自辩,之后光速删除,庶民的胜利还是迟到的正义?

可能是国内最大的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在遭遇的前几日的员工被抓的传闻之后,在25日突然宣布停业。同时还发了《告全体员工书》,其中2000字为自己洗白,而且还提出了3点诉求。不过诡异的是,很快就删除了。可以说永雄宣布停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值得多少负债人可以奔走相告!

永雄集团自我辩称,永雄集团绝对不存在公司违法犯罪行为,而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正规催收公司。永雄有着极为严苛的风控体系,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违规违法行为。不过可能谁相信?从流出的视频中,其办公地员工看到警察上门,就开始狼奔豕突,他们自己相信吗?

合规合法的催收,确实一直是允许的。但是催收要求是什么?从2016年到现在,涉及到催收的悲剧还少吗?当人人都对于催收愤恨不已的时候,当从业人员都羞于谈起自己的职业之时,当催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时候,现在还存在的催收方式和那些催收公司,有几个是合规合法的?需不需要被清理?

永雄集团,2014年成立,从2016年起,互联网消费金融狂飙兴起的时候,他已经陪伴了多少家网贷公司,成为他们高利放款后的“合作伙伴”?在这个行业团灭之后,永雄集团又开始找寻银行小额信用贷,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一些小贷公司进行外包式催收。

虽然对于负债人来说,很少听到他的名字。不是他们不存在,而是他们隐藏了起来,永雄的催收人员打电话时从来不说自己是永雄催收,他们总是假借某某银行,某某金融机构等等,使用的是无法追寻的网络电话和虚拟电话。所以即使负债人及其家属,想去投诉,想去举报时也发现困难重重。

永雄集团在25日还发布《告全体员工书》,称4家分公司“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定暂时停业。那么他们真的冤屈吗?看到网上那么多控诉催收的帖子,看到人人称快的评论,后续他们还能复业,他们还能继续从事催收业务吗?

从2017年起,两高两部不断的发出各种文件,包括当时的银保监会、央行等等也在发出各种文件,对于催收乱象进行整治。尤其是因为违法违规催收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欠债人因为这样催收而引发抑郁自杀乃至严重的社会不稳定事件,公安部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因为催收公司各出奇招,越来越隐蔽,所以现在打击越来越困难。

什么叫做合法催收?首先只能针对欠债人本身提示,不得去骚扰其亲朋好友,其次不能伪造各种文件进行恐吓,更不能P图以及爆通讯录。但是他们威胁欠款人和亲朋好友,“电话轰炸”“短信威胁”“爆通讯录”“骚扰他人”是他们所谓有效的催收手段,而且干了“脏活”还不承认?

这些催收机构会按照法律法规去做到这一点吗?其实与他们企业涉及的初衷就是冲突的。他们的盈利来源是在于催回款项的分成,他们的客户也只考核这一点!最终为了经济利益,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找寻灰色空间,打各种擦边球。这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天生无法避免的弊病,所以只要存在,他们就会想钻法律的空子,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事情。

欠债还钱,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是如果借款过程中有着砍头费、有高利贷行为,那么欠款人肯定是要进行反击的。所以即使面临着所谓的催收,也不能轻易屈服,一定要将借款还原成合法合规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还款方案,而不是因为催收有手段,就只能从了他们的愿望!

催收公司从诞生之日起,有几家公司在从业时是合规合法的?如果只打一些擦边球,做骚扰式催收,这可能都是“良心的”催收公司!但是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剩下能做大的,恐吓式催收变成业内的主流。

这一次安徽警方重拳出击,维护了法制,值得大大的点赞。其他那些躲藏在各个角落的非法催收公司,还敢光明正大的营业吗?#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宣布停业##警方回应“催收巨头”179人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