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孙道临:与初恋携手46年,晚年崩溃大哭“你们认识的他没有了”

孙道临:与初恋携手46年,晚年崩溃大哭“你们认识的他没有了”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主办方特地使用4K修复技术,重置全彩版的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主演之一的孙道临却没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电影再次登上大荧幕。

93岁老艺术家田华上台发言,忍不住的在现场缅怀好友。

“我非常怀念孙道临战友,从前的好伙伴们大多都离开了我,但我没有一刻忘记过他们,我在心里每天都对他们对着讲话,请他们看着我是怎么继续为电影服务,为人民服务。”

一番发言惹得台下众多嘉宾热泪盈眶,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巩俐更是在一分钟内数次落泪,实属罕见至极。

是什么样的演员能让人在他离世整整13年之后仍对他念念不忘,还获得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的殊荣。

大学读了一半被迫选择放羊为生,事业走上正轨后,感情却屡遭磨难,一对才子佳人的神仙眷侣险些就此被拆散。

人至中年才同真爱终成眷属。

孙道临身上究竟有何魅力让他成为一代人共同的青春,他又为何在晚年如同孩子一般的崩溃大哭,直喊:“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已经没有了!”

在这位传奇影星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1921年,孙道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称他一声“小少爷”一点都不为过。

15岁的他随手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母子俩》,就被校刊《大鹏》“盯上”,成功发表。

按理来讲,出身这样的家庭,子承父业似乎是个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但对此丝毫不感兴趣的孙道临可愁坏了身为归国工程师的父亲,

儿子志不在此已经足够让他头疼,他完全想不到的是,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儿子,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有着怎样一颗“叛逆”的心。

“君子端方、礼以行之,信以成之”。

不仅教会了孙道临要成为怎样的人,还让他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学以致用,对此有了专属于自己的一番见解。

在不太平的年代,活着似乎成了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奢望,但对于他这样的家庭,想要“出去”避避风头仍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孙道临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看来,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位16岁的公子哥,早早地就加入了爱国青年的队伍,和众人印象中的纨绔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也在这条道路上遇上了志同道合的知己,黄宗江。

儿子的“清醒”却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终日活在对儿子的深切担心之中,直到一年后孙道临考上大学,这颗悬着的心才微微放下了一点。

考入燕京大学的孙道临并不怎么开心,而是突然发觉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经济学好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哲学系。

黄宗江则选择了表演系,一进大学就和三五好友着手建立了以话剧表演为主的燕京剧社,甚至在之后不断生拉硬拽着他也走上表演这条道路。

本以为不过朋友间闹着玩搞出来的东西,竟然真的被几人闯出了名堂。

黄宗江对此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兴奋,他还有一个一直以来都没能完成的心愿,就是把孙道临也扯到这条演艺之路上。

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比起哲学,孙道临一定更适合这条路,但当他把这个想法告知好友时,对方却一口回绝了,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耐不住黄宗江的软磨硬泡,孙道临终于在1939年时,被好友拉上了船。

毫无演戏经验的他,面对一屋子的人磕磕绊绊的一字一顿念完了台词,像个机器人一般,没有一丝悬念的失败了。

原本以为彻底没戏的黄宗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磨破了嘴皮子都没劝动的孙道临竟然自己开窍了。

这次的失败不仅没能让孙道临回到哲学的路上,还激起了他的“一身反骨”,本来只是试着玩的他,竟然开始主动琢磨起演戏的门道来。

听闻这个消息的黄宗江简直笑的见牙不见眼,喜滋滋的迎接着孙道临进了剧社的大门。

两人都没预料到,下一次机会竟然来的这么快。

几番打磨之下,黄宗江看着手里改编好的《窗外》剧本,选角时犯了愁,挑来挑去也选不着一个满意的。

走投无路的他把视线再一次投向了身边的好友,还没等他想好这次要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请的动这尊“大佛”,孙道临竟然二话不说的就同意了。

那次失败的尝试像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勾起了他对演戏的兴趣,孙道临的课余时间不再总是泡在图书馆,而是跑到剧社看成员们的各种演出。

台词的停顿和语气,演员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孙道临每天最关心的事情。

都说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这次的演出大获成功,剧社成员对于这位起初对表演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大有改观。

黄宗江更是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

时隔多年,再问起他当初为何如此坚信孙道临能成为演艺界一颗耀眼之星时。

黄宗江支支吾吾半天也只是憋出了一个字:“帅。”

更多的还是他身上的那种气质,从小就饱读诗书的他,肚子里的“墨水”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帮助他更好的理解揣摩人物的内心状态。

“外帅内秀”,又肯花功夫,想不成功都难。

在《雷雨》上栽了跟头的孙道临,凭借着令人惊艳的演技成功“站”了起来,最终得到了《雷雨》中周冲一角。

他也从一个哲学系的才子,变成了燕京大学女学生心目中共同的白马王子。

情书一沓沓的摞在桌上,有胆大的女生更是会直接冲到他面前递上书信,表达对他表演的肯定和喜爱。

孙道临的好运却没有持续太久,作为爱国青年聚集地的燕大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暂时关闭。

一群大学生们就这样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庇护所,当活着变成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时,娱乐自然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就这样,刚在话剧届崭露头角的孙道临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宛若昙花一现。

无学可上的他不得不寻找自己的出路,生活总要继续,缺了哪样调味品都要往前看。

刚满20岁的他,甚至开始做起了羊倌的工作,终日与羊群为伴,耳朵里听见的再也没有整齐的朗诵和声情并茂的台词,只剩下无休无止的“咩咩”声。

这样的日子仅仅过去了一年,孙道临就像是被折磨掉了所有的精气神,这样的活着对他来讲更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惩罚”。

对于表演始终无法完全割舍的他终于下定决心抛下现在这种避世的生活,匆匆卖掉了所有的小羊,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追梦之路。

恰好黄宗江也在这时归国,和他一同回来的还有他为孙道临量身打造的《大团圆》。

不谋而合两人很快便着手排演,终于在一年后于北京面世。

这个由二人精心打造的作品不仅让孙道临“回来了”,还让他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大团圆》很快被金山选中,从小台子搬上了大荧幕,仍旧担任主演的孙道临第一次在大荧幕上亮相,就彻底一炮而红。

找上门来的剧本一度让他挑花了眼,连续出演了多部佳作。

1949年,和上官云珠合作的一部《乌鸦与麻雀》,让他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打开了国民度的同时,也被评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都说成家立业,孙道临这家还没成,事业已经走的顺风顺水,白日里被应接不暇的剧本和工作填满,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忽然感到了一阵莫名的空虚。

看着窗外高悬的月亮,手边是触感冰冷的被褥,他才记起自己忘记的东西是什么。

原来,再怎么有高人气,现在的他向往却是那种最简单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02

关于自己的人生大事,好友黄宗江显得比孙道临还要着急,一听说他有成家的想法,他显得比谁都积极。

1958年,一部《永不消逝的电波》让37岁的孙道临的事业再上一个巅峰。

大街小巷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经典的台词都能脱口而出几句,这部电影的火爆程度就此便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一直在位好友的婚姻操心的黄宗江思来想去,还真让他找到了这么个人选。

听到这个名字的孙道临眼前一亮,家中的母亲极爱越剧,陪着去过几次剧院的他自然听过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只是他没想到,如此佳人,身边竟还没有良人作伴。

好友脸上的喜悦被对面坐着的黄宗江尽收眼底,他明白,这事起码成了一半。

果然,在张瑞芳的牵线下,此前毫无交集的二人在越剧团里见了一面。

在越剧电影中《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更是成了众人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

孙道临从家中找出压箱底的衣服,难得的对着镜子整理了一遍又一遍,这才踏上了前去赴约的路。

去见他心中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林妹妹”。

对演出剧目中人物性格的拿捏自然相当到位,和从小就饱读诗书的的孙道临一见面就找到了相当丰富的共同语言。

眼见着二人才第一面就交流起来就如此顺利,作为媒人的张瑞芳和黄宗江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表现得比当事人还要兴奋。

初次见面的两人对彼此都留下来极好的印象,在那个通讯还不十分发达的年代,书信成了二人最好的联系方式。

1959年,孙道临终于忍不住向心爱之人求了婚。

她完全没想到这会成为她和孙道临结婚路上最大的阻碍,无论她如何反抗,团里的领导都不肯松口。

可时间如此久远的的事情,哪里是说调查就能调查清楚的事。

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打拼得来的,为了一段不知未来如何的感情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这一切。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孙道临就已经明白了她的用意。

在她面前一向能言善辩的孙道临仿佛失声一般,开口好几次都没能发出一点声音。

最后也只是默默拿着那一摞写满了自己浓浓情意的书信离开了两人约见的地点。

然而事实却完全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忍不住的她终于鼓起勇气跑去了孙道临家,当她看到呆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二人的书信开会翻看的对方时。

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和眼前这个人在一起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事。

二人的事这才没再被阻拦。

剧团里的领导一松口,二人就迫不及待的奔向了婚姻的殿堂。

此后的二人更是相互扶持,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二人都没再想过放开谁的手。

从艺术创作到生活的柴米油盐,二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聊不完的天,还共同孕育了一个女儿。

正所谓人间至味是清欢,当花开遇到春天,便会绽放绚烂的光彩,当两个人相爱相守,他们的世界也会因爱情的滋润而盛开盎然。

也正是有了如此忠贞不渝的爱情,二人才能携手度过了接下来风雨中的年年岁岁。

飘摇不定的的10年岁月,写满了两个人无言的默契和爱意。

▶03

他仍然在演戏,但更多的还是做一些幕后工作,用另一种方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坐在餐桌旁等待着归家的丈夫。

用孙道临自己的话来形容,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爱情有什么特别值得提起的地方,两人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幸福。

在他看来,爱情并不是毫不退让,而是互相理解,他也从未要求过妻子做一个所谓的贤妻良母而推掉所有工作,妻子也从未埋怨过他为了拍戏不顾家。

就像那句“爱与梦想都要棋逢对手”,两人的爱情十分简单,可正是这份简单才最难得。

但好运这次依旧没有给孙道临太多时间,才刚一进入二十世纪,他就被检查出了神经方面的疾病,病痛的的折磨让他开始逐渐忘却一些事情。

从前那些随口就能侃侃而谈的话,如今到了嘴边却是怎么也开不了口。

甚至连自己塑造过的角色、拍过的电影,这些几乎已经根植于他身上的东西他也记不起来。

在做客一档访谈节目时,主持人一再提醒试图唤醒老爷子的记忆。

满头鹤发的孙道临却忽然像个不知事的孩子一样崩溃大哭:“我知道你们请我来是好意,可是我真的不记得,你们认识的那个孙道临已经没有了!没有了!”

看着眼前的老人,主持人的心也在被深深的震撼着。

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在这年妻子的生日这天,为她亲手补上了一枚简单的戒指。

只是好景不长,送出了这枚戒指的孙道临就像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一般,事情都做完了,人间便没什么留的住他的了。

一年后,孙道临还是因病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影视行业,离开了自己最爱的妻子。

他们只是做了一个短暂的分别,他们之间,仿佛从未隔着那捧名为“天人永隔”的黄土。

●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都说一生一世一双人,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孙道临的一生,从一开始或许就被打上了“才子”的标签,这位才子却并不风流。

无论是对自己热爱的事业,还是对自己钟爱的妻子,他都做到了从一而终。

他的爱,仿若一汪清泉,润物无声。

他的理想并没有因为现实的残酷而破灭,反而在他人生的征程中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生活对于任何人来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孙道临同样也摆脱不了时常会遭遇的压力和困境,但往往是在这些难熬的时刻,他的坚韧和毅力才更让人叹为观止。

他没有沉沦在心底的空虚与迷茫中,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中的使命。

他的内心,如同一座高山,无惧风雨,永远挺拔。

正是这样的他,才能在时光的洪流中始终保持着本心,从未被名利的世界沾染分毫。

他用自己的全部人生,展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才子该有的风姿和操守。

这样真正的艺术家,值得所有人去铭记和敬佩。

看完请记得关注@金泽谈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