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亮剑》李云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做到几条?

《亮剑》这部剧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八路军团长李云龙、政委赵刚、警卫员魏大勇等人物形象,语言行动似乎很接地气,也深得观众好评。勇敢的亮剑精神也成为一些企业、团体培训的内容。

不过,我是个记忆力较强的人,我记住了过去看过的老电影中体现的精神风貌。拍老电影的时间距离战争年代更近一些,能够更具有真实性。在一些战争影片中,在人民军队行军的时候,常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军歌。我认为,人民军队的政治教育是非常到位的,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种军歌,不仅人人会唱,而且会严格遵守。

经查阅资料得知,早在1928年,毛泽东就在军队建设中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为了密切军民关系,突出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特点。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经谱曲成歌,是部队必唱的,新兵入伍就要学习并领会其中的精神。

再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团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恐怕是一条都做不到。这位李团长达不到革命军人的最起码标准。

军歌第一句: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李云龙在剧中是什么表现,不需要说了吧?一开局就违抗上级命令,不是从敌军薄弱处突围,而是向正面进攻,用山炮炸死了日军指挥官,反劣势为优势。从剧情上看,李云龙违抗军令似乎有理。但是,从真实性来看,李云龙真的能够两炮干掉日军指挥官吗?历史上真有这回事吗?作者设计了根本不可能的情节为条件,否定了革命军人一切听指挥的第一条纪律。

在剧中,李云龙违抗军令就不止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每次还都变成了有功。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在剧中,孔捷评论李云龙的时候,说到在长征途中,李云龙纵兵抢粮,受了处分,降职为炊事员马夫。可见,李云龙违反了这一条。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在剧中,李云龙常挂在嘴边的是:“又发财了!”而他的部下都学会了,也说:“团长,咱又发财了!”缴获物资补充到自己的部队,实属正当。但是,在思想教育上应该注意到遵守军纪。在李云龙的言行中,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这三大纪律,李云龙是一条都没做到。至于八项注意,李云龙也有几条是很明显没做到的。李云龙张口闭口的就是“老子”如何如何,对士兵说踢就踢一脚。当然,士兵也对此习惯了,嬉皮笑脸的不当回事儿。我们作为现代人,对此可以不以为然。但在当时,这就是军阀作风,是打骂士兵。本来就苦大仇深的工农士兵,加入了人民军队,对旧军队打骂士兵的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官兵平等、军民一致的作风要体现在日常之中,让百姓看到人民军队与旧军队的明显不同。像李云龙的这种做法,是坚决不允许的。尤其是到了八路军团长的身份,就更不应该。因为整编后的八路军,一共才三个师,旅团级的干部都是精挑细选,是经过红军长征后保存下来的老战士中的精英。思想觉悟高、作战经验丰富都是必须的。像李云龙这种素质,恐怕连班长都未必能当上。充其量就是作战勇敢的一个大头兵,能当个副班长都是抬举他了。把李云龙安排成团长,难道八路军中缺优秀干部吗?

人民军队之所以能驱逐日寇,打倒蒋介石,就是因为取得了人民的拥护。而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取得人民信任与支持的关键。靠亮剑精神也许可以打赢一次战斗,但很难打赢整个战争。

《亮剑》这部剧可以看着玩儿,但不能太认真,也不能把李云龙捧得太高。更不能认为他是人民军队的榜样。在剧中,老师长也批评了李云龙:“以没文化为荣,以大老粗自居,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高位不胜任。到头来,丢的不是一个人的脸,丢的是国家,丢的是军队,丢的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如果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人民军队,了解真正的革命军人,还是去看点历史书,或者看历史剧《太行山上》、《太行之脊》。李云龙虽然是军人,但距离真正的革命军人的标准,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我们的文学创作、影视剧创作,不应该因为距离过去的年代越来越久远而失去真实性。恰恰相反,要努力领悟精神实质,将历史呈现得更加真实而生动。亮剑精神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不矛盾,突出亮剑精神的时候也没必要以牺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代价。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才是重中之重。

就是企业培训,除了勇于拼搏,也要多考虑一下如何通过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取得消费者的长久信任,夯实稳定发展的基础。要成长为真正优秀的企业,还是把老师长训李云龙的话牢牢记住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