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国乒乓》爽爆了!比赛振奋人心,中国体育题材的高光之作

今年春节档七部电影中,《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下简称《中国乒乓》)是我最期待但也有一点担心的一部。

期待来自上映前的口碑。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好电影不怕提前给观众看,《中国乒乓》很早就开始做超前观影,口碑反响很好,羽毛球冠军鲍春来甚至洋洋洒洒写了很长的文字夸这部电影,他很实在,表达了自己最初的担心,竞技体育是个技术活,没个十年二十年的功底出不来,那电影要如何呈现出来?这很需要水平。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同样是体育题材,《夺冠》陈可辛找了现役排球运动员帮忙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邓超选的是演员啊!此外,邓超和俞白眉以喜剧题材见长,会不会给《中国乒乓》也注入很多喜剧元素?

1月20日看完点映,期待没有落空,担心纯属多虑。《中国乒乓》够燃、够真实、够感动,最后的比赛整场都是高潮戏份,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爽爆了!

先来说真实。

这是体育题材最难实现的一点。《中国乒乓》的真实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真实再现过往。电影截取了国乒男队在九十年代初陷入低谷时期,到1995年拿到世乒赛冠军时期的故事,从最低谷到重回巅峰、从失败边缘苦苦坚持到绝地逆袭,这段故事本身就足够精彩,因此电影得以恪守“真实”二字,整部电影看不到戏剧加工的痕迹,一切都真实自然。

以此为前提,邓超和俞白眉又用数不清的细节将电影夯实,选教练、挑队员、制定策略、艰苦训练…全方位重现从训练到打比赛的过程,这才成功解释了为什么国乒会陷入低谷,又如何重回巅峰,短短几年间都经历了什么。

另一方面是制作层面的细节,从开场的长镜头运用,到整部电影对九十年代的精准还原,都透着非常高级的电影质感。我看电影很喜欢留意细节,电影里大到训练馆、公交车,小到戴敏佳进手术室的病床、手上戴的手表、球拍用的胶水都非常用心。

以及真实再现训练和比赛过程。电影中有大量训练和比赛戏份,以及很多慢镜头特写,姿势不专业、动作不标准,在大银幕上会数倍放大,让演员打专业比赛真的太难了。然而影片中没有一个角色露怯,龚枫和卡尔逊的较量、黄昭和佩尔逊对决,都在大银幕上重现。后面看制作特辑才知道,演员的选择不但要求长相、气质相似,而且所有演员都在专业教练的辅导下经过严格训练,甚至体重掉了十几斤,他们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用汗水换来真实。

还有人物刻画真实,勾勒出精彩群像。每个角色都有独特个性、有自己的小心思,电影没有回避人性的种种弱点,开篇戴敏佳和倪晓冬总教练之争、中段陈文不满做龚枫的“垫脚石”愤然退役,高潮部分黄昭在休息室的恐惧都逐一呈现。

再来说感动。

《中国乒乓》的感动来自真实的力量以及生动的人物塑造。影片以邓超饰演的戴敏佳为主线,放弃高薪回国执教、条件艰苦陪酒拿赞助、比赛失利被调查、忍受伤病坚持工作,电影对所有问题都没有回避,并且很巧妙地拿过来为感动加码。影片中有一段是调查人员到家里找戴敏佳谈话,戴敏佳的妻子、孙俪饰演的王盈那一段流着泪的申辩,也让我瞬间流泪。《中国乒乓》在人物塑造上,没有涂脂抹粉、没有按头说教,但看到这儿,很自然就想到电影开头,戴敏佳放弃50倍年薪和罗马的大房子,选择回国顶着压力和质疑,理由只能是心中有带领国乒重回巅峰、重振国乒的信念,特别动人。

还有让我觉得温暖的人性关照。离队退役的陈文,回家开了大排档。既没有发财也没那么如意,当初意气用事退役则是扎在他心里的一根刺。当他看到龚枫打赢比赛,坐在桌旁嚎啕大哭,他知道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终于释怀了,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强烈的人性释放。

还有一份感动来自比赛过程,电影重现第43届世乒赛,整个一大段都是电影的高潮,令人热血沸腾、元气满满,看到结尾意犹未尽,让我觉得这是疫情三年来最振奋人心的电影!

因为有足够真实又有足够铺垫,有国际裁判的不公又有持续几年的低谷,不被看好的国家队和不被看好的“残兵败将”,走到决定胜败的关口,这种体育竞技所具备天然的激烈刺激,在电影里达到顶峰,也是个人成长、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精神的集中体现,坐在电影院里宛如坐上时光机回到比赛现场,太真实太感动了。

最后想说的是,《中国乒乓》虽是体育题材但没有观影门槛,非常适合这个春节一起合家欢。我既不会打乒乓球也不看乒乓球比赛,对国乒的过往也不了解,但并不影响我收获热血和感动,大家不用有这方面的顾虑,放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