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三体》叶文洁的结局在电视剧中判无期?来看原作与影视有何不同

#好内容我来评#

电视剧顺应了这种普通民众的道德呼唤,设计了叶文洁判无期的结局。

随着刘慈欣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三体》 《流浪地球2》相继播出,国内兴起一股“科幻热”,很多人对我们科幻文学和电影重新燃起了希望。对大刘本人和他的小说尤其《三体》可谓津津乐道。

我想《三体》和刘慈欣,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以另一种熟悉的方式被耳濡目染。

其实,距离今天,《三体》(三部)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出版。第一部《三体》更早,于2006年3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

在《三体》原著中,叶文洁的命运,刘慈欣给的是模糊的处理,而改编的电视剧大结局,叶文洁改判了无期徒刑。

关于影视剧的改编忠不忠实于原著,大刘很坦然,认为 “ 电影和小说之间存在差距是必然的,电影应该按照电影的艺术规律来运作,我对电影艺术知道的不是很多,电影非要忠实原著,也不一定是好事。”

好,言归正传,回到电视剧的 《三体》上。

叶文洁杀了两个人为什么才判无期?

针对题目中的问题,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基本上是从法律适用角度或叶文洁的情报价值角度解释的,就事论事而言都不无道理。但是从根本上说,这问题是个伪问题。

电视剧改编自原著,我们都知道电视剧面对的受众更多,需要更加通俗化,需要符合大众可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认知需求。而文学作品本身是可以不必顾忌这些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因此,叶文洁的结局在电视剧中判无期,是对大众的一个交代,但在原作中,叶文洁根本没有判刑,是一种模糊的处理。

先说电视剧的考虑:

叶文洁是向三体人发出信息的第一人,是地球三体组织的统帅,曾经为了她认定的“伟大事业”让雷志成和杨卫宁命陨悬崖,在受众的认知逻辑里,这样的人确实有罪,应该有刑法对其加以惩戒。因此,电视剧顺应了这种普通民众的道德呼唤,设计了叶文洁判无期的结局。

原作的考虑:

但原作中,对叶文洁的罪行没有提及,虽然有审讯,但只字未提对叶文洁的量刑。虽然《三体》长达90万字,刘慈欣对人物和情节的设定也绝不滥用笔墨。即使被不少人诟病的罗辑对梦中情人的描写也绝非虚笔,读者可以质疑刘慈欣的审美,但这绝不是一段可有可无的描写,而是对人物性格的诠释以及后来罗辑面壁计划的铺垫。

因此,对于叶文洁罪行亦或判刑的交代对整个故事情节毫无意义,叶文洁在第一部结束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这个角色的功能,判刑与否都不能在人物描写和情节推进上起到任何作用,刘慈欣选择不写是高明的手法。更何况第二部开头,叶文洁还有一段和罗辑的对话,这段揭示宇宙生存法则的对话是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灵魂准则。

罗辑正是因为对其的深刻理解威慑了三体世界,暂时保住了地球,程心正是因为对这准则的无视,葬送了人类的命运。

因此,如果给叶文洁一个量刑的设定,这段对话大概很难进行,即使可以在监狱中完成,也少了刘慈欣以一只蚂蚁的视角观察在杨冬墓碑前对话的两人这种更生动更有深意的写法。

因此,判不判刑并不新的,这不是现实世界中对公平与正义的考量,新的的是作品需不需要。

#我的宝藏作者#

#三体#

作者简介:

墨岑, 帝都上班族,爱读书不求甚解,爱码字自娱自乐,爱画画天天向上。一面仰望星空,一面柴米油盐,左手诗意,右手苟且,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倔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