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一部因剧名迟到的好剧《尘封十三载》圆满收官,美到没完没了

#头条电影电视赛#

我最近追完了犯罪剧《尘封十三载》。这样的戏,怕是不好拍。怕故事讲不完,就怕没完没了。没想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部剧的结非常好。美好的结。

为什么说是因为标题而耽误了呢?

这是我很主观的感受。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的标题时,我并没有兴趣了解它。

后来看到网上很多人都在夸,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查了下。

总体感觉这是一部制作非常用心的剧。没有太多过于冲动的情节,也没有太多被迫煽情和压抑智慧的情节。感情戏的分布也比较合理。

这个节目有什么了不起?

网版加工

由于剧情是双线交叉叙事,1997年和2010年的不同时代和银幕处理方式大不相同。1997年的图片偏黄,有老照片的感觉;而2010年的颜色更浅。他们还讨论了主要人物。2010年的陆行知显然比1997年成熟了许多,青春已经褪去。

从塔上看到的凶杀现场的景色也大不相同。1997年,外面有很多电线,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2010年建成室外设施,安装路灯。

不同时期外面的风景是不同的

技术手段的精良

这部剧的破案过程更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997年,警方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走访,以及警方自己的推理。

1997年,魏峥嵘和陆行知还是要找非常擅长指纹识别的专家来鉴定指纹。后来,他们可以直接用电脑软件进行指纹识别。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DNA技术的运用,破案的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根据现场留下的证据对凶手的DNA进行分析,DNA证实这两个罪犯有关联。此外,还有一项侦查监控,就是通过监控把嫌疑人关起来。

有血有肉

剧中的警员们非常敬业破案,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他们的悲欢离合。同时,剧中的警察也不是被描绘成一个气势磅礴、挺拔的纸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

魏正荣虽然是一位非常敬业、经验丰富的警员,但办案时有时也会简单粗暴。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导致了吴晓雯在剧中的死亡。魏峥嵘对此也深感愧疚,调任了其他职务。

逻辑逻辑剧中对嫌疑人的杀戮颇具艺术感。每次作案,他都会在现场留下一支铅笔,摆好适当的姿势。这可能是一种犯罪心理。这种犯罪心理的假设,从刚加入刑警的陆行知口中说出来,就很有道理。因为年轻的人才更愿意接触国外的一些新思想。

但是,是什么导致了凶手的犯罪心理呢?

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虐待,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在外界的影响下养成了恶。凶手的父子也是如此。

思考社会问题

家庭教养是一个人终身的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一生。

游戏中有两条儿童成长线,一条是张珊珊,一条是安宁。

张珊珊小时候是在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他遭受了母亲、父亲虐待、父亲等一系列打击,最终成长为杀人犯。

而安宁,年少时目睹了母亲,后来被陆行知夫妇收养。她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最终成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孩子。

这不仅是对剧中人物的描写,对生活中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启发。爱可以喂养孩子,但通过虐待、殴打和凌辱,孩子将终生遭受童年阴影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