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尸毒真的存在吗?它究竟有多恐怖,看看“辛追夫人”的墓就明白了

在电视剧《盗墓笔记》中有这样的情节,吴邪被一具血尸袭击,身中尸毒命在旦夕,小哥取来麒麟竭才救下吴邪。类似的情节在近些年大火的盗墓小说中数不胜数,观众或读者们在沉浸于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不禁对“尸毒”这种恐怖存在谈虎色变。

在文学作品的渲染下,“尸毒”简直成了僵尸们的标配,身上要不带点尸毒,你都不好意思自称自己是行走江湖的僵尸。随之而来的,对抗尸毒的各种物品也名声大噪,譬如糯米。

《陈情令》里头就有这么一处情节,蓝思追、蓝景仪、金凌等一众小辈被行尸追杀,身中尸毒。而魏无羡为他们解毒的良方,就是一碗辣喉咙的糯米粥。

当然,这些都是人为演绎,不过也让人好奇,“尸毒”是否真实存在?它又有着怎样的威力?关于这些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当然不是那些道听途说而来,再道听途说给他人的编剧、作家们,而应该是那些奋战在考古第一线的考古工作者们。

而在这些考古学家当中,参与过辛追夫人墓发掘的人可能又有更多的发言权。

辛追夫人其人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辛追夫人是已发掘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不腐湿尸。不腐烂的古尸其实不少,但大多都是干尸,这很好理解,跟腌咸鱼、制腊肉一个道理,尸体在排出水分后,在密闭干燥的环境里总能保存很长时间。

但辛追夫人的尸体却与之全然不同,她在被发现之时,尸体浸泡在液体之中,仿佛刚死不久,尸体保存完好,全身上下透着一股润泽,就连皮肤都保持一定的弹性。因此,人们称她为“东方睡美人”。

瞧着是不是极为贴近恐怖片里的僵尸,而且从科学角度来讲,湿润的环境无疑更能衍生各种细菌,要说有“尸毒”,这具古尸是不是比那些干尸更具有可能性。

那么这具古尸究竟是个什么来历呢?说起辛追夫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是提及马王堆汉墓,那可真是如雷贯耳,而辛追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古尸,马王堆汉墓,其实就是她和夫家的家族墓地。

这座墓地在1971年被发现,当年它的发现和发掘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就连周总理都曾为此先后五次做出指示批复。其中发掘出大量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包括各种已经失传的典籍、帛画、丝织品等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汉代素纱襌衣,就连这具古尸都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考古价值。马王堆汉墓也因此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

根据考古发掘得来的资料来看,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相利仓及其妻子和儿子的墓穴。关于利仓,《史记》和《汉书》只在“表”中一笔带过,并无传记,“轪国,汉惠帝二年四月庚子封长沙相利仓为侯,七百户”“轪侯黎朱苍,以长沙相侯,七百户”。

虽说如此,在西汉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利仓虽然比不上韩信、萧何、曹参这些活跃在政治中枢的名臣,但也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汉朝天子极为信任的臣子。

要知道,西汉初年还继承着秦代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除了韩信这些异姓封王的人,列侯已是最高爵位,利仓虽非开国封侯的功臣,食邑也才有700户,远远不如萧何、曹参这些万户侯,但政治地位也没有低到哪去。

而长沙国丞相更是一个要害职位。汉代初期郡国并行,存在大量诸侯,汉代诸侯都拥有实实在在的封地和百姓,如今我们所说的的万户侯、千户侯就来源于此,譬如利仓被封为轪侯,他就在轪这个地方拥有700户的百姓。

但这些诸侯只能拥有百姓上交的赋税,但却不能直接管理封地和百姓,封地的实际权力由汉朝中央指派官吏掌控,而这个负责各个封地具体政务的人就是各个诸侯国丞相。

而利仓就是当时长沙国的丞相,当时的长沙国属于吴芮及其家族后代。汉初异姓封王,比如韩信、彭越这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都被封王,雄踞一方,但后来逐步都被汉朝中央清除,七个异姓王最后只余留下一个吴氏长沙国一枝独秀。

而且早在楚汉相争之时,吴芮就占据长沙郡称王,楚汉相争时他明智地选择隔岸观火,其后又迅速投靠刘邦,老老实实维护汉朝中央,靠着远见卓识和出色的政治才干,他规避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险,未受损伤,吴氏家族在长沙郡势力庞大,根深蒂固。

而长沙国南面便是当时桀骜不驯的南越国,曾经屡次兴兵犯汉。所以当时的长沙国丞相便肩负着对内监视长沙王吴家,对外防范南越国的双重重任。

如果不是皇帝信任又颇具手腕的人,能够占据这样的要职?利仓能在这个职位上做出成绩得到皇帝认可,并因此封侯,可见利仓的能力和在政坛上的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利仓夫妇才能享有高规格的墓葬,马王堆汉墓才能保存有大量珍稀文物,辛追夫人的遗体才能有条件得到完好的保存。

“尸毒”其事

辛追夫人的遗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尸”,又得到了当时完好的保存和处理,还是个不腐湿尸,怎么看都具备了具有尸毒的条件。

而当时为了处理尸体以及寻找其他陪葬品,考古工作者难免会碰到棺液以及尸体,而在碰到这些东西之后,考古人员却并未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身体依旧健康,该吃吃该喝喝,至于什么“尸变”,更是无稽之谈。

这无疑证实了民间流传的“尸毒”之说的荒谬。那么“尸毒”到底存不存在呢?说有还真有,说没有也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尸体腐烂后难免产生各种细菌和病毒,这些尸体上的微生物难免有很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但效果肯定远远不如文学作品描述的这样夸张,更不会有“尸变”这样玄之又玄的效果。只有做好消毒处理,问题基本不大。

所谓的恐怖“尸毒”,不过是古人的三分猜测加七分想象的产物,毕竟古人多迷信。

当然这其中或许也有恐吓盗墓者的意图在里面,盗墓这件事还真不是小说家杜撰之言,古时的曹操就因为设置官方盗墓组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被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里痛骂过。曹操也很委屈,为什么专骂我一人,隔壁的孙仲谋也干过,他派了几千人浩浩荡荡去盗南越王赵佗的墓,只可惜手段不行,没找着地方。

结语

“尸毒”的存在自然是封建迷信,不足一晒。但每一种谣言的兴起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尸毒”之说背后隐藏的古代丧葬文化以及古人“事死者如事生”的理念还是值得我们去注意和研究的。而辛追夫人遗体以及马王堆汉墓恰恰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和素材。考古如同探秘,总能发现许多新世界,这或许就是考古的乐趣所在吧。

参考文献:

《史记》《汉书》《广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