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炫吧!乐派》收官,躬体力行探索“地域音乐”内核
音乐与地域,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借助音乐的力量,人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被感动、被治愈,这并不是“突发奇想”。
历经3个月的乐派之旅,由芒果TV、咪咕视频联合自制的音乐流派创演综艺《去炫吧!乐派》在近日迎来收官。回望旅程,5个音乐伙伴,奔赴4大地域,改编29首当地经典歌曲,围炉即兴创作10首歌,他们将山川湖海的风光、人文精神、地域文化融入音乐中,用真诚的音乐态度和专业的音乐表达,打造了4场品质上乘的路演,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中国本土音乐的独特魅力。“精益求精是音乐人的标准”“走进当地体验生活,节目很接地气”“感受到烟火气,被治愈”“真诚创作,真情投入,感人”……不少观众为节目的真情实感和音乐品质点赞。
“找到乐派,找到音乐的生命力”,开播之际,音乐制作人张亚东曾这样概括本季节目的目标。收官之际复盘节目,记者发现,这趟乐派之旅正是对地域文化、本土音乐、传承精神的探索,其最终指向是让地域音乐焕发新生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音乐,传统文化。
回归火热生活
还原地域音乐鲜活生态
5名音乐人结伴而行,前往长沙、福建、哈尔滨、广州4座城市,在山川湖海中汲取创作养分,让音乐根植于人民和土地,《去炫吧!乐派》让观众重新解锁了音乐综艺节目的打开方式。在这里,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专业的评选,多了对生活的体验,多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以及生活中的动人故事。因为有了这些人文色彩的点缀,原本经典动人的歌曲变得更加真实可感,富有生命力。
在长沙近郊的山水田舍间,音乐人们吃辣椒宴、猜辣椒,感受《辣椒歌》的音乐特质,深入池塘挖莲藕,体味《八百里洞庭我的家》的生活气息;在福建东山岛,他们捞地笼捕获海鲜,寻找《再出发》的闽南精神,在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映衬下,铜陵理发厅传出《海海人生》的动人旋律;在哈尔滨的铁道检修车间,音乐人和铁路工人一起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在影展展厅里一张张记录劳动人民日常的照片正是对《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真实写照;在广州天河CBD体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和律政精英们共同演绎的《半斤八两》,唱出了打工族的辛酸和梦想。
《去炫吧!乐派》拉近了音乐与生活、地域的距离,节目中,5名音乐人不再是录音棚里的歌手、制作人,他们走进火热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一系列任务,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民生紧密结合,深入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当地文化,呈现出地域音乐鲜活的生态和城市的独特精神面貌。
在《去炫吧!乐派》中,观众能感受到地域差异化带来的音乐多元化。本季节目选择4个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城市,5名音乐人在感受当地人文、风光的同时,也找到了当地的宝藏旋律,并将其融入音乐改编和创作中。
潘玮柏在闽南东山岛体验生活后,因为十分喜爱当地生活,非常尊敬当地长者,因此他在演唱《海海人生》这首歌时充满深情。因为对当地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乐派团在不少歌曲中都主动融入二度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不仅为传统音乐注入新鲜血液,让观众感受到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也精准输出了城市文化内核及人文情怀,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
通过音乐,《去炫吧!乐派》折射出各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海海人生》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意味的闽南金曲,它讲述人生就像大海一样,充满变化,但无论如何,都要笑着去面对,这也是这首歌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直得到东山岛人民喜爱的原因。节目通过街采的形式传递出这首经典歌曲带给当下闽人的激励,以及闽人的生活态度。此外,还有湘人的“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东北人的“乐于助人、豪爽大气”,广东人的“敢为人先、开放兼容”,歌曲在传唱,当地人的精神和生活态度也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把生活写进歌
赋予音乐生命力
“现在的音乐都很工业化,将音乐当做商业产品量产,重合度高、多样性低、缺失地域特色和情感表达,”张亚东在节目中的犀利表达,精准剖析了当下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而《去炫吧!乐派》的“使命”,正是去到不同地域,感受人文魅力,赋予音乐生命。
万物皆可作曲,人人都是生活的大演奏家。《去炫吧!乐派》让观众看到音乐是火热的生活。在长沙站,5位音乐人前往乡间地头寻音、寻人、寻乐器,他们与村民一起,利用铁桶、簸箕、竹棍、锣等“乐器”,完成了一场质朴动人的田埂音乐会。看着村民脸上洋溢的微笑,张亚东感慨,“他们真的热爱音乐,音乐跟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去炫吧!乐派》让音乐感悟照进现实场景,也让现实经历赋能音乐表达。节目歌唱的是有生命的歌曲,以及歌曲背后动人的故事、纯粹的音乐初心。在每一站的“围炉创作”环节,5位音乐人将自己的故事,对当下生活的感知、理解,以及生活中的烟火气写进词里,唱进歌里。
长沙站,万妮达将她对爱情的洒脱写进歌里,“包容已经不再是我对你忍让的借口,没有好坏之分,像灰尘化为乌有”;福建站,潘玮柏写下“不管多远多久,你永远是我的爱,不管几辈子,我还是要当你的乖小孩”,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哈尔滨站,飞行嘉宾董宝石用一句“那影影绰绰的人生,从日落坐到清晨,就像一壶水散尽余温”感慨过往人生;广州站,艾福杰尼那句“心动的瞬间就是用电影情节一一讲解”中,藏着年少时的怦然心动。东北站的路演中,张亚东除了演奏乐器,还首次在节目中演唱歌曲,他直言,是因为音乐勾起了他情感上的波澜,才主动提出加入演唱。
节目中,几位音乐人抒写爱情、亲情、友情,感慨人生、过往、迷茫,以音乐为载体完成了对现实生活和心境的真诚表达,他们的真情流露和专业创作让《虫虫飞》《天黑黑2023》《东北歌谣之声声不息》《两小误猜》等歌曲更具生命力,也让音乐创作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去炫吧!乐派》,音乐是用来交流的介质,节目让音乐人“去中心化”,他们是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走南闯北,同舟共济。音乐把大家连在一起,既温暖了心灵,又传递了力量。旅途中,他们共同创作,表达最多的是对彼此音乐的欣赏;告别之际,他们依依不舍,寄语中承载最多的是对彼此未来音乐之路、人生之路的祝福。
走过4座城市,《去炫吧!乐派》在迥异的地域文化碰撞中,带给音乐创作更多新刺激,扩大了音乐内核的外延,增强了节目的音乐性和观赏性。节目中,故事、人物、情感、音乐共同营造出的惬意氛围,吸引观众跟随乐派之旅,感受美妙音乐。
“抓个旋律”
传承经典续写新乐章
“抓个旋律”,是《去炫吧!乐派》的“通关密语”,是节目的“模式点”,也代表一种音乐传承。音乐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的吟唱,需要融合,赋予经典歌曲更丰富、更多元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情态,从而让地域音乐焕发新活力。
“抓取一首经典歌曲中的一小段旋律,进行延伸、再创作,诞生新作品,”作为节目音乐总监,刘佳认为《去炫吧!乐派》是一档神奇的、原创性很高节目,“音乐创作不受约束,充满未知,创新、随性、轻松,与当下年轻人喜欢的freestyle的态度十分契合。”
《去炫吧!乐派》共改编29首歌曲。节目中,音乐人们结合地域特征和文化,通过重新编曲、写词,加入新乐器和演唱风格等创新的演绎方式,让经典老歌焕发新生。闽南站地处沿海,改编时加入很多国际海岸的风格,画面感更强;到了哈尔滨,音乐人们在二人转歌曲中加入了摇滚、hip-hop的风格;粤语歌集中的广州站则加入了很多小和弦设计,并融入早期港乐常用的City-pop风格,让歌曲多了情调和氛围。
“湖南的花鼓戏和东北的二人转是当地人文、习俗的重要艺术表达,歌曲改编也颇具挑战,”刘佳举例道,“《刘大娘我笑呵呵》原版是传统花鼓戏唱腔和配器,我们用FUNK风格的编曲,使之变得年轻潮流、有趣味性;《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改编需突出叙事性,配器要有一定华丽感,所以用了实录弦乐群来实现听感上的情绪共鸣,同时歌手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创,以及我们考究了当地人的唱词发音,使作品全面升级;《兄弟组曲》以歌曲串烧的形式演唱,并结合交响乐演奏,整个作品既传达出柔软的兄弟情,又不失硬朗感;《咱们屯里的人》在保留颇具喜感的副歌部分的同时加入唢呐,焕然一新”。
“地域音乐有一定局限性,我们要打破它,通过创新的形式改编它,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它。”在刘佳看来, 能让经典老歌变得更时尚,更洗脑,更有传播性,是做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希望节目播出后能留下一些被大家广泛传唱的、好听的歌曲。”
传承,是一种音乐创作态度的回归。《去炫吧!乐派》重拾“采风”传统,音乐人们走出录音棚,走进厚重的土地,将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情感融入音乐创作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特别好的经历,”刘佳参与过很多音乐综艺节目的音乐制作,但《去炫吧!乐派》传递出的“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创作理念,让他对节目充满敬畏和欣赏。
《去炫吧!乐派》是一次有挑战的音乐旅行,从南到北、从海到雪,有民俗、有都市,有年代、有新血,音乐来源于生活,这便是最好的总结。伴随着最后一站广州站的路演活动落下帷幕,本季《去炫吧!乐派》收官,但其带给音乐市场、观众、综艺节目市场的思考将延续。关于“地域音乐如何传承与破圈?”“音乐综艺如何破局与创新?”等命题,还需要内容创作者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寻求正解,给行业和观众带来更多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