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苏堤清明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思想感情 苏堤①清明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_苏堤清明即事思想感情_苏堤①清明即事

苏堤清明节即事

创作者/吴惟信 朗读/周达

梨花风过正清明节,

漂泊异乡寻春半出城。日暮离落整理去,

万棵垂柳属流莺。

【译文翻译】

春意盎然、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络绎不绝。

到黄昏,踏青游湖大家已散,离落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音委婉,春光依然。

把新春佳节清明节的西湖,勾勒得确如人间仙境,光彩夺目。

【鉴赏】

这首古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没有作实际3D渲染,只是用“梨花”、“离落”等稍加烘染,本诗的设计构思之绝,就表现在创作者不由自主正脸下手,反而是借游客的尽情、山雀的肆意,侧面措意,促人来进行想到。漂泊异乡寻春,不仅“半出城”,并且“朝而往,暮而返”,痛玩整整一天,可以见得西湖盛景令人眼花缭乱,节日氛围让人回味无穷,春色对一个人的吸引住。再看一遍“流莺”,当我们“离落鼎沸,宣扬喧天”之际,它全球被人们“霸占”。如今,“游客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山雀,又受到了游客心态的感染,当它们重变成绿林好汉主人,怎会不欢呼雀跃?不难想象,山雀匿迹,是择人喧场面的热情;而其重现,正表明怡人奇秀独特的魅力。那样,作家叙节日场景,状清明节风景,不是直接绘描,反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绝情之莺的开心,由侧边实现自己的梦想创作目的。

前两句写西湖春天景色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之后,风景更为优美,那些爱赶热闹得人即然不清楚赏析,只能交给飞回的山雀享有来到。应用侧面勾勒, 体现了清明节出游踏春的快乐:“梨花风过正清明节,漂泊异乡寻春半出城。日暮离落整理去,万棵垂柳属流莺。”江南地区三月恰好是“梨花千万朵白如玉”的时节,年轻人搭伴出城,踏春寻春,笙笛抽噎,歌唱缭绕,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的是“神清气爽,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描写了西湖景色的唯美怡人。

往期回顾

【知声·古诗词】杜 甫:春宿左省

【知声·古诗词】杜 甫:春日忆诗仙李白

【知声·古诗词】杜 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省

【知声·古诗词】杜 甫:赠卫八处士

【知声·古诗词】杜 甫:奉和贾至舍人上朝大明官

【知声·古诗词】乐府诗:长歌行

【知声·古诗词】五柳先生:桃花园记

【知声·古诗词】韩 愈:师 说

【知声·古诗词】五柳先生:爱莲说

【知声·古诗词】林嗣环:口 技

【知声·古诗词】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知声·古诗词】刘禹锡:陋室铭

【知声·古诗词】李清照的词:一剪梅

【知声·古诗词】李清照的词:夏日古诗绝句

【知声·古诗词】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知声·古诗词】苏 轼:前赤壁赋

【知声·古诗词】苏东坡: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