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史上最像特工片”的特工片:《谍影重重》影片梗概

2020年6月6日,加州洛杉矶上映了一部影片,《谍影重重》之《伯恩的身份》,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掌控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我们的敬意。(《洛杉矶时报》评)”。影片是根据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鲁德鲁姆创作的惊悚小说改编。迄今为止,二十个年头快要过去了,《谍影重重》依然是“史上最像特工片”的特工片——没有“007”里的香车宝马、名媛美女;没有《碟中谍》里的变脸换声、暗黑科技!有的只是一个貌似隔壁邻居的小伙儿,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紧急情况下,却可以一招制敌,甚至一击致命!

今天以“上帝视角”分享一下影片的梗概,再一次表达对原著鲁德鲁姆、导演道格里曼、主演马大萌的敬意。

影片的主角是马特达蒙主演的杰森伯恩,美国CIA“绊脚石行动”的一员。“绊脚石行动”,顾名思义,帮助美国政府铲除阻挡其发财的障碍。这个组织在招募伯恩时,欺骗他是为了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虽然经受了严酷的训练与洗脑,但是伯恩心底依然深藏着爱与善良。在一次执行铲除任务时,因为目标妻女在现场而毅然收手,结果反被保镖击伤坠海,失去记忆。影片就从这里开始。

伯恩坠海之后,被一艘渔船发现,船员把伯恩捞上来,帮伯恩取出子弹,顺便从伯恩的屁屁上取出一个电子发射器,映出苏黎世戈曼萨银行的名字以及一个账号。

说到这里,第一次观影时我有点不解,伯恩的伤在背部,为什么大脑会失去记忆?

伯恩醒后发现自己成了哲学家,开始探索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三大哲学主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另一边,“绊脚石行动”的负责人康克林,也收到了关于行动的消息——“任务失败”;同时伯恩的目标,一位非洲政要沃姆博希,不但活着,而是公然宣称,半年内如果美国政府不能让他重回总统宝座,就要抖出美国政府的若干黑幕。

伯恩上岸到达银行时,天色已晚,他只好到公园过夜。半夜来了两位巡警。一言不合,双方动手,伯恩长期训练的肌肉记忆瞬间恢复,两位巡警转眼倒下。伯恩虽然是杀手,但很少随意取人性命。第一部《谍影重重》本身就是伯恩的自我探寻之旅,最终从“杀手”转变为“杀手终结者”。

伯恩凭借账号与掌纹,拿到了银行的物品——通过护照,伯恩知道自己叫做“杰森伯恩”,住在巴黎。除此之外,箱子里还有瑞士军刀、U盘、美瞳、俱乐部卡。尤其是夹层,各国货币、多本不同国籍与姓名的护照和一支SP-2009手枪!显而易见,护照持有者不是一般人!顺便说一句,那本蓝皮护照,名字“肯恩”,是致敬原著小说里主角用的另一个化名。

伯恩还没出银行,他的行踪就被眼线报告给了康克林。

之所以把《谍影重重》称作“史上最像特工片”的特工片,是因为导演道格里曼在拍摄时,采用了仿纪录片的形式,其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让这部影片很接地气。例如接下来这段,因为昨晚袭警,伯恩出银行不久,瑞士警察就盯上了他。导演并没有为了主角光环而弱化普通警察的形象。女警注意到伯恩的时候,并没有惊慌得立马掏枪,也没有彰显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出了对讲机;擦肩而过的两位男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已经警觉的回眸;再次遇到男警时,他们已经用对讲机呼叫支援,形成合围。这些都很符合生活现实。而伯恩闪进美国使馆,我推测,现实中作者或导演选中的这家银行,应该与使馆相去不远。去过瑞士的小伙伴,可以留个言。

伯恩虽然是特工,但他也不是三头六臂,随时都能遁天入地。如果是007,这时可能会出现香车美女来个“美救英雄”;如果是伊森亨特,可能随手掏出个什么高科技装置,转眼让自己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伯恩只有他自己,他真正与众不同的,不是身手,而是睿智的头脑、机敏的反应与沉着的应对。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当他遭到围追堵截,看到星条旗,马上想到自己的美国护照,仿佛今天就是要来办事一般,不慌不忙进了使馆。

当然,康克林也不是吃素的,缉拿伯恩的命令也到了使馆。外有追兵,内有堵截,看来只能开干了!这里有几个细节。返身拿走保安的对讲机,随手摘下墙上的疏散路线图,灭火器用完放回原处。这些细节既反映了特工的训练有素,又很符合客观事实。毕竟使馆对伯恩是个陌生的环境,要想在重兵包围之中逃出生天,必须借助所有资源,让自己保持“耳聪目明”;同时最大限度地抹除自己的行动痕迹。所幸有惊无险,伯恩安全着陆。

接下来,伯恩遇到了生命里那个“她”。美男计不起作用,就用“美元计"。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美女玛丽答应两万美元把他从苏黎世运到巴黎。

目标不但活着,手里还有“黑料”;刺客失联,却到银行取钱;进入使馆就大打一番——这些让康克林误以为伯恩已经倒戈,于是决定在“日落前让伯恩倒下”。三位特工眼镜哥、鞋拔脸、黄毛哥同时启动。

一路上的相处,伯恩对玛丽产生了信任,玛丽也对伯恩有了好感,陪他一起回到巴黎的家中。

特工既然出门,家里自然不会留下什么线索。但伯恩还是从电话回拨中,查到一些端倪。自己护照的另一个名字,约翰肯恩,住过巴黎女王酒店,但两周前已经车祸离世,而且还有人去酒店收拾走了他的物品。伯恩立刻警觉,巴黎已非安全之所。须臾之间,黄毛哥已经杀进屋内。

接下来这段打斗,可以说开启了西方特工片动作场面的先河。手持摄影、多机位碎片剪辑,精准捕捉动作细节,快速交代动作走向,极大地渲染了情节的紧张感。拳拳到肉,简单、粗暴,但是行之有效。再一次验证,《谍影重重》,是“史上最像特工片”的特工片。

“送走”黄毛哥,伯恩对自己的身份更加感到扑朔迷离,决定一查到底。玛丽此时和伯恩已经是“生死之交”,愿意陪伯恩找出真相。接下来就是一场即将报废的“MINI COOPER”和雪铁龙之间的飙车戏,让我们明白了,车不在大,有“恩”则灵。

惊心动魄的白昼总算过去了,到了旅馆,伯恩为了给玛丽“变形”,充当了一把托尼老师。看到这里,有多少女孩子在心中呐喊,这样的托尼老师,给我来一打!肾上腺素飙升了一天,终于有了释放情绪的机会,于是伯恩和玛丽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和深入地互相了解。据说,这场短短几分钟含而不漏的戏码,竟然让马特达蒙和道格里曼紧张得如临大敌!

康克林把一具尸体放到停尸房,谎称是刺杀沃姆博希的杀手肯恩,并且把消息透露给沃姆博希,以图蒙混过关。沃姆博希发现尸体背部没有枪伤,知道被骗,勃然大怒。康克林只好让眼镜哥解决后患。

为了拿到约翰肯恩在酒店的通话记录,伯恩对玛丽训练了好久,最终玛丽的行动证明,真正的特工不是一天炼成的。然而正当伯恩担心之时,玛丽却全身而退,并且拿到通话记录。原来玛丽和服务生只是相视一笑,直言相告。这个桥段,给紧张的剧情,增加了一点幽默。

通过通话记录,伯恩查到一些线索。伯恩曾经用肯恩的名字,去过联合安保公司海事部,以买一艘和沃姆博希同款游艇的名义,掌握了沃姆博希游艇的所有细节。同时,沃姆博希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失忆后的伯恩眼前。玛丽也帮伯恩查到,肯恩的尸体出现在停尸房。当他们赶到之时,尸体已经不翼而飞。伯恩在来访登记簿上,再一次看到沃姆博希的名字。伯恩判断,沃姆博希一定与肯恩,也就是自己,有着某种联系。于是他们来到沃姆博希下榻的酒店,看到的却是“斯人已乘黄鹤去”。

报纸上说,沃姆博希曾经报过案,有人潜入游艇袭击他,被他赶跑,并击中两枪。马赛以南的海域,游艇,潜水服,背部两枪,所有这些线索,指向伯恩一个他最不愿意接受的推测,他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杀手。

此时,巴黎警方接到康克林透露的情报,包围了伯恩的旅馆。伯恩和玛丽只能来到郊区哥哥家暂避风头。

在CIA面前,没有人能保留隐私。康克林根据玛丽的车牌,查出了和玛丽有关的所有资讯,自然包括郊区的哥哥。眼镜哥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个资讯。

翌日清晨,孩子说狗不见了。男主人说,这只狗平时不吃饭是不会外出溜达的。这个不寻常的情况,立刻引起了伯恩的警觉。安排家人到地下室躲避,伯恩随手抄起一把老猎枪。一枪打爆院里的储油罐,干扰杀手的视线。借着烟雾的掩护,迅速遁入树林。为了快速确定杀手的位置,伯恩朝天空放一枪,惊起一群飞鸟,而有人的地方一般鸟不愿落下。此时眼镜哥也感觉到了威胁,长枪换短铳,准备近战。伯恩没有给他机会,两枪将他撂倒。眼镜哥告诉了伯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都是“绊脚石行动”的成员。眼镜哥临死前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看看他们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

战火已经烧到了爱人身边,伯恩不得不和玛丽分开,让她和家人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利用眼镜哥的手机,联系了幕后黑手康克林,并约他见面。当然,这只是一计,伯恩是想找到“绊脚石行动”在巴黎的落脚点。

和康克林对质之后,终于证实,自己就是游艇上那个杀手,而且是“绊脚石行动”的领衔特工!伯恩心底对善的渴望,让他决意与这个组织决裂!

缉拿伯恩的失败,让康克林的上司艾伯特产生了危机,因为“绊脚石行动”里,还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阴谋(这些会在《谍影重重》2与3中逐步展开)。艾伯特为了铲除后患,决定终止“绊脚石行动”,而知情者康克林则瞬间沦为弃子一枚。

在权力、贪欲与利益面前,哪有真正的终止,艾伯特转眼又来到某某委员会,开始兜售“绊脚石行动”的VIP升级版——“黑石楠计划”(也译作黑蔷薇、黑荆棘)。

希腊的米克诺斯岛,玛丽用伯恩给的钱,开了一爿租车小店,今天,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剧终)

随着资料的整理,视频的编辑,以及向其他小伙伴学习,尤其有的小伙伴读过原著,关于伯恩的失忆,下面这个解释我觉得比较合理。

伯恩是以保护美国公民利益的名义被招募进“绊脚石行动”,然而他接受的训练以及实施的行动,让他的内心一直煎熬在正邪对抗的矛盾之中,长此以往,他的人格已经处于撕裂的边缘,最终在刺杀沃姆博希当晚,压力达到极限,中枪落海后失去记忆。

配合短文,我把影片编辑成一个短视频,小伙伴可以借助它了解影片的大概。但是剪辑挂一漏万,喜欢的话,还是建议观看原片。

谢谢大家!顺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