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盲盒式拆解“高四”生活,这部青春剧另辟蹊径

暑假,是肥宅快乐水加中二沙雕剧的主场。若为这“中二沙雕”加上“青春校园”的前缀,那更是夏天的标配。

由姚婷婷监制,黄元达执导,许逸清、梁熠任制片人,李婷婷、姚弛、李俊霆、许清雅等青年演员主演的《放学别走》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放学别走》并未延续此前我们熟悉的任何一种风格,而是以“盲盒剧”的姿态横空出世,短短24集,集集充满惊喜。

收官之际,影视独舌采访了《放学别走》的导演黄元达,制片人许逸清、梁熠,对这部非典型青春校园剧进行了复盘。

看多了唯美纯爱的青春校园剧,初看《放学别走》中这群画风沙雕欢脱的中二少年,确实新鲜。

令他们更想不到的是,一群性格五花八门的逗趣伙伴,比如爱打架的“斗战胜佛”顾上(李俊霆饰),杠精本精李达莱(张航瑜饰),复读第五年的“活化石”李二宝(罗辑饰)等等,都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他们。

事实上,这些事许逸清和梁熠最初也想不到。

2017年末,一则关于复读生高考的新闻打动了梁熠,让她萌生了做一部关于高四青春剧的想法。“对于学生而言,一年升一级,初中升高中,每一年都是在往前走的。但对于高四学生来说,这一年是停滞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题。高四学生群体并不小众,但是呈现这段特殊经历的影视作品却很少。”

有了做一部与众不同青春剧的想法后,这个人均90后的年轻团队说干就干。只不过,当时的剧本与现在观众见到的《放学别走》并不相同,“当时其实是想写一个曾经高考失败的二十七八岁女生,穿越回高三重新考大学的故事。”

黄元达与年龄相仿的梁熠和许逸清非常投机,当即便决定:“拍!”

不过,在陆续采访和调查后,黄元达和梁熠、许逸清一致决定,删去剧本中原定的“穿越”元素。

你的青春我的青春,可以不一样

虽然故事的核心是反叛常规的,但《放学别走》的故事展开,仍然是围绕着“青春无小事”这条创作金律。

所谓“无小事”,是说在尚未进入社会的青春期,一场考试、一出文艺汇演、一次告白,甚至是一次作弊,对于少男少女都可能是翻江倒海的大事。所以,严格来说,青春剧并不需要残酷物语也不用狗血漫灌,在小事之间就能见风云。

作为网剧的主力类型,青春剧已经不乏经典之作。将普遍存在的情节做出新意,在严肃的主题下呈现共鸣,或许才能突围。

黄元达特意举例了剧中文艺汇演这一情节。以往青春剧往往局限于文艺汇演和学习上课之争,《放学别走》却对准了男生跳舞、反抗偏见这一话题。

“妹妹”吴大猛(熊稳稳饰),因为爱跳舞而被同学、家人误解,甚至被同桌威胁。因此,老师问他“是否参加文艺汇演”时,他只敢颤颤巍巍举起手却又放下;听见别人评价他“不爷们儿”时也不敢反抗;终于站上了初选舞台,妈妈又一巴掌打消了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

起起伏伏之间,吴大猛拿着“文艺汇演”这块烫手山芋左手倒右手,有挣扎、有无措,也有反抗。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他是否成功站上舞台了,而在于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的认同,以及与世界的和解。”

在许逸清看来,这种创作理念也是他们所始终坚持的,“我们做剧本身就不是为了赶热潮,而是有触动、想表达。如果单是冲着蹭热度去的话,可能很快被淘汰。”

既要旧瓶装新酒,也要尊重观众

严肃的主题、非常规的呈现方式,让《放学别走》能够不落俗套,在轻松化、喜剧化的风格中,表达出学生时代种种微小而美好的瞬间。

事实上,不只是片中清奇的画风,被观众称赞为“盲盒剧”的《放学别走》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层出不穷。

比如片头的彩蛋与剧名。探讨好坏学生偏见的剧名是“一起翻过墙,一起扛过枪”,片头是“动物世界”中的食物链;探讨校园暴力影响的剧名是“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片头则是深受此害者成静的噩梦。片尾采用纪实风小短片。各个学校、各个年龄段的曾经的高四生们纷纷现身,诉说当年复读时的“英勇事迹”。

不过,这些新鲜的尝试,也为《放学别走》带来了一些争议。既然要戏剧化,总归要有艺术虚构和假定性,剧中高出现实半格、典型化了几分的高四生活,就给一部分观众带来了接受障碍。

不过,复盘时,主创团队仍然特别感谢观众的支持与批评。

“我们有自己的不足,观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我们真心希望通过角色的这些倒霉经历,让你舒缓身心,就像看到某个路人姿势滑稽地摔倒,本能地会忍不住看笑话。但当你再看到他们从泥坑里爬起来、站起来、抖落抖落身上的土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能带给你一些力量。有些热心的观众感受到后给我们反馈,认真给我们提意见。这些宝贵的意见对我们来说都是养分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