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人生之路》之“三起三落”高加林

趁着五一假期,赶紧追了追《人生之路》的进度,昨天看到了20集结束,不知道是喜欢陈晓,还是喜欢高加林,总觉得陈晓将这个角色诠释的非常完美,在陈晓饰演的高加林身上看到了无比饱满的人物形象,所以还未看完整部剧,就忍不住先来写一写现在的感受。

高加林(陈晓饰)是一名陕西山区农村的高中生,高中生在当地已经算是高学历,何况高加林是全县的高考预考第一名。家虽然在农村,但是他的志向远大,一心要离开这个小山村,去更大的城市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无奈命运一次又一次的和他开玩笑,而且这每一个玩笑对在那个情景下的人都是无比致命的,但高加林并没有倒下,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来。

第一次是高考,高加林是高考预考第一名,在那个年代,通过预考才可以参加正式的高考,所以第一名的高加林被全县给寄予了厚望,毕竟这个县已经五年没有出过大学生了。但由于今年的高考题目极其困难,高加林走出考场也没有绝对把握,毕竟山区的教学质量还是很低的。但是高加林还是中榜了,被上海浦江学院录取。世事难料,录取通知书居然被村委会主任高明楼拦下,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顶替了高加林的名字去上了大学,高加林以为高双星考上了大学,自己落榜了,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毕竟他不想当农民,也不会当农民,一心只想上大学,好不容易燃起的复读希望也因为家庭原因所放弃。

第二次是民办教师,他放弃了复读,在村主任高明楼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他努力适应新的角色,靠着自己的智慧、努力和热情,在马店小学干的有声有色,给孩子们带来了久违的学习快乐。但事情又发生了反转,县里要合并山区小学,裁减非正式的老师,马店小学仅有的三位教师只能留一位。这等于要牺牲两个老师的未来,其中最年长的周老师已经干了快一辈子了,如果被裁,他没有其他退路。高加林同样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毕竟做不了教师,他就要回农村种地,而且他的能力是远远超过周老师。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时,高加林因为带学生们去县城参观,一个孩子出了交通事故,他被追究了连带责任,教师资格被取消,又重新当回了农民,重新燃起的正式教师的希望又破灭了。

第三次是县委通讯干事,他被取消教师资格后,在一直爱慕他的女孩巧珍帮助下,他渐渐打起精神,接受了这个结果,同时接受了他极其不愿意的农民角色。这时转机又来了,他的二叔转业回家,成了地区的劳动局局长,县劳动局马局长帮他找了一份县委通讯组通讯干事的工作,他又从农民变成了城里人,而且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他工作能力特别突出,经常受到领导表扬。这个时候同在县委广播站工作、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对他产生了爱慕,此时高加林是有女朋友的,也就是巧珍,黄亚萍的男朋友是张克南。黄亚萍是上海来的知青女儿,会舞蹈,有气质,又漂亮。更重要的一点,和黄亚萍结婚,可以一起回上海参加工作。

高加林又到了重要的选择关口,他最终选择了和巧珍分手,和黄亚萍在一起,可是事与愿违,张克南的妈妈因气愤儿子女朋友被抢,举报了高加林走后门成为通讯干事的事情,高加林被撤职,再次成为农民,和黄亚萍也被迫分手,巧珍也在痛苦中与其他人结了婚,这次事件彻底将高加林打入了谷底。但出奇的是,高加林比任何一次都恢复的快,很快接受了结果,开启了新一轮的努力,与命运的抗争。

在前20集里,高加林有两次重要的选择,和我自己预想很不一样,但是回头仔细想想,我又不觉得高加林是错的。

第一次是马店小学要合并,三个老师只能留下一位,年长的周老师明确表达自己想留下,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了,除了教书,其他什么也干不了,他希望高加林退出。高加林虽然只到马店小学一年,但是成绩非常突出,水平和能力远超其他两位老师,在周老师这种情况之下,我以为高加林会同情周老师,会主动放弃竞选,但是高加林并没有,而是极力争取这次机会。我想我可能还是太主观了,如果失去了教师身份,高加林就又要回去当农民,也许失去的是一辈子的机会,当农民对别人来说没什么不好,可是对于高加林是不可接受的。他对周老师的处境很同情,但是并没有放弃竞争,也许真的只有善良并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我们也并不能完全理解高加林那种处境,不能想当然。

第二次是高加林和巧珍分手,转而爱上了黄亚萍。巧珍对高加林有恩,照顾高的父母,帮他家做农活,对高加林无微不至,在高加林最无助最失落的时候,是巧珍拯救了他,为人更无处挑剔,短板只在于文化程度低,与高加林共同语言少。黄亚萍,来自上海的女孩,在这个小县城是女神一般的存在,有文化有知识,会跳舞,而且马上要回上海,能将爱人一起带回上海工作。

高加林来到县城工作,越发觉得与巧珍的距离越来越大,加上黄亚萍主动出击和回上海工作的巨大诱惑,他选择了背弃旧爱,和黄亚萍在一起,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渣男”,我是特别特别喜欢巧珍的,一开始我也很生气,但是后来想想,高加林和巧珍确实不是一路人,高加林的心思是靠着自己的才华做大事,而巧珍只是希望在村里过好自己的日子,两个人虽然在高加林落魄的时候在一起很快乐,但是骨子里两个人还是会分开。高加林在道义上对不起巧珍,但是从事实上,他的选择也不能算错。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强词夺理,但是这些可能在故事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也许作者只是想表达,高加林三起三落的曲折和困难,为他日后出人头地埋下伏笔,毕竟哪个成功的人和事情都那么纯粹那么干净呢,绝对完美的人设肯定是不存在的,你不能既要又要。在他成功以后,没有人会在意之前的瑕疵,甚至瑕疵也会成为美谈,毕竟所谓的成功后每个人对你只有掌声和微笑。所以很多事情真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的看法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而且会随着大众的取向和时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