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大师系列 | 陈凯歌:七十而已 拍电影不舍少年心

  • 即便是一名电影专业初学者,也一定对“中国第五代导演”这个群体不陌生,如果此刻需要默写他们的名字,相信很多人率先落笔的就是——陈凯歌。

    2021年《长津湖》路演期间,这个1952年出生,身高一米八六的百亿票房大导,面对各路提问表现得思维敏捷,对答出口成诗,年近古稀毫无迟暮之感。以一身熨烫齐整的西装,内搭白衬衣,脚踏深棕色运动鞋的清爽形象叠手而立,恰到好处地修饰了微微凸起的肚腩。恍惚间,眼前分明还是那个剑眉星目的嗜诗“少年”。

    自1984年起至今,凭借《黄土地》《孩子王》《荆轲刺秦王》《妖猫传》《长津湖》等30余部导演作品,陈凯歌以高度的人文精神为指引,以关注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为核心,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他通过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诗化电影风格。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拿到戛纳金棕榈的导演,无数荣誉傍身的陈凯歌,却步履不停,“对电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始终充满好奇”。

    ◆ 作品墙

    《黄土地》(1985年)《妖猫传》(2017年)《长津湖》(2021年)等

    ◆ 待映墙

    《少年时代》(2022年)

    ◆ 荣誉墙

    第3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黄土地》

    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特别奖 《大阅兵》

    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特别影人奖 《孩子王》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导演 《和你在一起》

    第5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和你在一起》

    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导演 《梅兰芳》

    第46届戛纳电影节 费比西奖

    第46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 里程碑之作 彰显“少年”本色

    “我在第一次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初试就被淘汰了,后来是因为要增加招生,我才有机会进入复试,所以我就觉得应该有一个心态:不要为名所累,而应该在你视觉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尝试,这就是我说的‘少年心’。”2017年的一次访谈节目中,陈凯歌历尽千帆归来的“少年心”阐释,令在座嘉宾动容,而将视线聚焦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真正的少年的确震撼了世界影坛。

  • 1985年《黄土地》上映,其电影风格和语言形成的一种新影像,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用四分之三的画面呈现黄沙黄土,将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放在天空与地平线之间。陈凯歌让我们领略了他将宏大主题与个人命运交织叙事的能力,他是一位能让一个精神世界中同时存在国与家、诗性与野性、反思与希望的导演,同时带来对“人与土地”主题的深沉解读。

  • 九十年代初期,有位外国电影教授这样说:“以前我们根本不知道中国有电影,只有从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开始,我们才知道,原来不仅中国有电影,而且有这么有风格、有个性,有文化个性的电影”。陈凯歌就像一个电影诗人,凭借粗犷豪迈、阳刚大气的特质,他用诗一般的电影语言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携手第五代电影创作者们,让世界电影开始聚焦中国电影。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彼时国际电影节上,若没有中国电影的出现,便是不符潮流、审美落伍的表现。

  • 陈凯歌在回忆《黄土地》时说:“影片中最后这些少年,逆流而动的狂奔,我是很多年以后才想起来,这不正是孟子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也要勇往直前,历史与传统的深刻反思呈现于画面,而这时隔多年才领悟到的青春诗篇,在当时或许只是陈凯歌源于天赋的创作本能,也正是这份本能成就了他才华横溢的电影人生。

  • 他就像一个拓荒者,也像一个指路者。就在《黄土地》上映几年后,一个在街上闲逛的山西小镇青年,看到了《黄土地》的放映消息,刚坐下观看10分钟就泪流不止,直到影片终结。也是从这时起,小镇青年导演梦的种子开始发芽,后来人们都知道了这个青年的名字,他叫贾樟柯。

    多元探索 “诗”是不改的性格

    从时代思潮下个人价值与集体传统思辨的《大阅兵》和关注教育思考的《孩子王》开始,陈凯歌便踏上了一条探索“电影可能”的发现之路。他一直试图在商业与艺术间寻找一种妥帖的平衡,且敢于把这种可能付诸实践,无畏争议与批判,并且在坚定自己的电影理解后,勇于为自己的理解据理力争。从引领古装题材风尚的《荆轲刺秦王》,到解锁奇幻主题的《无极》,对历史传记电影全新思索的《梅兰芳》,再到后来以实景演绎奇幻的《妖猫传》,以及描摹战争史诗并成就其百亿票房大导身份的《长津湖》,陈凯歌仿佛从未将特定“风格”看作是自己对电影的终极追求。

  • “人家说我是‘建城狂魔’,我就会从一些特别具体的信息里边受到鼓舞,先要有城,先要有景,然后才能讲故事。拍《妖猫传》可以说是大唐的文化光芒的余煦,突然照到我脸上了,我对电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始终充满好奇。”2017年上映的《妖猫传》,是一部花费了六年时间布景,十亿投资的奇幻巨制,最终以豆瓣6.9分,票房5.3亿的成绩收场。如果单从商业层面来看,这张成绩单的确差强人意,但从作品本身的内容来讲,陈凯歌导演无疑带领着观众对电影的“可能”与“好奇”进行了尝试。

  • 然而,这种尝试并不完全是为了完成探索而进行的“破”与“立”的终极抉择。无论是《妖猫传》中对盛世唐朝的无尽憧憬,还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如散文诗般的白昼流星,无论是重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刺秦王》,还是在《黄土地》中谱写天地的深沉赞歌,在陈凯歌从影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具有东方情怀的“诗意”始终是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底色。“文以载道”的艺术主张,也注定了其作品的与众不同,因为他选择了一条成为“电影诗人”的孤独之路。

    岂止古稀 “时间”且听他说

    他是“诗人”,也曾是军人。2021年《长津湖》上映,在影片创作期间,以军人身份“出征”的导演陈凯歌,自然对部队生活不陌生,“参军的经历对我其实有无形的帮助,让我不会觉得生疏或不知所措,也不会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一点从《大阅兵》到《长津湖》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部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执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的作品堪称是当代中国电影界的超强集结,《长津湖》也不负所望以57.75亿票房的成绩创下中国电影新纪录。

  • 年近古稀的陈凯歌导演,将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多元的电影理解相融合,反思矫饰,重构对战争的深刻解读。他步履不停,从开创一个时代,到推动一个时代,从迎接一个时代,再到点亮下一个时代,陈凯歌的“下一部作品”永远值得期待。有消息透露,陈凯歌导演的新作《少年时代》预计将于年底定档上映,这是一部以陈凯歌青春时代为故事背景的影片,讲述少年拼搏奋进,在成长关键时期面对苦难与迷茫,如何以奋发图强的不妥协精神,去实现自我价值,并对生活及这段岁月产生深刻领悟的故事。

  • 或许对于陈凯歌导演来说,七十岁回首青春正合时宜,从处女作的石破天惊,到争议与掌声并存的诗影生涯,拼搏、抗争、不妥协就是他光影人生的真实写照。面对“人生之影”,陈凯歌对“时间”究竟有什么话要说?而《少年时代》是开始,还是终章?一切答案都将在银幕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