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望道》:缀合团块的结构与多样化的视角

《望道》:缀合团块的结构与多样化的视角

《望道》:缀合团块的结构与多样化的视角

文/山东师范大学 孙林凤

《望道》是侯勇导演,胡军、刘烨主演的一部讲述以陈望道为代表的早期革命先驱在历史洪流中保持初心坚守信仰的影片。影片叙事结构独特,将陈望道先生的经历纵向地截取,横向地叙事,以信仰为向心力串联而成,形成独特的叙事节奏。在叙事视角上,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交替使用既中立全面地交代事件背景、人物关系、戏剧冲突,又展现个人的信念成长过程,一内一外全方位讲述革命先驱的信仰之路。

一、缀合式团块的叙事结构

影片《望道》采用缀合式团块结构的叙事结构,由五个团块构成,分别是:一师风波、翻译《共产党宣言》、经历四一二政变、重建新闻馆、见证上海解放。这五个团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他们取自陈望道先生人生经历中的各个节点,以信仰的坚守这一向心力聚拢串联起来,最终形成缀合式的团块结构。由五个团块缀合而成的叙事结构形成急——缓——急——缓的节奏规律,节奏的不断变化调动观众情绪,使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与革命先驱感同身受,情感共鸣。

影片中的五个团块不是分散割裂的,而以信念选择、坚定、回响串联起来,不断推进影片主题的构建。第一团块通过学生与军阀的对立冲突来营造叙事上的紧张感。第二个团块表明了陈望道先生的选择——共产主义。陈望道先生积极参与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制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尽快地传播中国各地。第三、四个团块表现的是陈望道及其它革命先驱们对信念的坚守。影片用影像直观的呈现了革命先驱在四一二及重庆轰炸时的勇敢无畏。国民党进城时的构图整齐对称压迫感十足,血从仓库房梁向下滴落的特写、尸骨遍地的仓库画面以及枪击刑场时雨与血交融形成一条条血色水流……革命先驱们没有丝毫犹豫地坚定最初的信仰,直到最后见证上海解放即第五个团块,最终听到了信念的回响。五个团块形成选择信仰——坚定信仰——信仰回响这一主题脉络。

可以看到影片中的冲突主要在一、三、四团块即一师风波、四一二政变和新闻馆重建,这三个团块的整体节奏是急促的,而第二、五团块即翻译《共产党宣言》和上海解放则叙事相对平缓,急缓相间的叙事节奏不断调动叙事氛围使观众的情绪始终紧紧跟随电影剧情的发展,在一次次的节奏变化中沉浸地感受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体会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

二、客观视点与主观视点结合叙事

《望道》在叙事视角上运用全方位、全景式的客观视角和以某一个人的主观视角结合的方式,将影片外部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与影片人物内在的信念抉择与坚守交融于一体。摄影机可以根据剧情需要灵活多变地进入叙事空间的每一个角落,进入任何一个角色内心,展示中国革命人物的抉择与坚定。同时,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灵活转换使得观众拥有双重体验,能够切身理解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热爱并坚定信仰是一件多么伟大的选择。

主观视角是指从某一人物出发讲述故事,观众的认知也局限于这一人物,这样的叙事视角能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人物的行为动机。影片通过主观视角展现了陈望道与旧日老友的现状和蔡慕晖雨中求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视点合一,革命先驱内心对于共产主义世界地热忱一览无遗地呈现在影像上,能够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主观视角有很强的主体性,观众能够不自觉地带入具体的人物,观众会看到陈望道的内心对友人的怀念、对戴季陶有憎恨、也有遗憾。在蔡慕晖的视角下,观众也会看到她面对翻译文件的纠结,更理解她做出的决定。

与主观视角不同,客观视角是全知性的。影片通过客观视角展现了革命故事、坚守信仰的革命先驱和反革命人员,这种客观视角的作用表现为把故事全貌呈现给观众。比如在客观视角下,观众既可以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陈望道又可以看到蔡慕晖与戴季陶的周旋,观众瞬间理解了药品的紧迫性。此外,客观视角的作用还表现在突破主观视点的局限性,使得故事地讲述尽可能地客观中立。观众既可以看到戴季陶与陈望道意见不同时的针锋相对,又可以看到戴季陶独处时对昔日地怀念。客观视角可以使观众更全面地认识戴季陶,他并不是天生的坏人,他与共产党对立地同时内心也是有一点温情,客观视角避免了人物塑造时得片面化和扁平化。

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的交织运用使观众时而站在上帝视角中立的看待事件进城,时而进入某一人物与人物感同身受,在视角的不断变化中看待故事的发展,可以是全面的理解影片人物和事件全貌。总的来说,客观视角带领观众进入当时的动乱年代,全面客观中立的讲述故事,主观视点演绎了革命先驱的伟大抉择与坚定信念,这种叙事视点的交替使用使影片叙事更为全面流畅,主题传达得更为深刻。

以信念为线串联陈望道先生经历的五个事件,影片期望让观众们感受这些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理想信念、追求真理的思想力量。缀合式的团块结构和变化多元的叙事视角将观众带入影片之中,同影片中的人物一同投身改革救国之中,品味真理之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