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出场费51万,带货5000元!陈小春直播翻车,被判退41万!玺承电商资讯

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越来越多的明星还在带货的路上一往无前、前赴后继,并且以各类形式翻车。

最近,陈小春带货仅卖5000元一事曝光,而且还被商家告了。

据媒体报道,去年双11期间,某按摩器公司付了51万,与某传媒公司达成直播协议。然而直播当天,该公司商品因为没在陈小春直播间上链接,所以匆匆下架。

说白了,就是陈小春直播没带该款商品。后期,传媒公司为了补偿,临时安排陈小春助理补播。

结果可想而知,4场直播仅卖出5000元,51万服务费换来百分之一的销售额,任谁都觉得不是个滋味。

气急之下,商家一纸诉状,将传媒公司告上法庭。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直播失败并不是陈小春的锅,而是传媒公司安排不合理。

判决书显示,传媒公司临时更改直播内容,陈小春便是后来加上的直播。而且直播过程中,商家商品没来得及上就被匆匆下架。

按照正常流程,陈小春应该补播一场。但大明星哪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便换成了陈小春的助理。

法院给出的判决是,陈小春直播不成功,传媒公司严重违约。最终,按摩器公司获得了41万的服务费退款。

从结果上,商家正义得到伸张,获得了应有的赔偿。但从筹备带货到打官司,这中间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一场带货乌龙,商家一无所获。回顾该名商家的遭遇,一方面暴露了直播带货的乱象,明星带货和第三方合作并非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拿起法律武器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利益。

总之,带货水太深,日后需谨慎。

一、律师提醒签署直播协议,事前事中应注意四点

“这起案件非常具有行业的典型性。”重庆一位长期为网络电商提供服务的服务商戴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电商逻辑里有三大环节非常重要,销售、选品、供应链,一般做直播会给商家做销售托底,不然谁干呢?除了娱乐明星主播,带货主播比拼的就是卖货能力。”

戴先生指出:“电商规则是以天为单位变化的,这个案件就是双方在前端的工作没做好。”

重庆渝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小山提醒商家,签署直播带货委托协议,为了避免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应注意四点:

  • 第一,应该对直播细节进行具体的约定,比如主播、直播场次、直播平台、直播方式以及直播时间,甚至直播间的布置等,让每个环节都可以有章可循;
  • 第二,直播应达到的目标或效果,应明确约定;
  • 第三,约定如果受托直播方没有按照约定履行,没有达到约定目的,该承担什么责任;
  • 第四,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的沟通意见,另一方应及时答复明确表态,以免误解。

二、那些年“翻车”的带货明星,杨坤:卖了120万退货110万

2020年11月8日,杨坤在自己的直播间进行带货直播,这天他共售卖羽绒服、面膜等40样产品。商家给出的坑位费从10万到13.5万不等,其中一家还给出了杨坤销售额20%的佣金。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满心期待的直播带来的并不是销售奇迹,而是惨烈的“翻车现场”。

  • 有商家称收回坑位费需要卖出3500单,最后只卖出了180单3万多元;
  • 99元一盒的面膜销售了1.8万元,但退款近4000元;
  • 有的商品虽然直播时下单情况很好,但最后出现了90%退款的情况。

其中一个商家花了12万元的坑位费,当天总销量120万元,没想到仅过一天就大量退款110多万元,实际销售额只有4万元。

商家意识到杨坤的直播间中可能存在“刷单”行为,联合起来建立了“杨坤直播被坑商家”维权群。对于商家的损失,运营总监表示可以“补播”就“补播”,但是无法退款。

最后商家选择报警,但民警表示即便有证据表明杨坤直播靠刷单来冲量,也只能说是“以次充好”,不算“诈骗”,只能算民事纠纷,因此建议走法律途径,警方不予立案。

三、吴晓波:860万人观看只卖出15罐奶粉

2020年6月29日晚,吴晓波在淘宝开启直播“新国货首发”专场。根据此后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晚5小时的直播吸引了860万人次观看,带货销量3.4万件,GMV近2400万元。

但事后有参与的商家表示:“我们付了60万元坑位费,实际成交5万元都不到。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另一家乳业公司则表示在吴晓波的直播上只售出15罐奶粉。

事件曝光后,吴晓波发表了题为《十五罐》的反省文章。

四、汪涵:开播费10万,退货率76%

2020年11月6日,银河众星直播机构旗下艺人汪涵举办“顺德专场直播”。有参加活动的商户在直播后公开发表质疑,称开播费10万,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76.4%,ROI仅为0.3,“更令人气愤的是直播进行中出现大批多台退款单的刷单行为,导致我店铺收到平台的虚假交易警告。”

11月12日,汪涵签约的直播机构上海银河众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司从未有任何虚构数据或购买流量的行为,“合理怀疑是第三方以刷单为手段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李湘:5分钟带货费80万一件都没卖出去

2020年4月,某商家请李湘直播卖貂毛衣,该商品原价8313,折后价是4988,李湘直播间的价格再减800元,结果一件也没有卖出去。商家只能出来哭诉:请她5分钟,花了80万的坑位费打水漂了。

六、跌落的巨头,挣扎求生

如此种种,宛如一场场互联网直播大戏。而明星带货背后,是对其个人名气的利用。一旦翻车,会极大消耗个人信誉。不过,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粉丝的记忆都是短暂的,时间都是充沛的,而人性总是趋利的。

在赚钱和格调之间,越来越多二三线乃至十八线明星涌入了直播间!

真有那么多人看直播吗?我们需要那么多带货主播吗?

此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布《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

数据显示,2020年网络直播用户为6.17人,电商直播用户达3.88亿。截止2020年底,网络表演行业主播账号累计1.3亿。全中国也就14亿人口,但直播用户和直播账号均过亿,这个数据太让人惊讶。

最近曝光的几起偷税、漏税事件,更是撕开了带货直播隐秘的角落。

主播偷税现象,一点都不亚于日入几百万的娱乐圈。从林珊珊、雪梨到薇娅,算得上直播界最赚钱的那一波人了。但她们的偷税行为,却让人大跌眼镜。

她们一边诉说着熬夜带货的压力,连轴转的快节奏让他们丧失了陪家人的机会,拼搏努力的形象也收割了不少人的信任;同时,她们赚着一年几十亿的佣金和坑位费,拿着客户提供的商品当个人福利,偷着几千万、几个亿的税款。

大主播的倒台,让更多人看到了主播的真面目。从前,他们是努力、高效、贴心、负责的正能量代表。往后,又还有多少人对他们报之以信任。

薇娅、雪梨倒了,乐观的人看到新的机会,冷静的人看到变化。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者看客的你我,或许该多一份谨慎。

对更多的商家而言,这或许是品牌自播最好的时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风雨已经过去,新的黎明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