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惊鸿仙子”俞飞鸿:人生过半,不见虚与委蛇,只愿清醒看世界

偶然的机会,看了一期许知远的《十三邀》,嘉宾是无数人曾经梦中的“惊鸿仙子”——俞飞鸿。

得体的妆容,礼貌大方的谈吐,以及仿佛吃了防腐剂般几十年不变的美丽容颜,让镜头下的俞飞鸿美得不可方物。

就连见惯了美女的许知远,都不由得紧张局促起来,像个终于有机会见到偶像的迷弟,一改以往学贯古今的知识分子的傲娇样儿。

整个访谈过程,面对许知远稍微令人不适的刁钻提问,俞飞鸿始终表现的落落大方,自信包容。

听她把自己成长过程的思考与感悟娓娓道来,就会明白,那句“一个人的气质藏在她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里”,简直就是俞飞鸿的真实写照。

1.喜欢折腾的“小美女”

童年俞飞鸿

1971年,俞飞鸿出生在杭州,父母都是理工科出身,家里并没有从事演艺工作的人。

但因为长的好看,俞飞鸿8岁就开始出演电影角色,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前,已经有了三部作品加身。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俞飞鸿对于自己的美,却并没有概念。

由于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里,家人从不灌输女孩爱美、喜欢打扮一类的思想,导致俞飞鸿直到高中才后知后觉的明白,原来大家会因为她的美丽给予不同的待遇。

后来,在杭州上了一年大学后,不甘心从此眷顾于家乡的俞飞鸿,渴望逃离家庭的束缚,于是选择去北京闯一闯。并于次年,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大三的时候,俞飞鸿有幸被导演选中,去好莱坞拍摄电影《喜福会》,这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电影,一经出现就在国内外引起热烈的讨论。

但俞飞鸿拍完电影,并没有趁热打铁的拍戏,而是依旧回母校认真完成学业,毕业后又留校做了一年助教,尔后又选择出去留学。

《喜福会》剧照

说起去留学的理由,俞飞鸿也显得和别人有些格格不入。

她说:“我感觉没有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很想体会一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帮助的情况下,我自己能不能真正的独立”。

借着对未知自己的好奇,俞飞鸿硬是在国外的一所语言学校里坚持学习了三年,学会了独立应付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最重要的是,这趟留学之旅,还让一向“乖乖女”的俞飞鸿学会了表达自己,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来。

外人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幼稚,但对俞飞鸿而言,却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就像她说的,“想表达”和“会表达”是两回事,学会真正替自己说话,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课程。

2. 不忘初心,坦然接受事业的起起伏伏

等到俞飞鸿1998年回来,重新投入演员的工作时,迎接她的已经是改头换面的国内影视业。

俞飞鸿像一只惊弓之鸟,始终无法适应快节奏的表演安排,只坚持了三年,就赶紧逃离出来,直奔初心,转去筹备自己的电影。

《爱有来生》是俞飞鸿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期间不仅要克服环境的恶劣,还几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几经波折才最终得以上映。

凭借这部电影,俞飞鸿摘得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座奖。

《爱有来生》剧照

说到导演梦,俞飞鸿依旧云淡风轻,她说自己再也没有遇到像拍《爱有来生》时的那股冲劲儿,所以就好好的做演员吧!

说这话时,在她的脸上看不到遗憾或束手无措,反而有种踏实、简单、接地气的亲切。

然而,依旧沉迷于俞飞鸿塑造的角色中的许知远,显然并不能接受曾经飘飘欲仙的女神变成坠入凡间的家庭妇女。

他甚至提到自己曾梦到俞飞鸿两次,梦里见她变成了普通的中年妇女。

面对许知远近乎孩子般的执拗,俞飞鸿却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且不认为自己出演的生活剧角色就是俗气的、上不了台面的,相反她很享受生活不同面的精彩。

或许,人生阅历丰富的俞飞鸿早已明白,生活始终是现实的,踏实、接地气,反而能收获不一样的乐趣,只不过有些人依旧在梦里不愿醒,执着的想要把梦带进现实中罢了。

3.成长是一趟孤独的旅程

如果说,俞飞鸿身上与“仙子”最贴切的一点,或许就是她身上那股冷冷的疏离感吧!

不喜热闹,享受孤独,靠阅读、生活阅历和思考去丈量世界,不断追求自我的成长进阶。

许知远问:“男人,是对你自由边界的重要拓展方式吗?”

俞飞鸿果断回答:“不是。我不太喜欢把情感、责任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那样自己很累,那个人应该也很累吧!”

所以,她从不崇拜依附另一半的幸福生活,也不因自己踽踽独行而自怜自艾,她始终保持时尚的心态,用最大的身材怀去包容生活赋予的一切。

人生过半,俞飞鸿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按照一般人的人生规划走上结婚生子的道路,而是即走即停,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和舒适度来选择怎样度过每一天。

是荒废时光吗?是追求特立独行吗?

其实,都不是!

她只是用最舒展的姿势在探索人生奥秘并享受生活乐趣而已。

4.接纳衰老,坦然享受皱纹的魅力

与娱乐圈很多害怕衰老,恐慌被青春分手的女明星不同,俞飞鸿选择不对抗和坦然接受。

她说:“我觉得皱纹这事儿,跟青春有关,跟美丽无关”。

精神世界早已充盈的她,不再在意外表的自然变化,比起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反而是她一直的追求。

她读史书、读名人传记,透过书中人物的一生反思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鞭策自己向上。

她热爱生活,不停的去体验,用人生阅历积攒为人处世的智慧。

她撇去世俗偏见,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从容接纳自己选择的人生模式。

虽然年华老去,但是这些人生阅历和修炼而成的心性,却成为俞飞鸿身上闪闪发光的魅力。

她一直都很美,只不过年轻时靠外表,现在,则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灵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