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杜致礼:在长达15年的“翁帆恋”前,她曾给过杨振宁53年长情陪伴

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的结合曾经震惊了很多人,82岁和28岁,耄耋老者和青春少女的爱情正应了苏轼的那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时真可谓是给民众们茶余饭后增添了不少谈资,但是无论外界如何议论,在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恋爱之后,两人来之不易的婚姻生活一直平淡而幸福。

很少有人还会记得,在这场震撼世俗的相恋之前,曾有一位叫做杜致礼的女子,给予了杨振宁53年的长情陪伴。

将军之女

杜致礼在一九二七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县,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杜聿明将军的女儿。军人家庭的教育向来严格,杜致礼在家庭的影响下出落的大方优雅,亭亭玉立。

杜致礼的母亲曹秀清,是一位知书达理,勤俭节约又很有自己见解的独立女性。受到她的影响,杜致礼热爱文学和音乐,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秀,琴棋书画更是信手拈来。

在1944年的时候,她升入了西南联大的附属中学就读,在那里遇到了临时代课数学的,即将赴美留学的杨振宁。杨振宁年长杜致礼五岁,却已经是西南联大的硕士。

两人之间的交集虽然只限于数学课堂上艰涩的公式定理,但是彼此的学识渊博和端庄秀雅都让对方在自己心上留下了一个影子。

相恋相守

“无论是好是坏、是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们都将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婚礼誓词

短暂的交集之后杨振宁赴美留学,而杜致礼也在1947年中学毕业之后因循着家里的安排前往美国攻读英国文学。

命运的神奇就显示在这里,在他们留学的地方,并没有多少可以吃中餐的地方,在1949年的圣诞假期,他们在普林斯顿城中唯一一座中餐馆相遇了。

彼此吸引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在那个年代,很少能有关于两个人感情的踪迹留存,两个年轻人在异国怎么相遇,怎样相知相爱,都被时间掩藏在了最深处。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当时杨振宁本打算遵照费米教授的建议,只在普林斯顿的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一年,因为那里研究的问题太过学术而远超实际范围,“有点像是上古的修道院”。

但在遇见杜致礼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地在奥本海默的邀请下又一口气签下了五年的合同,只为了能和杜小姐离的更近一点儿。

在1950年杨振宁所著的《海森堡表象中的S矩阵》一书之后记中,他曾写道:“最后我还是拿定主意留下,因为我正在同杜致礼小姐谈恋爱,她正在纽约读书,我从普林斯顿乘车,到她那里只要一个钟头。”

在8个月的热恋之后,杨振宁和杜致礼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父母都在国内,他们无三书六礼,无亲人祝福,甚至父母都没能陪在身边,两人勇敢地将彼此一生托付对方。

清华大学的前任校长梅贻琦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在婚礼中梅校长亲手将杜致礼交付在杨振宁手中,从此漫漫岁月,两人祸福与共,从不离弃。

默默支持

婚后的两人在普林斯顿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杨振宁全身心投入于他的科研事业,而杜致礼则像其他所有的科学家的妻子一样,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丈夫,承担起了大部分家庭的琐碎小事。

婚后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六年之后,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使得两人成为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当年杨杜二人携手前往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仪式,那天晚上杨振宁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证书和奖牌,在丈夫锋芒毕露的那个夜晚,杜致礼也激动自豪地在晚宴中为外国人献上了她优美精湛的舞技。

在这样一个以男性头脑为基石构建的精密世界中,女性的价值只能被极致地压缩,丈夫在非常规的工作中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妻子就只好承担沉默的见证者和照料者的角色。

一九五三年时布鲁克海文有了很多前来拜访的学者,杜精心烹调美味佳肴,让学者们在讨论物理学的间隙品尝,杜和学者的妻子们一起去海边看晚霞。

在那一年他们定居在了布鲁海文,在闲暇的时候,一家人在繁茂的林中散步,周末的时候,就开车去大城市的各个地方游玩。工作的因素,杨振宁常常需要出差,杜致礼有时候跟着丈夫一起去,有时候又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丈夫和妻子各自有着自己的世界。在铺天盖地的精英男士的圈子里,女性的存在只是点缀和陪衬。丈夫的工作渐入佳境,妻子们作为陪同就可以在政要云集的宴会上出现,装点丈夫的门面;而在更多的时候,她们只能沉默着旁观。

妻子们并没有自己的空间,她们的一切都以丈夫为核心。当丈夫取得成就之际,赞叹和掌声四面八方向丈夫涌来,妻子也只是挂起温柔淑婉的笑容,继续扮演默默无声的存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妻子所能得到称道的往往就只是孩子和丈夫。杜致礼无疑扮演了一个完美的妻子角色,除开丈夫的成就之外,他们的两子一女都在自己的领域各自有所建树,这一点足以显示他们家庭教育之优秀。

2003年的时候,杜致礼因病去世。她终究实现了婚礼时的誓言,53年的婚姻生活,一路的苦乐酸甜,她并未赋于只言片语,她将人生郑重交付,从此不离不弃,直到死亡将两人分开。

在杜致礼去世14个月之后,杨振宁和翁帆结为夫妻。

小结

那个人年轻时曾坐上普林斯顿去往纽约的列车看望致礼小姐。多年之前,也是同样的一个人将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为什么一个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不能分别爱上两个人呢?

笔者无意对杨先生的个人生活贸然置喙。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一个人,所以所有对他人的评价都难以做到全面和正确。任意评判杨振宁和杜致礼,以及翁帆的两段婚姻,不论褒贬,都是突兀和失礼的。

但同时一味要求人们去包容和理解,又何尝不是一种虚浮的政治正确?世界和生活就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事情来说,我们大可以去用普世的观点的理解和判断,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总有一些人和我们拥有着不同的见解。

我们当然有权力对这种见解进行自己的评价,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不同意见的存在。杨振宁和杜致礼相守的53载,已经成为传奇,所谓传奇,便是无论虚实都无从证明,身居其中的他们,是怎样度过的每一天,是悲是喜,开心或者不开心,我们都无从得知,我们所能知道的,都是自己想象力的产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