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双周一成与五大巨星,跨越两个十年的影坛票房鏖战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双周一成名声很早就成型。
香港影坛横跨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阶段,一场关于票房的龙争虎斗。
五大巨星概念则是2000年之后的复盘回溯。
若从当年香港影坛的实际成绩而论,五大巨星的说法其实难以成立。
因为头部票房和破纪录数据差别太大。
但不管怎么说。
九十年代这五个人的票房成绩确实亮眼。
虽有实力差距,也权当一场鏖战。
成龙是五个人当中最早出道的。
因为太喜欢打架,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然后在七岁那年拜师于占元,成为“七小福”之一。
他的例子说明,喜欢打架其实也不是坏事,但关键是要“正确”去打,譬如在电影里。
出师后开始做武师,出演胡金铨的《侠女》出道。
随后在《精武门》中做人肉沙包被李小龙踢飞,再后来在《猛龙过江》中做过李小龙的替身,之后加入罗维影视公司,拍了《新精武门》模仿李小龙,并不受欢迎,后来甚至被古龙嫌丑,直到拍了《蛇形刁手》和《醉拳》,才开始初露峥嵘。
而从脱离邵氏电影开始,嘉禾就表现出极强的慧眼识英才的能力,从李小龙、许冠文到成龙,就像围棋落子,嘉禾的每一子都是棋眼而邵氏总是闲棋,直至邵氏关门歇业。
成龙在1979年自编自导《笑拳怪招》夺得年冠之后,又拍了一部《龙拳》,然后离开罗维影视转投嘉禾,在1980年以《师弟出马》再夺年冠并打破历史纪录,香港票房突破到千万以上。
但他的巅峰还远未到来,因为时装动作和喜剧的结合才是他真正的能量。
能导能演,夺得过金鸡影帝、也曾连庄过金马影帝。
六个年冠、四次破纪录和五个年亚,累计入十大票房榜29次,期间作品42部。
1976年,周润发主演了个人第一部电影《投胎人》。
但他真正的声名鹊起,是在1980年的电视剧《上海滩》中饰演角色许文强。
1986年凭《英雄本色》首次登上十大票房榜即夺年冠,并打破影史纪录。
在此之前因为文艺小众题材导致票房不佳,虽然在1985年就首封金马影帝,但仍然被封“票房毒药”,就连这部《英雄本色》都是三番待遇。
自此步入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四年内三次夺得金像奖影帝,并成为金像奖迄今为止唯一的连庄影帝。
其代表作大多出产于这个阶段,有《秋天的童话》、《监狱风云》、《八星报喜》、《阿郎的故事》、《喋血双雄》和《赌神》这么几部,题材囊括黑帮警匪、喜剧和文艺,几乎是当时涉猎多种类型而又尽皆突出的第一人。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放缓脚步,拍完《和平饭店》之后去往了好莱坞。
六年内夺得五座三金影帝奖杯,已经是不可复制的影坛奇迹。
四个年冠、三次破纪录和一个年亚,累计入十大票房榜18次,期间作品41部。
周星驰在1988年加入战团。
两年后即以一部《赌圣》宣告崛起,夺得年冠、打破纪录并三部作品闯入十大票房榜。
与其惊艳的票房表现相较,他第二部电影就拿到金马男配奖的事实估计被很多人忽视了,大家关注的重点都在“无厘头喜剧”和不断冲高的票房。
很多时候谈到演技会跳过周星驰,这其实并不是说他演技不好。
而是因为他的“画地为牢”,他的领域是其他人进不去,但同样其实他也出不来。
但若单论喜剧领域,他或可以称作无敌,许冠文略输,陈百祥、吴孟达配戏很好,但无法单独支撑起一部喜剧电影,梁家辉喜剧风格单一且非专攻,其他人更没法和他掰手腕。
他在1990年开始连续四年统治香港影坛,直如神话,1992年更是独占十大票房榜前五。
成龙电影搏命且需四处奔波,周润发的黑帮电影动辄枪战,二者都需要极大投资支撑,而周星驰电影则主要依赖于他的表演,以投入产出比而论,周星驰更是大胜。
九十年代的十年里,他一个人拿了半数的年冠,并在中期开始身兼导演。
2002年凭《少林足球》,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一起拿,也是创造了绝无仅有的金像奖历史。
五个年冠、四次破纪录和四个年亚,累计入十大票房榜26次,期间作品34部。
李连杰进入香港影坛的时间其实很早。
1980年,17岁的李连杰被邀请参演电影《少林寺》,一代功夫巨星诞生。
这部电影创下了可怕的票房纪录。
1982年,内地公映后,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同年1月在香港公映,创下1616万港币的超高记录。在日本创下40亿日元票房纪录,1983年韩国上映,创造了51亿韩元的票房纪录。
随后另一部功夫电影《少林小子》大收2228万,位列当年十大票房榜第三位。
以这两部功夫片打底,李连杰进入邵氏电影的视野。
他在香港影坛的真正崛起是在九十年代。
但他的崛起相对而言略显落寞,与成龙同为动作巨星,却在整个九十年代从来没有拿到过年冠,最好成绩是1997年十大票房榜排名第三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票房3026万,第一个年冠则要等到2006年,以《霍元甲》登顶。
几乎与成龙同期闯入好莱坞。
零个年冠无破纪录,累计入十大票房榜7次,期间作品19部。
刘德华出道时间和李连杰相差仿佛。
在遇到王晶之前他的电影还略带一些深度,而自从1986年二人合作《魔翡翠》之后,就开始在商业电影路上一发不可收拾,随便数十部电影,大致九部都属于商业娱乐片,整个职业生涯更与王晶直接合作达23次之多。
当然票房数字确实不错,千万级别的电影很多。
但在整个八十年代,他仅以配角身份上十大票房榜两次,一次是1982年三番配角的《投奔怒海》,另一次是1989年二番配角的《赌神》,至于《夏日福星》和《最佳福星》这种类型当然就没法算作个人成绩。
九十年代开始渐进式崛起,虽然没有拿过年冠,但入十大票房榜颇为轻松。
在成龙、周润发和李连杰消失在香港影坛后,开始正式崛起,零零年代之后陆续拿到年冠和影帝奖。
后期走势顽强,目前位列华语顶级电影人序列。
零个年冠一次年亚,没有破纪录,累计入十大票房榜15次,期间作品91部。
八十、九十年代的双周一成,确实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虽然也有电影题材类型和时运的关系,但个人的天赋能力与努力皆不可忽视。
李连杰虽然在香港票房表现普通,但在整个东南亚及好莱坞而言,并不比成龙逊色。
多年后二人回流华语电影,同列顶级咖位。
刘德华与另外四人相比,咖位略弱。
位列第五毫无争议。